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2021-11-12郭晔旻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3期
关键词:炮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下达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正式被揭开。那为什么抗美援朝纪念日是10月25日,而不是10月8日,或者10月19日呢?这背后承载的是怎样一种历史荣誉?

1950年10月,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自下达了总追击命令,要求“各级指挥官,全力以赴向鸭绿江突进”。骄横的美国人开始着手处理战争的“善后”事宜。然而命运仿佛给“联合国军”开了一个玩笑。10月25日这一天,进入朝鲜的志愿军前卫部队与南朝鲜军交上了火。

这天上午,南朝鲜第6师第2团在晨雾中编成战斗队形,从位于交叉路口的小村庄温井沿公路向西北方向行进到了两水洞。按照计划,南朝鲜军以2营为先头营,1营随后,3营在炮兵和坦克队的配属下乘车。在他们看来,这次军事行动不过是普通的行军,因此尖兵根本没有进行火力侦察,并且连车都不下,反而坐在车上啃着苹果谈笑风生。作为乘车的机动营,3营虽然最后从温井出发,但此刻它已经超越了作为先头营的步兵2营,由中型卡车牵引的12门榴弹炮走到了整个2团队伍的最前头。在炮车的后面,是20多辆载着辎重和步兵的汽车。这种把炮兵放在最前面的阵势显然就是没有准备打仗。

突然之间,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志愿军40军118师354团的士兵们在公路侧翼的山坡上向着南朝鲜军射出了密集的子弹。3营8连的迫击炮手何易清将一发炮弹打到了一辆已经掉头准备往回跑的卡车上,瘫痪的汽车把逃跑的公路堵塞了。这门具有历史意义的60毫米迫击炮今天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志愿军40军118师与南朝鲜军接火之后,采取“拦头、截尾、斩腰”战法,敌人遭到突然打击,蒙头转向,乱作一团,火炮未及开架,弹药未开箱,即全数被歼。是役,志愿军全歼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隊,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同样是在10月25日的拂晓,南朝鲜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以坦克14辆,自行火炮一部,后随摩托化步兵,沿云山至温井的公路北犯,7时许进入我40军120师360团的防御阵地。刚刚部署完毕、正在构筑工事的志愿军指战员突然开火,南朝鲜1师先头部队猝不及防,遭到迎头痛击后退回云山。

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10 月28日,毛泽东致电志愿军司令部:“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

后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之际,经总政治部建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1950年10月25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不言而喻,这是给予40军全体指战员的特殊历史荣誉。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郭晔旻/文)

猜你喜欢

炮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会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代表
战例教学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中的系统性应用探究
抗美援朝战争与东北地区“百日建厂”运动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及意义分析
领悟新教材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心理战初探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