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共育的现状及其优化策略

2021-11-12聂红娇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共育现状

聂红娇

摘要:家校社共育作为一种联合性教育策略,在联合家庭、学校与社区三大教育部分的基础上,使学生可以依托多样化的环境资源接受综合性教育。吉星小学在当前家校社的教育建设工作中,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作为平台,使家校联合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更为丰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培养模式进一步有效构建。本文通过研究家校社共育模式的现状,对其优化策略展开不同角度分析,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当前家校社共育的整体在质量。

关键词:家校社;共育;现状

一、引言

家校社属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统称,主要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场所。作为学生成长教育的重要环境资源与体系构建要素,需要在当前的教育工作发展现状上,进一步整合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使教育工作的范围能够得到较好延伸。家庭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第二场所,家长对学生的观念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带领的方式,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至社区的学习活动中。随着现阶段德育文明建设的工作实行,关于学生教育工作的背后,需要重视家庭与社区所具有的纽带作用,通过联合性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当前教育资源整合的体系中得到较好的全面教育。吉星小学在当前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背景下,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制定有效性教育体系,还需进一步实施研究与探讨。

二、家校社共育的现状

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家长观念与教师观念起到重要影响。部分地区的学生家庭环境属于土生土长的原住家庭,在家庭教育环节上属于多个长辈共同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育指导工作年代跨度相对较大;部分新兴家庭则属于三口家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由父母双方提供。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观念成长、性格表现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部分学生在学校开展的相关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流的情况,虽然能够积极响应学校的活动组织,但仍旧表现出对校园外事物不够了解的情况。极少数学生通过家长引导的方式参与至社区活动中。在国内部分地区的社区活动与家庭教育活动中,部分学生所存在的情况为,缺少社区相关活动的关注与参与度。从家长受教育程度的角度上看,部分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于学生的教育情况、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共育模式还存在认识不够深入的情况。少数受过大学教育的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情况较为关注,大体上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较好的配合,也能够在关于社区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参与。但从整体家长的观念特点上看,部分家长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部分家长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甚至出现溺爱的情况。此外,部分家长在观念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如关于学生的教育问题,认为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当学生出现成绩上或者行为上的问题,就将其定为学校的教育疏忽,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家校社共育体系的构建。[1]

三、家校社共育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家校社共育模式树立新理念

学校在当前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素养培育上,需要建立起家校社共育的发展理念,使教育工作的管理范围、教育资源流动等方面能够实现较好整合。家校社共育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理念的建立是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学校方面需要与学生家庭方面积极进行沟通,确保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联合性教育。随着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与家庭成员等情况的不同,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以往的家校共育角度上看,由于学校与学生家庭方面没有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之间的联合,造成学生在该种教育环境中没有得到较好指导与教育。此外,部分家庭由于主管或者客观方面的原因,在社区实践活动及其教育资源的应用率上整体较低,部分学生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度也比较低,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不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学校、家庭两方面的驾驭理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在当前的家校社共育工作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深入认识该种教育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同时在社区的实践活动组建上,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二者结合的重要性。[2]

(二)制定分段教育目标

家校社共育工作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培养具有差异性,为保证该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在家校社共育的体系、模式构建中,需要制定分段教育目标。分段教育目标主要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而在家校社这项教育建设工作中开展相应的组织性教育工作。在低年级的家校社共育工作中,可结合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等;对于中中高段学生的教育目标制定,则需要在内在素养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学业要求制定家校社联合的培育模式,使学生在内在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可以得到较好提升。分段教育目标的制定也意味着家校社共育工作具有明确目的,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该种教育模式下的学校、家庭与社区可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可以在当前的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投身于德育内容学习与社区活动实践,从而实现较好的联合性教育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另外,在分段教育目标的制定上,家校社共育的工作应基于目标制定的相关内容嘉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家长而言,也需要积极应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综合性教育。

(三)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社共育的建设模式下,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通常情况下的学生成长而言,心理因素对其学习、性格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家校社共育的模式构建上,学校方面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联合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此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结语:综上,在当前家校社共育的背景下,除了需要强调家庭的教育环境以外,还应在学校教育与社区实践活动的组建过程中,通过共同联合、相互协调的方式打造较好的教育闭环,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受到综合性教育。另外,随着教育目标与学生素质培养的不断改变,在当前的家校社共育工作中,還需注重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与环境设施等方面的优化与创新,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打造较好的综合向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锦.同心同行,快乐从这里生发——家校社共育共建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7:34-36.

[2]朱英.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家、校、社”三位-体德育共育机制[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 21-22.

猜你喜欢

共育现状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