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史视域下高友村侗戏发展脉络

2021-11-13

戏剧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龙胜侗族剧目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36)

高友侗族村寨位于广西三江与湖南通道的交界处,是桂、湘两地侗族文化的交汇点,全村共496 户1955 人,侗族人口占99%,村内保留了6 座鼓楼、1 座风雨桥、1 座古庙、1 座戏台、3 个寨门、27 个凉亭、13 个古井亭、10 个古墓群和400 余座吊脚楼,传统建筑景观与传统民俗、手工艺、歌舞曲艺等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极为完整、传统的侗族村寨。2012 年,高友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高友村作为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做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既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此次田野调查,以侗戏为主题,走访了村内侗戏代表性艺人。

一、侗戏的起源及主要传播路径

关于侗戏的起源,学术界认为在1830 年(清道光十年)左右。吴定国认为侗戏大约在1830 年,由贵州黎平县吴文彩创立。马军将侗戏分为五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828-1838 年)、发展传播阶段(1838-1911 年)、繁荣高潮阶段(1911-1960 年)、困惑阶段(1964-1978 年)和探索革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侗戏传播路径是从贵州黎平到广西三江,从三江传入湖南通道县、广西桂林龙胜县,准确时间暂未形成统一定论。杨顺丰认为,1875 年侗戏传入三江县高岩村,1953 年传入湖南通道县,1955 年进入龙胜县。关于龙胜地区的侗戏情况,据《广西龙胜侗戏的传承与保护》一文,侗戏在1955 年传入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但萌芽还可追溯到40 年代,文中引《龙胜侗戏和侗戏改革回顾》说到,l949 年10 月至1950 年底,各侗寨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开展桂剧、彩调、侗戏等文艺活动。

高友村与湖南通道县、桂林龙胜县邻近,并长期保持着文化交流。考察侗戏的起源与发展路径,主要是为了便于对高友村侗戏的产生、发展进行比对、参考。

二、高友村侗戏的萌芽期(50 年代-60 年代初期):桂戏盛行为侗戏兴起做了一定准备

据《三江侗族自治县志》记载,桂戏在20 世纪20 年代从桂林传入三江,民国年间共建立14 个班社(独峒、八江、林溪等乡都有桂戏班),1949 年初,桂戏班增至73 个,40年代至50 年代中期共演出剧目227 个,大多是传统剧目。高友村戏剧的兴起始于桂戏,直接来源于龙胜广南、平等村。

据走访潘金瑞(1935-)了解到,潘金瑞在1952 年左右学习桂戏,当时,村内老一辈前往桂林市龙胜县广南、平等村,请了当地3-4 个桂戏师傅进村教戏,每个师傅轮流来,持续了3-4 个月左右,村民们白天劳动、晚上学戏,此时期学戏的只有男性,当年春节村内就开始演桂戏。当时,学习桂戏的还有杨昌义(1935-2015)、潘永贤(85 岁)、杨昌林(86 岁)等人,学的剧目有周朝、唐朝的历史戏,像《薛仁贵》等,剧目比较多。1958 年后,村内慢慢不再演桂戏。1980 年以后,潘金瑞跟随杨昌义学侗戏,就丢掉桂戏了。

据走访杨昌义的儿媳了解到,杨昌义的师傅是潘本福,而杨昌义是后期侗戏的带头人,由此可以推断,潘本福可能是此时期高友村桂戏的带头人。

由此可知龙胜广南、平等村戏剧氛围浓厚,桂戏、侗戏均流行。且该地区在40 年代已有侗戏流传,1954 年后侗戏进入蓬勃发展期。据《龙胜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平等始建戏台,表演桂戏。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春节期间,平等戏师杨云山从湖南、贵州“月也”回村后,用侗语套桂剧唱腔演出原桂剧《过山招亲》,轰动一时。1954 年暑假,湖南陇城师生到平等演出第一出有音乐伴奏的侗戏《秦香莲》,掀起了学演侗戏的热潮。而此时期高友村的桂戏直接来源于龙胜,加之此时期高友村所在的林溪镇侗戏兴盛,据此可推测,50 年代到“文革”前,高友村虽然盛行桂戏,但不排除对侗戏也有一定接触,但在调查中未发现高友村有实际从事侗戏创作、表演的村民。

总而言之,此时期用侗话唱桂戏、结合侗族喜好对桂戏内容进行一定改良等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加上桂戏本身的戏剧艺术特点,为高友村侗戏的兴起与革新带来了一定的艺术积淀。

三、高友村侗戏的繁荣期(1978 年以后-80 年代末):文化交融中的高友侗戏

“文革”开始后,高友村不再表演桂戏,此时期侗戏发展也转入低潮。1978 年以后,侗戏在高友村真正兴起,杨昌义从改编桂戏入手,在村内教授侗戏,集编、导、演于一身,是侗戏的带头人。

