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应对:东京奥运会的体育叙事
2021-11-12于珍妮
摘要:本文以特殊时期的东京奥运会体育叙事特点为研究对象,梳理特殊时期奥运会媒体报道的现状,分析体育报道对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持权转播商以及中国代表团乃至中国国际形象的影响,并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特殊时期体育叙事进行了策略分析,以期更好地完成赛事报道、提升体育关注度。笔者亲身参与了东京奥运会的报道,用新闻报道一线的所见所闻、实际经验,总结了特殊时期东京奥运会的叙事特点、舆论影响,进而为今后的大型赛事报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东京奥运会;体育叙事;国际舆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6-0111-02
1 2020东京奥运会体育叙事特点
1.1 在“不确定性”中呈现客观事实 调整侧重点
从2020年3月,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奥运会延期后,关于“奥运会是否取消”“奥运会如何安全”进行的讨论从未平息。东京奥组委也因自身的各种问题陷入信任危机。直到开幕当天,仍有关于“东京奥运会随时可能终止“的讨论。东京奥组委宣布取消所有赛事现场观众,让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赛事遭遇空场。同时运动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将直接被取消参赛资格。特殊时期下,奥运会原本的周期性被打乱、仪式感大大减弱、突发情况陡增,这些都给体育报道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主流媒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绝人云亦云,不抢发新闻,一切以官方信息为主。在叙事过程中,呈现客观事实,不唱高调,也不揣测最坏可能,尽量做到公正客观报道。奥运会前的相关测试赛取消,媒体将更多篇幅用来报道运动员备战情况,增加积极正面宣传。东京奥运会仪式感简化,赛后颁奖典礼缺少了官员、退役名将的出席,改由运动员自己领取奖牌。媒体就将相关报道侧重点转为运动员间的互动[1]。
1.2 自媒体改变体育叙事格局
由于特殊时期防控要求,东京奥运会对于不同参与者可活动的范围进行了明確规定。这限制了大量媒体的报道范围,但从另一个侧面,迫使自媒体更大程度的参与到奥运会报道中来。相较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距离赛场更近,发布信息实效性更快,让奥运会更近距离的参与者直接成为报道者,通过短视频和vlog等形式对开幕式、奥运村等旁人无法进入的区域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节目》,10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播出了3段2分钟左右的运动员候场视频,全部来自运动员的手机拍摄。节目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高效地结合,更具有现场感和即时性。无论赛场内外,运动员、教练员采用社交媒体图文的方式更直接表达态度、抒发情感,满足国内观众对于海外参赛运动员生活状态、竞技状态关注的需求。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叙事方式改变了常规体育报道格局。
2 东京奥运会体育叙事造成的舆论影响
2.1 国际奥组委重新树立正面形象
《奥林匹克宪章》第32条第1款规定:“奥林匹克夏季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周期的次年举行。”按照《宪章》规定,如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奥运会理应取消。若要延期举办,则需对《宪章》第32条第1款进行修改后才具有合法性。因此,在2020年3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短期内做出奥运会延期的决定,并不存在正当性和必要性,更像是为了各方力量博弈,并反复权衡经济利弊而做出的勉强决定。这对国际奥委会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国际主流媒体在此次报道中,展现出极大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对于有些尴尬的延期赛事,和想要“鱼和熊掌兼得”的国际奥委会,进行了更多的正面报道。而国际奥委会在开幕式前两天将奥林匹克口号增加了新内容,调整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2.2 日本政府防控能力不足被广泛报道
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媒体等相关人员进入日本后,东京奥组委的防护工作开始全方位地接受考验。开赛前,所谓闭环的奥运选手行动路线就出现巨大漏洞,一名乌干达选手在东京“消失”。除此之外,受到延期影响,东京奥组委缩减经费。相关设施,服务人员大大削减。“奥运村的纸板床”、“主新闻中心天价盒饭”等内容受到广泛关注。一届奥运会往往是主办国家和地区树立良好形象的机会。但在特殊时期下,东京奥组委并没有通过良好服务,塑造赛事组织者的正面形象。反而被全球媒体诟病了政府防控能力,以及赛事组织能力。在日本国内,反对奥运的声音一刻都没有停息。开幕式现场表演热火朝天,而一墙之隔的体育场外,日本民众同时进行反奥运游行。这些负面情况直接暴露在世界媒体的镜头下,并被广泛报道。大大影响了日本政府、东京奥组委的国际形象。
2.3 中国力量崛起 国际形象提升
奥运会是一个国际交流的大舞台,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派出777人的大规模代表团,从人数上,就直接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中国派出800多人的报道团,仅次于东道主日本和美国的报道规模。此外,阿里巴巴加入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计划,成为“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官方合作伙伴。这是国际奥委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家合作伙伴,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代表团最终取得了以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的好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数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金牌数追平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取得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中国主流媒体加强了中国运动员特殊时期备战的报道,抵达东京后的防护报道,以及运动员不畏困难、持续提升成绩,在赛场拼搏奋进、力争上游的正面报道。
