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初探
2021-11-13许博
许 博
《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之一。它既可以上溯至近代乃至古代哲学,也是德国唯心论发展的起点,直接影响到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一大批哲学家。
一、《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缘由
前康德时期的形而上学由于一直被认为“夹杂着独断主义的因素”,导致其科学性始终是可疑的,也始终不能摆脱怀疑论的纠缠。因此,如何将旧形而上学的“大厦”拆掉而重塑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如何重拾人们对形而上学的信心,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凸显了出来。
这也正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缘由。《纯粹理性批判》的书名意味着康德将对人的先天认识能力进行考察和研究。他通过从根本上对理性能力(着眼于理性独立于经验而能够追求的所有认识)的“批判”,将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做出裁决,规定其源泉、范围和界限。康德这样的做法,就如同我们在使用一个生产工具之前,如果不去预先进行考察此生产工具本身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的范围,就会很可能因此导致错误的效果。这是以往的形而上学没有意识到的,是旧形而上学的知识充满虚假的幻想的原因。
通过这种意识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审查”的行为,康德认为将会把理性很多“非法的”和“狂妄的”要求加以清除,而保留其中“合法的”和“合理的”要求。这本书要回答的是“人能够知道什么”的问题。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康德对于如何开展纯粹理性的“批判”,是有自己清楚的考虑的。具体来说,他认为对纯粹理性展开“批判”需要通过对认识能力所提供的认识成果来进行。由于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因此,康德的批判哲学从理性认识能力所提供的认识成果(数学的、自然科学的和旧形而上学的知识)展开纯粹理性“批判”。
经研究上述内容后,康德获得了自己的发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存在着真正的知识,举例而言,如“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或“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指出,形而上学这门学科迄今一直还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
康德进一步分析后得出:所有这些真正的知识都属于“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的表述方式实际上是将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起来了。这是康德认识论所开辟出来的一条全新的路径。
人的知识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前提的,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先天综合判断”之上的。所以,在即将要取代以往旧形而上学的未来形而上学和科学形而上学里面也应该必然存在。于是,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视为《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同时,对于这样一种问话的回答,就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结构。
总体来讲,《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构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验要素论”分为“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先验逻辑”又再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两部分。
三、康德的认识论:先验感性论
康德有一句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语句:“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先验感性论是康德认识论的出发点,是对所谓的“感性认识”的研究。康德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对对象的直观。直观是同对象处于直接关系中的认识。但是,康德从我们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里面,通过分析发现不只是这样简单。
康德认为,之所以被“给予我们”,还是因为我们具有这种接受能力。我们的感性认识的产生离不开对象的刺激,更离不开我们的先天直观形式。换言之,刺激只能在接受形式中“被接受”。这种现象的形式本身不可能是后天的产物,而是先天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并且能够整理感觉材料的“纯粹形式”。在康德看来,它就是空间和时间。作为先天直观形式的空间和时间都不是实在的存在物,也不是事物自身的规定或某种关系,而是“归属于人心的主观性状的”并对我们的感觉起着构造性的作用。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和人在感性认识阶段的“主动性”。
举例而言,花是红色的。红色是后天给予我们的一种感性认识,但是,就在这个红色本身中,就包含了先天的时空成分。理由在于:时间和空间不可能通过感官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可是如果没有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广延,我们怎么能够通过视觉看到红色本身呢?感性所接受下来的感性的表象本身里面已经包含有先天的时空,世界上不存在那种没有瞬间或不占空间的红色。
康德认为这也是“纯数学何以可能”的原因。几何学和算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来保证的,如“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数学是感性的先天(直观的先天)的成就,这是康德很重要的一个改革,因为以往都是把数学归结于理性。
四、康德的认识论: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
康德认为,感性认识虽然是认识的基础,但它还有待进一步上升到知性阶段。先验分析论是关于知性能力的讨论,主要任务是发现知性范畴并展开先验演绎。
康德认为,知性思维的最基本活动是对某个对象进行判断,先验逻辑是把形式逻辑的一套结构加之于对象之上。这就赋予了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的某种“亲缘关系”和“线索关系”。由此,康德从形式逻辑的判断表中引申出了先验逻辑的纯粹范畴表。所有这些范畴都是知性的先天思维形式。他试图通过对范畴进行“先验的演绎”来论证这些范畴必然成为一切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这是“人向自然界颁布的最一般的规律”。
举例而言,人类形成知识的过程如同“渔网捕鱼的过程”。人在捕鱼前需要准备一张由固定的纽结和丝线编制而成的渔网,之后才可以进行打鱼捕捞活动。类似的,人进行“捕捞知识”的活动时,这张“渔网”就是康德的范畴表,这些诸多的范畴就是这张“渔网”上的纽结和丝线。人类的认识活动就像用这面“认识之网”去捕捉那些感性的经验材料和那些千变万化的经验事物;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知识,构成了我们的认识体系。
