印度尼西亚电影文化研究综述
2021-11-13代湘云
代湘云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一、印尼电影文化研究的缘起
印度尼西亚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同地区的国家一样,都只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而产生,印度尼西亚电影的播放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经历坎坷发展道路的印尼电影事业在21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印尼政府逐渐颁布了若干新政策,鼓励电影行业内的竞争、支持电影院的发展。例如通过2016年第44号总统条例,政府通过修改负面投资清单,为电影领域的外国投资打开了大门,全国电影生产出现了积极势头。据“印尼电影网”(filmindonesia.or.id,简称FI)提供的部分电影数据,2012年印尼只有145家电影院,共609块银幕,到了2018年12月急剧增加到343家影院,拥有1756块银幕。电影院的数量增长了136.5%,银幕的数量增长了188.34%,电影扩展到了印尼的32个省,2018年电影院观众超过了5120万,相比2017年观众人数增长了约20%。2018年是印尼本国电影产量连续第三年达到顶峰的一年,电影院一共放映了132部电影,国产电影占电影总数的46%,其中有60部是戏剧片(故事片)。这些印尼国产电影几乎没有哪部依赖单一的叙述元素,这种“多样性”的主流类型电影风向,一方面印尼电影业受全球电影风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本土的空间、受众的社会经济群体、性别、当地文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来看,全球各国的电影事业在这些方面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印尼电影事业折射出了西方文化对亚洲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东南亚国家的电影发展与好莱坞电影工业呈现出若即若离的状态,大部分作品既试图跟上流行的发展风向与“先进的”叙述方式,又想借助本土文化与之区别。
近几年,印尼电影在全球范围的活动渐热,特别是印尼类型动作片异军突起,在东南亚动作片中似乎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例如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联合制作的《突袭》(The
Raid
,2011),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动作片体验。该片向世界展示了印尼传统武术“班卡苏拉”(Pencak Silat),充斥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打斗与刺激的特效,与当下大部分“大制作”商业动作片套路相似。合拍模式为电影产业并不发达的印尼电影制作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血腥暴力美学的表现方式也迎合了观众的喜好,续集《突袭2:暴徒》(The
Raid
2:Berandal
,2014)如约而至,获得了更高的评分。这个系列还收获了亚洲电影大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和多伦多电影节多项提名和大奖,影迷称赞它们是近三年来全亚洲最利落痛快的动作片。主演伊科·乌艾斯后期参演的影片《爆头》《22英里》《黑夜降临》等片,也想借助好莱坞强大的电影工业基础和号召力,试图在全世界掀起一场印尼风格的动作片浪潮。这其中不难看出,印尼正在借助电影事业向世界展示它独特的民族文化、探索电影产业振兴跻身分割全球票房市场、争取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形象的行动,作为亚洲大国的中国,不能忽视这其中的关联。同时,印尼在电影文化领域的互鉴、合作、协拍等活动显得频繁和持续。2018年在北京举行了由印尼创意经济产业局主办的“印度尼西亚电影展”,四部不同类型的印尼优秀影片《照看隔壁店》《卡尔蒂尼》《甜蜜20岁》以及《加特和拉特纳》参加了展映。2019年6月,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印尼电影展映单元——“地球村——印尼风情”,为中国观众呈现了印尼独特的热带风土人情。展映的影片之一《山间生活》还入围了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的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一方面归功于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和策展的“电影小国”倾斜政策,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印尼电影人的努力,让世界看到电影艺术的更多面。电影展不仅促进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推动了两国的电影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深入发展。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2019年上映了中国与印尼的首部合拍片《爱在零纬度》(Boundless
Love