2.4 中国媒体占据国际体育报道主流位置
本次东京奥运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接参与了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赛事信号制作工作。不仅派出转播团队,还派出4K/8K转播车直接制作赛艇、皮划艇、手球等比赛信号。这在以往的境外奥运会报道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得到内场出境平台位置,与BBC(英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共同参与开幕式报道。中国主流媒体借助东京奥运会的报道,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认可。信号制作能力、赛事报道能力得到国际奥组委、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的肯定。巴赫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访时,对总台的奥运报道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国际奥委会还将与中国媒体的保持密切合作,同时期待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2]。格外特殊的困难时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近800人的大型团队参与到奥运相关报道。这个规模是境外奥运会报道前所未有的。中国媒体无论是规模,还是制作能力、水平,都己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标准,在全球体育叙事环境中,占据主流位置。
3 特殊时期体育叙事的经验和策略
3.1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报道应吸取经验和教训
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半年多后的北京冬奥会仍然会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媒体的报道也会延续东京奥运会的特点。自媒体仍然会占据重要位置,各主流媒体还应做好融媒体报道的准备。此次东京奥运会,新媒体逐渐呈现激烈竞争的趋势,对于新闻的抢发呈白热化势头。因此,也出现了“中国组合夺得乒乓球混双冠军”“中国选手夺得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金牌”等错误新闻。许多网络媒体为了抢头条,提前预知赛事结果,进行失实报道。在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媒体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明确分工,发挥不同媒体报道有点。纸媒杂志进行深度报道,背景剖析;电视媒体强调现场感,提高赛事普及率;新媒体增加用户差异化选择,提高互动性。守好各自战场,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北京冬奥会的报道,展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形象。
3.2 深度报道人物 塑造体育偶像
在特殊时期的体育叙事中,媒体应将报道周期延长,深度挖掘运动员坚持备战,打造运动员怀揣奥运梦想,赛场努力拼搏的形象。通过讲好个人或者团队故事,淡化金牌意识,弘扬中国梦[3]。但在新时代下,运动员在除了体育的其他领域也能获得优秀的成绩。中国首金获得者杨倩同时也是清华大学高材生;百米飞人苏炳添奥运会后将回到暨南大学任教等相关报道。体育叙事视角应不断拓展,报道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塑造新时代的体育偶像。引导更多受众对体育产生正面认知,带动青少年关注喜爱体育运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进而带动整个体育行业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特殊时期下奥运会报道的研究,总结此次奥运赛事具备不同以往的特点。中国主流媒体做好舆论报道工作也对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中国代表团甚至中国国際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些影响基本呈现为正面的、积极的、有提升效果的。此次东京奥运会的体育叙事经验,还可以运用到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不仅是一届奥运会,还将对中国的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青少年体育产生带动作用,更具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文阳.论大型赛事的媒体功能及运行策略[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高红波.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创新与超越[J].现代视听, 2009(10):12-14.
[3]蒋金鑫.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机遇及策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38(6):57-61.
(责编:陈静姝)
作者简介:于珍妮(1992—),女,北京人,硕士,中级编辑,研究方向:电视媒体、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