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课堂
2021-11-12姚洪明
姚洪明
摘要:现在许多家庭的孩子都被宠坏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条件比前几年要好很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根本不需要孩子的付出。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合理提高孩子对劳动的认识,加深对劳动行为的认知,同时为每个学生未来的生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师和家长的首要目标。基于劳动教育如何融入小学德育与法治课堂的现状,文章提出以下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312
一、提高教师劳动教育意识促进教学过程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
就教育行业而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特别重要。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思考融入课堂教学的措施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会提出这种策略。毕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就结果而言,教师无法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也无法在后续的教学中具体向学生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劳动教育意识。例如,在“同伴与交往”单元中,如何在明确的主题下渗透劳动教育的问题,值得思考和实践。以劳动教育为基础的小学德育法治课堂,是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互相了解和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就“同伴与交往”单元而言,在集体生活开始之前,孩子能看见从出生时睁开眼睛的第一个人,到上学前所接触的最亲密的人,人多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在集体生活之后,在经历了多年的陪伴和交往之后的小伙伴,也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亲人,我们和这些亲人在日常中互相礼让,友好包容。那在与我们相处时间较长且与我们家庭生活密不可分的亲人打交道时,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爱和责任呢?就“爱”的形式而言,可以是亲密的问候,也可以是力所能及的扫地、洗碗[1]。然后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趋势,要求孩子们每天在家做适当的扫地或收拾碗筷等家务。这种劳动意识对培养学生做好家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大大减少家庭纠纷,减少未来进入青春期在家庭生活的交流和互动中,情感敏感的儿童会出现焦虑和不安的频次。
二、合理运用课堂教材资源,提出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
虽然教材不断更新,但值得注意的是,劳动教育始终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条重要主线,是永远绕不开的。针对这一问题,应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教学模式创新,改进教学执行效率。例如,在“为父母分担”单元中,为了提高本单元的实用价值,首先要从思想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意识到家长工作的负担和生活的内容他们应该在家里承担,以便实用。用生活中的案例为孩子呈现真实的效果,最大程度地说服他们,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他们真正“以劳动为荣”。从一开始,在去孩子去上学的时候,父母就会去上班。在孩子们回家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为孩子们准备晚餐,为孩子们洗衣服,还需要打扫家中物品的布置,擦去灰尘。有许多家务和工作任务需要完成。甚至还有家长需要加班,孩子需要带午饭等,上述问题的积压,不难理解家长坏心情的产生。因此,我们教师需要从家长的角度向孩子们解释父母的不容易。孩子们现在只需要看书,其他的都可以照顾到。父母需要工作和照顾孩子,这是非常辛苦的[2]。然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说说父母有多辛苦。如果不确定,可以引导孩子回家,请家长了解家长的工作模式,提出家长努力工作的工作模式,孩子自己的自我有哪些要点它可以由父母分享。毕竟,只有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进行调查并提出的解决方案,才能被视为针对某些当前情况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这节课还教孩子们如何“关心”自己的近亲。只有当他们真正爱和被爱时,他们才能爱别人。只有当他们真正为他人的生活着想时,他们才能真正为自己的改变提供动力。
三、提升家庭功能联合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的单人秀。教师并不是这场表演中唯一的演员。学生和家长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也发挥着同样的影响作用,增强家庭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达到促进孩子劳动的目的,也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家庭——学校联合行动。双方合作打造以小学德育、法治课堂为核心的劳动教育体系,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进行完善。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与班级共成长”的单元中,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建议。不仅是教师要与班级一起成长,还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我們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目标。成长的主题需要和家长一起沟通讨论,希望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深化教师劳动教育意识的好榜样。然后,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进步,清晰的知道孩子成长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全力配合课堂实施的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家人的配合,实时的汇报,确保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不只是形式主义,而由学生来执行。
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劳动教学的过程中应扬长避短,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孩子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作为能够在与孩子的长期接触和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的家长,也应该适当转变教育思维,配合学校提出的新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增强学生的工作意识,树立学生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参考文献
[1]陈军.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劳动教育的探索[J].读与写,2021,18(12):34,43.
[2]王冰清.渗透劳动教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合一课堂探究[J].科学咨询,2021(1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