),该片是全程在印尼取景拍摄的院线爱情电影,也是甘肃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积极参与中外民间影视合作的新探索……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印尼电影这个议题进行研究。本文重点对印尼电影的国内与国外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并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二、印尼电影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不同政治背景下印尼电影文化综合研究
印尼电影的发展复杂而缓慢,从它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殖民时期电影萌芽阶段(1900—1949)、民族主义电影起步阶段(1950—1955)、党派斗争内战内耗阶段(1956—1965)、苏哈托政权新秩序时代(1966—1974)、改革开放黄金时代(1975—1990)、全球化时代(2000— ),印尼电影在不同的阶段里反映出了明显的特征和差异。政治格局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印尼电影反映出来的内容,既包含了电影文化现象,也包含了社会现实。对于这个议题,印尼电影评论家埃基·伊曼贾亚(Ekky Imanjaya)在其著作《雅加达的后门:在电影改革后的雅加达及其问题》(The
Backdoors
of
Jakarta
:Jakarta
and
Its
Issues
in
Post
-Reform
Indonesian
Cinema
)中做出详细的分析,并独辟一章命名为“A Brief History of Indonesian Cinema”。在这个章节中,埃基·伊曼贾亚阐述了印尼电影历史旅程中对社会问题的表现和处理,将每个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作为解释改革以后时代的特征的基础,对代表性电影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是深入阐述电影改革后两位导演Garin Nugroho(加林·努格罗霍)和Riri Riza(丽莉·丽扎)的电影。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得更为丰富的是大卫·哈南(David Hanan)在其著作《印尼电影文化的特性》(Cultural
Specificity
in
Indonesian
Film
)中,对印尼的岛屿民族文化(语言、舞蹈、音乐、族群、耕种制度等)、殖民文化、传统文化、本土与全球文化冲突等方面在印尼电影中不同程度的显现,做出了更加详细的分析与解读。大卫·哈南在专著中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将印尼电影九十年的发展状况逐一阐述,定义其为“间歇性产业”,这九个时期包括了:荷兰东印度群岛的电影制作、日本占领时期、1945年至1949年的电影、独立初期的新举措、进口或本地电影:印尼电影业的政治经济学、指导民主时期:左翼与合法文化组织之间的冲突、新秩序时期的电影政策、20世纪70年代新兴作家导演、新秩序的印尼流派、80年代的倡议、苏哈托后复兴时期。大卫·哈南的研究的特殊性在于,他对印尼电影的研究加入了政治、经济因素和社会动态的视角,借鉴与评述其他学者对印尼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例如引入乔治·麦克南·卡辛(George.McTurnan.Kahin)的著作《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主义和革命》(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
in
Indonesia
)中第一章对荷兰殖民者的介入对印尼产生的经济变化的详细研究结论,为读者增加了多维度的研究途径和思路,一定程度上也将印尼电影所处的环境立体化,以辅助其论点。关于这个问题,新加坡学者郑燿霆在其文章《印度尼西亚电影现状》中也简要提到了苏哈托政权上台后的一些变化,例如印尼政府设立了“印尼全国电影委员会”(Dewan Perfilman Negri),加强对电影界的管理,鼓励生产本国影片,限制进口影片,对进口影片收取高额的进口税等。学者们对印尼独特的国家发展历史和多样化的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研究方面,大多与印尼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民族特性研究联系起来,这也定义了印尼电影的内在属性或者说特殊性。说到印尼电影所反映出来的特殊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另一位学者卡尔·海德(Karl G.Heider)以人类学的视角给出了他对印尼电影中显现的印尼文化的见解,在其著作《印尼电影:银幕上的国家文化》(Indonesian
Cinema
:National
Culture
on
Screen
)中他认为“印尼电影除了主要使用印尼语言而不是区域语言之外”,还是“描绘了新兴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并将印尼文化与“美国文化”做对比分析,这对长期受美国电影垄断和打压的印尼电影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文化环境思考。同时,卡尔·海德的电影案例研究,还注意到印尼电影反映出社会变化中的新意识形态的现象,例如社会道德、印尼女性形象、民族文化、种族标志等,新的意识形态与旧的意识形态比较研究。(二)印尼电影民族主义文化研究
