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国家级(沧州)武术与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探索简析
2021-11-13滕跃
滕 跃
沧州市群众艺术馆
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灿若银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洒落其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2001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大会通过后,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均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上,做出了现实的努力和长远的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要“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 年6 月1 日起施行.]2006年,文化部开展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历经14 年发展完善,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4 个地区通过验收(含试验区),有效维护了当地文化生态完整性。
2019 年上半年,沧州武术、杂技作为河北地区经济形式完善、社会组织完整、意识形态健全的典型文化生态区域,准备申报设立国家级(沧州)武术与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
一、沧州历史文化现状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北接京津,南邻齐鲁,东靠渤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国大运河纵穿全境,海岸线长129.7 千米。
在春秋时期,沧州地区已有南皮城、虢、狸等城邑的设置;公元517 年,因以与渤海为邻,更名沧海。沧州市于1961 年正式建立。1993 年7 月,新沧州市成立,分划运河区、新华区、郊区。1997 年11 月,撤销郊区形成现今的行政区划。
沧州建州1500 年,勤劳智慧的先人们留下了2000 余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在创造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过程中,沧州人民运用丰富想象力、理解力,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18 项,省级124 项,市级346 项,县级非遗项目642 项;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5 名,省级122 名,市级367 名,县级705 名。
二、沧州武术、杂技概况
1.沧州武术、杂技历史沿革。
武术与杂技文化作为沧州文化中的鲜明亮点及特色,两者相互交融、交流密切。
沧州武术、杂技沿运河两岸传延兴盛。据史料记载,连镇、青县、泊头等重要码头当时都成为大宗商品的必经之地,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应运而生。沧州武术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清末民初,沧州武术声扬海外达到鼎盛。新中国成立后,沧州的武术门类和拳种愈加丰富,达到53 个,几乎占全国武术门类的一半。“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杂技艺人主要的活动区域就是运河两岸的大小城镇,走出了世界杂技之父孙福友、史德俊等杂技名人。
2.沧州武术、杂技文化特点。
(1)内涵独树一帜。沧州大地武术分支繁复,过招之中诠释着中华文化包容、仁德、隐忍的修为内涵,渗透着源于儒、释、道的思想和意蕴;吴桥杂技与多个戏种起源密不可分,大量的生活和劳动工具作为杂技表演重要道具,体现了艺术发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名人先贤辈出。沧州武术英杰中,有任宫廷武师的霍殿阁、助谭嗣同变法的“大刀王五”王正谊、中央国术馆首任馆长张之江、全国武术九段、劈挂拳、苗刀传人郭瑞祥等,不断推动着中华传统武术迈向高峰;吴桥杂技有“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孙福友、带领杂技班走遍世界的孙凤山、通晓六国语言的杂技明星史德俊等先辈,是沧州杂技事业发展的第一代奠基人。沧州武术与杂技界的先人们不畏艰险、刻苦进取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后辈,乃至现在,仍是推动当代人积极向上的重要精神力量。
(3)社会影响广泛。沧州群众对武术、杂技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武术、杂技文化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传习活动存续不断,相关组织、团体遍布城乡,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杂技表演既缓解了周边地区就业问题,又联结起当地道具制作产业。千百年来,武术与杂技既是当地人代代传承的文化精髓遗产,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
3.沧州武术、杂技新时期传承发展。
沧州武术、杂技作为沧州地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给与高度的重视与扶持。2008年,吴桥、孟村成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17 年至2019 年,三年下发省级非遗资金145 万,市级非遗资金30 万,用于扶持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沧州国际武术节、沧州国际杂技节等大型国际重要活动在沧举办。
千年传承,发展至今日,沧州武术、杂技文化生态依旧面临严峻的形势:
(1)市场经济的“指挥棒”,引发了文化与经济利益的角力战。以杂技为例,从孩提时代艰辛学艺,到十五岁至二十岁登台表演成熟期,再至二十五岁退役后,无法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和源源不断的事业发展机遇,没有更大的平台供杂技学艺者发后力。
(2)历史沿袭下来的对武术、杂技从业者的“偏见”。从历史渊源上看,武术、杂技从业者均是穷苦出身,边学艺边养活自己,长期以来形成了“武术、杂技是穷苦人干的事”的职业偏见。
(3)武术、杂技门派众多,各个门类散落在县、乡,在硬件设施和系统传习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一个上有“零头羊”,下有“分支”的完善传习体系。
三、创建工作要点和路径
1.确立保护原则。
(1)坚持从项目内涵出发,分类保护的原则;(2)坚持整体文化环境与项目保护平衡性发展的原则;(3)坚持活态传承的原则;(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2.健全保护内容。
沧州武术、杂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内容为:沧州武术、杂技包含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项目相关的传习点、传习所,传习工具,传习教材,传习模式等,与武术、杂技关系密切的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自然生态环境等。
3.完善保护举措。
(1)政府主导保护,全面促进活态传承。针对选取武术、杂技传承环境好,传承链条完整的社区试行武术、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小区制度,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呈现活态性、流变性、多样性。并以此为样板,在县、乡、村逐步推广。
(2)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武术、杂技文化的保护队伍要不断扩大,调动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当前,沧州有许多杂技节目受到市场欢迎和认可,能够为保护者带来经济利益。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业者进行市场化运作,践行“活态”传承的理念。
(3)践行分类保护。政府要请相关民俗专家,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际存续状况摸底调研,清晰分类属相,确立不同的保护方式。沧州目前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传承谱系丰富,生存状态较好。(如八极拳有代表性传承人,群众基础好,传承基地规模大,在广西南宁设有分校);第二,传承发展困难,有衰退趋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杂技口艺,有代表性传承人,受项目本身局限性不适合开展广泛传习);第三,传承断代,受现代产业文化冲击无法继续传承发展。(如地摊魔术,互联网飞速发展,带动信息、道具地快速流动,是受众逐渐对“小把戏”失去兴趣)。
应根据实际存续情况,进行专业甄别和评估,对存续状态较差的项目,应以抢救性保护方式为主;存续状态一般的项目,采用生产性引导和抢救性保护结合的方法。
(4)文旅融合保护方式。武术、杂技兼具表演性质,采取文旅融合的开发方式,积极鼓励市场主体投入到武术、杂技文化元素的开发和经营中,重视文化衍生品,逐步建立“沧州品牌”。
(5)“非遗+扶贫”模式地全面推进。2018 年,文旅部先后发布针对“非遗+扶贫”的两个通知,指导非遗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补贴、表彰参与非遗扶贫工作的非遗项目。据统计,沧州地区共打造扶贫就业工坊48 家,共带动约500 名贫困人员就业(含五保户和生活困难群体)。
(6)在法律保障下,有序开展保护、传承工作。2011 年、2014 年,国家和省级相关法律和条例出台,沧州当地目前还未出台相关条例法规。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当地法律相关文件,保障武术、杂技传习、演出,顺利开展。
四、结语
长路漫漫,任重道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瓶颈还有很多,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心未改。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共同守护这一方精神家园,使之成为“活文化”,最终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文化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