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研究
2021-11-13张霁月
张霁月
一、“一河两岸”的构图
倪瓒在艺术上的简约朴素主要表现在他的构图上,而他这样的构图面貌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也是比较特殊的。倪瓒在构图上的概括,大多表现在只做一个开合,也就是在远景上画一两座山脉,近景画的是小山坡,上面有三五棵树木或枯萎或繁茂,山石和树木都用淡墨勾勒,看似虚无。近处的山石与远处的山脉有大片的留白,不着一物,则为湖面。其作品大多给人一种荒芜、幽静、静谧的感觉。这种构图和笔墨的形式被倪瓒反复使用,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这就是倪瓒“一河两岸”的图式。倪瓒这种看似简单的“一河两岸”的构图模式让他本身赢得了不小的声誉,同时也让后世的众多画家所折服和模仿。
二、从时间上看“一河两岸”构图的基本要素
(一)早期:严正、精细
《秋林野兴图》是在明代中期发现的,也是倪瓒作品有记载年份以来最早的一幅作品。这幅画近处的山坡错落有致,皴法稳健清润,坡上八九株树木远近不同,就连每一棵树木点叶的方法都不相同。画面中下方的树丛下有一座茅草亭,造型简单,亭内坐有一人,旁边有一童子侍候在侧,远景的远山以淡墨描绘,与近景的小坡即形成了对比,又产生了一个前后呼应的关系。倪瓒在作这幅画时应该是正在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所以描绘的大抵是在自己家的园林悠然独居的清净心境。
倪瓒早期的作品构图大致都是全景式的构图方法。上为天下为地,中间则布置景物,景物在画面上布置得充实且井然有序。近处为山坡,坡上有几棵树,树下有时会安排茅亭和人物。远景的山一般画得比较秀润,与近处的小坡隔河呼应。河水将近处的山坡树木与远处的山峰拉开了距离,形成了一种空间感,但是这种空间感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一河两岸”的图式。虽如此,但倪瓒早年的绘画构图风格依然保持着严谨、细密的构图章法。
(二)中期:简洁、稀疏、清晰
倪瓒中期的作品风格区别于早年的严正、精细的风格,他在学习了前人的作品后加入了自己的东西。其中《六君子图》作于1345 年,当时倪瓒四十四岁,这幅图可以看作是他画风转变的一个信号。近处的山坡上有六棵树,中间是空白代表河,远处是几座山脉。树干和山都用浓墨点染,在构图上已经形成了“一河两岸”的形式。黄公望在这幅画的右上角题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所以这幅画名曰《六君子图》,这幅图也正是他“一河两岸”图式形成前过渡时期的一幅代表性作品。
《渔庄秋霁图》是“一河两岸”图式形成的标志,这幅图也将“一河两岸”完美地进行了诠释。这幅描绘江南渔村秋景的作品将画面分成上中下三段,前景为小坡,坡上五六棵树木树立,错落有致,枝叶稀疏但却清晰,形态优美;中景不见一帆一物,大面积留白当作平静的湖水;远景几座山脉平缓且舒展。倪瓒的“一河两岸”,以一大片空白来代替平静的湖水,用来隔开远景与近景,这在中国的山水画史上是见所未见的。倪瓒的“一河两岸”画的虽是山水,但在实际创作时却不再是对实际景物的描摹而是将自己的观念合成,表现的是一种属于他的特有的心境。
(三)晚期:朗润、天然
晚年的倪瓒意识中主要为怀念亲友,珍爱生命。《虞山林壑图》是倪瓒七十一岁时所作。这也是他晚期风格的一幅代表作。这幅作品仍然是“一河两岸”式构图,但不同的是水中有几块小的陆地以及一组树丛,与中期作品相比这幅图的山坡土石多用干笔,风格也较为浑穆,皴法的变化也较为增多。前景的五棵树木的树叶和中期相比也较为茂密,远山淡墨勾皴,点苔也比中期的多。《虞山林壑图》的构图形式多了些笔触上的情趣,让形式更加完美,简约中有繁密,干笔中也带着湿笔。现存的倪瓒代表作基本都是他晚期所作,包括《容膝斋图》,方闻先生对这幅画作有他独有的一套见解:“在形的构成中,画面的每一笔都与实际的景物融合了起来,而画上的枝干也画得优雅动人,而这幅画作则是根据宋代传统的构图方法,从上到下三层式分割,上层的天,中层的景物,加之底层清晰明了的地,而这三个部分也都很有逻辑地描绘了景物,将形式和理性完美融合。”这幅画好像一幅天然的生命体,朗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