印尼民族主义革命与印尼电影息息相关,由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部翻译出版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电影的发展道路》和《让印度尼西亚民族电影当家作主》这两本集子,为研究印尼电影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记录印尼文化政要、进步人士、本土电影界人士的会议发言,深刻揭露了印尼电影事业在20世纪中期这个特殊时期,印尼国内所经历的电影界生态状况:由于印尼长期以来受到荷、日、英、美等帝国主义的扼杀和摧残,国家独立后在苏加诺政权的支持下,1959年10月举行的印度尼西亚第一届全国电影协商会议以及1964年1月举行的印度尼西亚电影协会第一届全国会议,标志着民族主义斗争的重要发展阶段。著作中记录了1964年初印尼进步电影文化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抵制美国电影运动的细节、行动纲领、决议等内容。从收录的印尼电影文化界进步人士的会议发言以及相关的文件纲领等内容来看,其单刀直入地指明了阻碍印尼电影发展的重要原因及历史背景等问题,如《印度尼西亚民族电影的发展道路》中强调1949年印尼与荷兰签订的“圆桌会议”协定对印尼电影事业的重创,“圆桌会议”强迫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承认代表好莱坞垄断资本的、由11个外国公司组成的美国电影协会对印尼的控制是合法的,而输入印尼的美国影片数量增加了百分之百以上……政治时局对印尼国内电影发展起到了致命的压制的作用,美国电影在印尼国土上宣扬的殖民思想和生活方式,营造了后殖民时代的电影氛围。印尼的国产影片几乎没有走进影院放映的可能,连环的民族产业资本也陷入瘫痪状态。印尼国内进步爱国人士,制定了以反帝的民族互助合作为基础的电影全国纲领等,呼吁印尼人民共同抵制进口电影,采取有效的办法加强团结等内容。在《让印度尼西亚民族电影当家作主》这部著作中,介绍了“196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雅加达举行的抵制美国电影行动委员会协商大会,会议中总结了之前的战斗经验,确定了后来的行动纲领——摧毁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腐朽力量影片的统治,建立符合革命要求的民族电影事业”。除了展示这次大会的若干重要文件外,还辑入了一篇关于抵制美国电影运动发展情况的综合报道。这些内容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不同派别在政权和经济的对抗中,对电影乃至国家发展的不同立场,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政治运动。这个系列的内容对于印尼电影文化的研究,在历史性和特殊群体性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参照。
(三)印尼电影中性别文化的相关研究
谈到性别文化,女性形象是首先被突出的一个符号,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性别文化,远比非伊斯兰国家要复杂得多。研究印尼电影文化,无法忽视宗教与性别在电影中的显现。土耳其学者戈尔·诺曼兹·科林(GÖNÜL DÖNMEZ-COLIN)的著作《妇女,伊斯兰教和电影》(Women
,Islam
and
Cinema
)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野,他认为伊斯兰教与电影的关系是矛盾的,并且妇女在伊斯兰国家电影事业中的地位(或缺乏)与宗教和宗教习俗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和政治演变直接相关。在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电影事业中,妇女作为观众、形象代表和形象幕后建设者的位置变化,宗教意识形态和文化态度对妇女在发展叙事中的作用是该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这项研究将重点放在伊朗、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几个穆斯林亚洲国家,目的在于从表面之下寻找深层的共同点,从多样性中找到一个可能的统一,解读伊斯兰教影响下的女性进入公共场所参与电影活动、女性走到幕后制作电影、女性英雄塑造以及女性形象,从缺席到参与再到影像的构筑者这种变化的过程,为研究印度尼西亚电影所处的外围世界和内部性别文化提供了更完整和开阔的支撑。印尼电影种族标志和女性文化的结合研究方面,马里兰大学妇女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Department of Women’s Studies)的学者吕亚玉·普拉斯泰宁西(Luh Ayu S. Prasetyaningsih)在其博士论文《凝视的迷宫:跨国印尼的美丽之色》(The
Maze
of
Gaze
:The
Color
of
Beauty
in
Transnational
Indonesia
)中通过“肤色含义”与种族交叉的方式,论证从殖民前到殖民后的印度尼西亚社会中性别、性和国籍通过人、对象和思想的跨国构建。吕亚玉·普拉斯泰宁西的研究突出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国家,从特定的人、对象和想法出发,涉及领域包括古爪哇人改编的印度史诗(了解“肤色”在前殖民时代的运作);美容产品广告,作为荷兰和日本殖民主义的宣传;1998年后在印度尼西亚出版的美国女性杂志《世界主义》中的美白广告;以及对印度尼西亚文学名著“布鲁岛四部曲”小说的解读等,以论证肤色作为一种符号学,并得出结论:(1)作为一种跨国结构;(2)作为构建区别和证明性别歧视的标志;(3)因为它是由(而不是)种族、性别、性和国家的象征;(4)作为一个领域,妇女表达她们对占主导地位的种族、肤色和性别的抵制或共谋——神学;(5)作为一个“边界对象”,在全球范围内延续种族和性别等级。另外,亚洲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亚洲性别、性行为和文化》系列丛书,是对亚洲非规范性文化到跨地区的性别认同研究,用丛书前言的话来说,亚洲对性别与性行为的研究之所以在不断增长,恰恰是因为它解决了现实世界中有关不断变化的移民方式和亚洲“家庭”含义变化的问题。这套移民潮系列丛书不仅呼吁世界对亚洲的重新思考,除了地理位置还要考虑散居国外的人口和移民潮。印尼的这个方向,来自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的学者艾丽西娅·伊扎鲁丁(Alicia Izharuddin)在著作《印度尼西亚电影中的性别和伊斯兰教》(Gender