据走访罗日辉(1958-)了解到,罗日辉1978 年高中毕业,1980 年跟随杨昌义学侗戏,同时期学戏的有几十人,男女都有,最初从改编桂戏入手。此时期成立了“业余文艺队”,杨昌义为编导,成员有30-40 人,文艺队经常到湖南、贵州及省内桂林等地演出,参加“月也”活动。据罗日辉回忆,外出演戏时间最长的一次达50多天,沿贵州、湖南一路演出,至年前才回到村内。在剧目上,既将桂戏改编成侗戏,表演传统剧目,如《陈世美》《杨家将》等,也表演侗族剧目如《珠郎娘美》等。

据走访潘明雄(1957-)了解到,他1978 年回村后,跟随杨昌义学侗戏,剧本由杨昌义提供,侗戏中也有许多桂戏的内容,农闲时四面八方外出表演,并受邀到龙胜平等、广南等地演出。

据走访罗丽湾(女)了解到,罗丽湾十几岁学侗戏,跟随杨昌义在鼓楼广场学侗戏,同时期学戏的有几十人,空闲时杨昌义带着到处演出,湖南、贵州以及三江境内其他地区都去过,也请村外戏班来村内演出。

据此可知,高友村的侗戏真正兴起于1978 年以后,整个80 年代是高友村侗戏的繁荣时期。高友村侗戏在内容、服饰等方面受到50 年代村内盛行的桂戏的影响,同时高友村与湖南通道、桂林龙胜等地长期保持着文化交流,尤其是龙胜县平等、广南两地,50 年代为高友村带来了桂戏,80年代高友村侗戏兴起后又进入两地演出交流,形成了戏剧文化的交融互动。

此时期,高友村侗戏的繁荣体现在:一是推动侗戏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当地村民,村民学习侗戏的热情高涨,成立了文艺队,演员数量多,并突破了性别限制,女性参与演出;二是产生了一批侗戏剧目,桂戏改良剧目、侗族传统剧目、新编剧目均有存在;三是在桂、湘、黔跨地域表演,交流频繁,且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四是高友村侗戏与桂戏,以及与湘、桂邻近区域侗戏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四、高友村侗戏的低潮期(90 年代以后):经济浪潮影响下的侗戏低谷

90 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工潮兴起,高友村侗戏进入衰退期。此时期,随着杨昌义年龄增长,逐渐无法从事侗戏编导工作,罗日辉便开始从事侗戏编导工作。罗日辉2016 年12 月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高友村唯一的非遗传承人。目前,高友村侗戏以罗日辉为代表。

据罗日辉回忆:“随着体制改革,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90 年代侗戏演出逐渐减少,2000 年以后基本很少演出侗戏。现在,村内也有‘文艺队’,我是编导,逢年过节如太阳节、韭菜节等都演出侗戏,有时配合政府搞活动,也演出侗戏。剧目方面,传统侗戏演一场至少要10 多人,短的也要演1 晚,现在一般是3-4 人,演一场半小时左右,剧目主要是现代剧,配合政府中心工作需要。演员方面,村内从事侗戏表演的也只有十几人,男多女少,会侗戏编、导、演的人更少。现在年轻人不爱学侗戏,老一辈的又老了,年轻人又不会,平时演出也没什么收入或者补贴,有时参加县里举办的演出,有几百块的路费,基本都是自费参加。”

此时期,高友村侗戏的发展情况有以下特点:一是演员急剧减少,出现断层。青壮年外出打工后,渐渐丢掉了侗戏,村寨内主要靠老艺人支持,老艺人逐渐老去,青年人学习意愿不强,侗戏演员出现断层。二是侗戏吸引力下降,表演场次、表演人数、表演时间减少。由于村内流出人口的增加、演员的缺乏,加之其他文化类型的冲击(如电视、电影等),侗戏多数时候只在节庆、赛事或政府组织的活动中表演,通常3-4 人演一场,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三是侗寨之间的交流表演难以为继,80 年代往来桂、湘、黔侗族地区的侗寨“月也”交流表演不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侗戏演员队伍老龄化,难以承受外出表演的辛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轻人长期在外生活,对侗戏的兴趣降低。

2012 年,随着高友村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高友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友村侗戏迎来一段“平缓恢复”时期。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友村得到的支持也在增多,尤其是当下高友村乡村旅游兴起,当地政府及村民对侗族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为高友村侗戏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五、结语

高友村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以及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村落,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下,正积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及乡村文化发展,而实现高友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是保护高友村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一环。侗戏作为高友村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梳理其产生、发展的脉络,既有利于丰富侗戏研究成果,又能为高友村侗戏的“活态”传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龙胜侗族剧目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典藏
龙胜鸡血玉博物馆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优秀剧目进校园
龙胜平安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初探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