同时,范畴作为一些纯粹知性的概念,“捕捉”那些经验材料并构建起一个个对象来的动力从何而来?康德做出了他的演绎:他把它们追溯到先验的“自我意识”。所有的这些范畴活动都是先验的“自我意识”的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来自先验的“自我意识”的本源的统觉的综合统一。
康德在这个范围里面解决了“纯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正是“先验的自我”使用这些范畴及其原理把经验材料统一为一个对象,自然科学也得以建立起来。这是我们人类的认识之谜,人类的认识结构就是这样构成的。
康德的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在哲学史上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前的形而上学家在研究问题时总是面对着外部世界和外部对象——以外部对象作为真理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并由此形成了很多的认识成果。康德认为,这种眼光始终朝向外物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使形而上学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据此,要改变形而上学的现状,康德提出需要仿照其他已经走上了稳固的科学道路的学科,完成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不再像以往那样假定认识符合于对象,而是假定对象符合于认识。“人为自然界立法”,这是康德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展现和表达了并不是自然界使我们从中获得了知识,而是我们为自然界建立了“法庭”——经验性的实在性是由先验的观念性所建立起来的,客体的实在性是由主体的观念性所建立起来的。
五、康德的认识论:先验辩证论(“幻想的逻辑”)
先验辩证论研究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即狭义的理性。理性不像知性那样直接指向经验或相对的东西,而是指向超验的和绝对的东西。康德把理性归结为是“从有条件者追溯它的条件,并且再追溯条件的条件,一直追溯到最终的无条件者”,也由此就提出了“理念”的概念。
康德指出,这样的“理念”有三个,即灵魂、宇宙和上帝。“理念”虽然可以做“内在的运用”促使所有的经验知识构成一个系统,但“理念”本身却是超验的。所以,它也趋向于有一种撇开经验的“超验的运用”。当理念被用作“超验的运用”时,它就产生了“幻相”。康德认为,灵魂、宇宙和上帝等“理念”分别是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的对象,它们反映了人心中的一种很自然的形而上学的倾向。这些假象是我们在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时总是摆脱不了的。
理性心理学通过一种逻辑的推理对灵魂做出了一些规定并产生了一系列命题,比如“灵魂是实体”“灵魂是单一性的”“灵魂是同一性的”以及“灵魂和身体可以发生交互关系”等。但在康德看来,理性心理学的这些命题是建立在“谬误推理”的基础上的。它犯了一种隐秘的逻辑错误,发生了一种逻辑上的混淆。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混淆了现象和物自体。灵魂本身是一切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逻辑前提,对一切经验对象的构成起着积极能动的综合统一作用,本身并没有任何经验内容。我们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经验和直观,不可能对它形成先天综合判断。
理性宇宙论由于超出了经验的范围和界限,导致有关宇宙整体的所有命题都没有办法在经验中或生活中加以证明。所以,理性宇宙论往往采取一种归谬法(反证法)的推理得出相关的宇宙认识。但这种反证很自然地产生了“二律背反”,即从不同的立场来看,矛盾双方的原理都可以成立。康德指出,理性宇宙论之所以会陷入这一困境之中,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在现象和本质、相对和绝对、经验和超验、有限与无限等概念之间作出区分,把现象和物自体混为一谈。人们以为对于世界整体都有了自己的规定,事实上,有关宇宙的知识因为超出了我们经验的范围,所以是不可知的。
理性神学所犯的根本错误就是将作为最高存在者的上帝的理念“实体化”乃至“人格化”了。在康德看来,上帝应是一个人心中的理念,而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康德并未完全取消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只是对他而言,上帝的存在只能做道德神学的证明——我们需要把上帝的存在作为一个“公设”,以保证有德之人可以获得幸福。所以,对康德来说,上帝的存在不是可以运用逻辑来论证的,上帝的存在更是一种内心的希望。
“直观无概念则盲,思维无直观则空”。如果说先验分析论要证明的主要是知性范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经验世界,那么先验辩证论则论证认识具有界限。先验辩证论回答了“以往的形而上学作为一种自然倾向何以可能”的问题,揭开了旧形而上学“被推理的幻象所欺骗,而在超验的领域自由驰骋”的现象。
六、康德的认识论: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是解答康德关于“未来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建议,人的理性应该经历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之后才可能建立起一门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一个方面是要进行“独断的训练”。人应该反对理性对自己的一种独断的自信和不加批判的使用,在方法上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
第二个方面是要进行“争辩的训练”。人应该面对信息采取怀疑的态度,避免独断。
第三个方面是要进行“证明的训练”。人应该避免将其他学科中的证明方法直接使用到形而上学中来,因为未必会产生同等效力。哲学应该有着自己的研究方法。
第四个方面是要进行“假设的训练”。人往往通过批判怀疑后认识到形而上学中的很多命题都只是一种假设。但是这种假设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在理论方面,它可以有一种范导性的作用——引导人的知识趋于完备;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方面,上帝或灵魂等假设被提出后直接对我们的行为提出了要求,使人在道德实践中拥有了行为承担者。
除了这样一些方法上的训练以外,康德认为从里面还可以引申出“纯粹理性的法规”。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实践行为都是含有自由的。人可以预先设定他的目的,再通过自己的意志把设定实现出来。“纯粹理性的法规”是人在实践中需要遵守的一些道德原则。理性可以规定和构成我们的行为“应该怎么做”,它是一种“应当的”法规。
所以,从这方面看来,纯粹理性就向实践理性过渡了。由这里,我们就可以进入康德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学说的探讨了。
七、《纯粹理性批判》的简要评价
《纯粹理性批判》完全可以比喻为一个庄严的“法庭”。
在这个“法庭”上,纯粹理性既是“原告”又是“被告”,同时还是“法官”。康德认为,对纯粹理性所做的研究,即是纯粹理性自己对自己的直观和规定。康德充分贯彻了理性主义的精神。他对人类理性所做的“批判”,是为了揭示以往形而上学的独断论性质,清理和平整杂草丛生的地基,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所以,康德既是一位形而上学的“捣毁者”,也是一位形而上学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