and
Islam
in
Indonesian
Cinema
)中又一次将宗教、性别与电影结合在一起,与上文提到的戈尔·诺曼兹·科林的研究方法类似。除了论述伊斯兰电影的特征,艾丽西娅·伊扎鲁丁通过突出男性和女性在电影中的宗教意义,以研究印度尼西亚电影中的性别,该研究定位于将电影放到媒体和视觉文化中有关性别和宗教的更广泛对话中。同时,也无一例外地探讨了印尼新秩序社会背景下伊斯兰电影中的性别、伊斯兰教与民族。研究印度尼西亚电影中性别表征或是宗教,与其他任何方法一样,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虽然电影是艾丽西娅·伊扎鲁丁的支点,但她也认为“并不意味着电影院树立了社会的镜像”,并且引用了阿里尔·赫里安托(Ariel Heryanto)的论点——电影和社会政治背景之间的亲密但模棱两可的联系:“商业制作的娱乐电影当然从来不是真正代表任何社会现实。然而,任何电影都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动态使它们首先存在,并在其中的电影被流通和消费。正是因为它们的性质是对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陈述,电影(如其他叙述)可以对政治和文化分析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提出的问题,一个特定社会的哪些方面是被夸大、歪曲的被忽视或排除在外,或在擦除下呈现(以及如何和为什么)。”可见新秩序时期的印尼,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每一位印尼电影事业的研究者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内容。(四)印尼电影新秩序文化的相关研究
新秩序是印尼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新秩序前后两个时代的电影状态都与社会政治氛围有着紧要的关联。苏加诺激进主义时代的民主实验,和苏哈托改革带来的垄断重组,在印尼电影中反映出国家内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新秩序时代美帝国家的后殖民主义在这时期里的印尼电影文化中清晰可见。对于“新秩序”这个议题,西澳大利亚州珀斯“科廷科技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亚洲媒体教授和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克里希纳·森(Krishna Sen)的著作《印尼电影:构筑新秩序》(Indonesian
Cinema
:Framing
the
New
Order
)中的内容被多名研究者引用。该著作讨论了苏哈托政权控制印尼电影事业的方式和对印尼电影产业带来的变化,聚焦于“新秩序”的社会背景对电影事业实行国家层面的控制,以及新秩序下的电影事业规范和政策。克里希纳·森的这部著作,为研究新秩序印尼电影发展提供了透彻的分析,特别是社会和政治在电影文本中的投影方面。对于印尼的政治与媒体这个问题,克里希纳·森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印度尼西亚的媒体、文化和政治》(Media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中做出了针对性的探讨,该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两种广泛的方式来理解印尼的媒体文本:作为苏哈托新秩序所建构的“民族”文化和政治霸权的记录;持不同政见的政治和文化的愿望,反映出印度尼西亚公民的焦虑和关注。并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在苏哈托(Suharto)政权倒台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他新秩序的“遗产”。这种集中放大式的创新性思考,非常适合印度尼西亚文化研究。对印尼电影时代的划分性研究,特别是着重于新秩序后的电影发展方面,来自荷兰皇家东南亚和加勒比研究所(该研究所是荷兰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所)的卡丁卡·范·海伦(Katinka.van.Heeren)在其著作《现代印尼电影:改革的精神和过去的幽灵》(Contemporary
Indonesian
film
:Spirits
of
Reform
and
ghosts
from
the
past
)中,主要研究了电影制作改革、电影消费和发行、叙事框架和审查制度、新秩序下的电影类型等几个核心问题。由于该著作的研究立足于印尼的“现代”电影,卡丁卡·范·海伦聚焦了几个对印尼来说重要的分段式发展时代,例如后殖民时代的电影叙事,新秩序下的恐怖电影、喜剧电影、色情电影和宗教电影,苏哈托时代后的审查制度。在这三个重要的时代划分下,又分别就代表性电影制作过程进行细致的梳理,在每个部分中讨论一个特定的案例,说明不同的实践情况和条件,并得出结论。例如从电影《挑衅者》(Provokator
)的生产过程中,卡丁卡·范·海伦认为其揭示出印尼电影界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印尼的电影制作团队遇到的大多数障碍与电影制作中官方检查的不同方面有关,主要是新秩序环境下预审查制度;其次是不合理的电影从业会员资格问题,例如所有的演员都被强制性地加入“印尼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HAFTI,Himpunan Artis Film dan Televisi),缴纳30000印尼盾的税款和70000印尼盾的培训费(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除了上述的官僚障碍,电影制作中还普遍存在非法授权行为,例如向与官方电影制作机构有关或属于非正式方支付非官方捐款。同时,因为经费或审查的问题,在电影的预制作过程中经常存在修改脚本以满足检查员或赞助者的做法。除了电影制作方面,在电影节的举办、奖励制度、消费环节和国家战略方面,也有深入的分析和见解。(五)全球浪潮对印尼电影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全球浪潮对印尼电影文化的影响这个议题,目前笔者没有观察到比较集中的研究,更多的是全球化对印尼社会政治格局、媒体、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例如亚洲媒体教授克里希纳·森(Krishna.Sen)在著作《二十一世纪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与媒体:民主十年》(Politics
and
the
Media
in
Twenty
-First
Century
Indonesia
:Decade
of
Democracy
)中通过研究种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的作用,探索了民主化行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越来越便宜和多样化的媒体生产手段,挑战着媒体的国家垄断;个性化和全球化媒体的现实,以及全球资本主义和媒体对公司的控制对自由媒体与民主之间联系的挑战等问题。该书认为,今天改变印度尼西亚的主导力量并非源于苏哈托政权倒台的奇异之处,而是源于一系列独立于印度尼西亚内部政治但与之息息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印度尼西亚的文化产业。该研究从核心方向探讨印尼的政治经济变化如何改变媒体的结构和内容、媒体对促进或阻碍印度尼西亚民主发展的潜在影响是什么等问题。再如学者艾玛·鲍尔奇(Emma Baulch)在他的文章《印度尼西亚流行音乐中的宇宙观》(Cosmopatriotism
in
Indonesian
Pop
Music
Imagings
)中阐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流行起了类似摇滚、饶舌音乐,西方文化、全球文化在伊斯兰文化的印度尼西亚开始了新一轮的交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社会出现了一种新资产阶级霸权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青年形象在社会阶层中尤为突出,印尼社会这种新资产阶级霸权正开始超越富人固有的主导地位。从这些角度探讨印尼音乐人在新秩序后的现代性印尼社会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身份的真实性和社会流动性,认为电子媒体破坏了印度尼西亚新秩序(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提法所固有的本质主义假设,并认为新的“现代性”是为了符合“后苏哈托印度尼西亚”而打造,在音乐领域表达出了对全球流行文化的渴望作为镜子,映照资产阶级文化生产者试图在表面找到自我的本质。以上这些宏观性研究,看似未直接集中到印尼电影文化上来,但却也是对印尼电影事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趋势,做出了背景研究。这个方面的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不足
总体来说,国内外对印尼电影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后殖民时代”“新媒体环境”“全球化”几个关键背景下的印尼电影文化变迁问题,研究成果较少。
2.对印尼电影反映出来的传统文化、社区文化、受众文化、审美文化研究方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对不同历史时期印尼电影文化的对比性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梳理。
(二)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基于以上关于印尼电影文化的研究现状,对印尼电影的以下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1.改革开放的后殖民时代,电影事业在资源重组后对内容的分配问题,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电影文化现象研究。
2.印尼社会变迁对本土电影创作的影响,及其对印尼本土观众集体记忆的塑造。
3.全球化新媒体浪潮下,印尼电影文化表征和方式研究。
总之,社会文化状态、电影文化理论与电影现象的结合研究,特别是电影文化象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印尼电影发展的本质问题,为印尼电影文化研究和事业发展提供一种非常好的视角。但是由于印尼电影产业与印尼电影文化本身的研究并不成熟,再加上印尼复杂的政权局势、宗教信仰、种族文化众多等因素,使得这一研究领域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