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启示

2021-11-12郭双王太海张美玲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大学生

郭双 王太海 张美玲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国家的精神命脉,而高校大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大学生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但与个人精神层面有关,更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相关联。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满足大学生合理性需要,要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中增加情感体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注重校园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建设,要发挥网络优势并规范其信息表达。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6-0060-02

0 引言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包括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时期,无法避免会出现各种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价值观的渗透,这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化和无信仰等状态,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已经出现了问题,必须立刻加以引导,纠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都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这是当今时代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性需要

需要是人活动的源泉,当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是因为大学生缺少需要信仰的动机。人产生情绪情感的基础是需要,需要是否满足、怎样满足等决定了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而情绪体验又深刻地影响了信仰的强度。那么,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要想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存在哪些需要,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对其不合理需要即使进行调解与引导。在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大学生具体有哪些需要。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站在信息时代的前沿,加之教育制度改革,大学生不仅想法自由奔放,总是站在科技最前沿,而且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不仅有家庭压力,更有巨大的社会竞争的压力。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且认识不趨同的一代,不轻易相信权威,弘扬个性,自行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准,不轻易认同主流价值的一代人。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除了基本生理需要外,大学生需要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及鼓励,需要社会实践以及理想生活与个人价值的需要。除此之外,青年大学生又是非常渴望成功的,他们追求个性发展、注重内部精神世界的需要,以及安全感的需要等。

(2)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哪些方面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基本需要和社会性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要深入到人的基本需要中去,也要指导人类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例如,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高校首先要做的是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普及预防疫情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高层次需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这次全国抗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所展现的精神,学习习近平同志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尤其是学习家乡小区里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典型,90后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实素材。在这次疫情中每一次感动都是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很多大学生都投入到了抗疫一线,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同时也见证了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体现的我国先进的国家制度和卓越的国家治理能力,这些都是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 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中增加情感体验

从知到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体验起到了中介催化作用,是重要的过渡阶段[2]。知识教育可以造就人,情感教育可以拯救人。例如知青上山下乡活动对老一辈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情感体验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

投身于社会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是大学生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好方式,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真正有所感悟。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三支一扶、支教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上应该鼓励学生去参加这些社会实践。例如,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据统计约有1.2万90后医护人员奔赴武汉疫区进行援鄂行动;千千万万在校大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了抗击疫情志愿者工作,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好的践行。在校内也应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贴近大学生话语环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生活化,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增加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影视片段的播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要只在课堂上讲,也可以进行实地讲解,可以根据条件适当的参观战争纪念馆、战争遗址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法。这些实践方法有助于增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

列宁指出:“我们绝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基础[3]。”目前,仍有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的深奥难懂,只能由该专业大学生学习,不是一般大学生都可以学习研究的,其他专业大学生不用学习或者学不明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高尚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像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必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即在于其观点、理论、方法论等通俗化,生活化,能够让大众理解和接受。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通俗易懂,用年轻的语言艺术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二是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要运用案例等方法,把理论与现实结合,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运用言语艺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大学生的话语环境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拥有话语权。一旦获得话语权,相应的话语体系就会成为主流价值尺度,从而产生应有的吸引力、凝聚力[4]

4 注重校园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的建设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文化的建设需要课内老师指引与课外校园文化积极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大力度推进课程思政,无论教师教授哪类课程,都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相结合,除此之外,高校可以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加强劳动[5],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此外,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校园文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的现实环境,必须予以重视。从狭义的角度讲,校园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传统、学风、教风、学生的群体精神风貌等,文化环境构成了校园环境的主要部分。例如,高校可以在图书馆、教学楼等位置设置展板等方法,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走廊上悬挂马克思恩格斯等肖像,让学生们能够了解人物的同时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高校也可以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利用社团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同时注重校园的网络载体,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5 发挥网络的优势并规范其信息表达

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他们的娱乐、交流和学习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所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必然离不开网络这一战地。网络最大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快,可以利用网络这一特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在大学校园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師的课堂讲授,而网络的发展,可以充分弥补这一缺点。当然,在网络上宣传也不只是简单的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一般将其划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不同部分,内容侧重点不同,有效传播方式则亦有其特性。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影响用户的方式,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例如在高校的公众号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应该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以及趣味性,在微博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要通俗易懂,更要有趣味性,可以增加一些故事穿插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中,吸引广大读者前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微博上也可重点优先宣传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让更多受众认识和理解。在利用网络传播的过程,应充分利用各个传播媒介的特点、优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让更多人认识它、了解它、喜爱它。

在享受网络优势的同时,网络也带来一些危害。网络的发展,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可争议的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对于网络传播应该趋利避害,有效的引导信息的传播,以规避舆论导向的危害,更好的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不仅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需要。对于网络的规范,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对信息的识别、判断以及质疑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从宏观方面进行把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2017.

[2]常若松,王宁,王海军.健心育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国德育,2019(19):7-10.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冯宏良.信仰、认同与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三个重要维度[J].教学与研究,2014(6):48-55.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3-20.http://www.gov.cn/zhengce/ 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责编:杨梅)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8DB064);大连海洋大学 2019 年度校级本科教改项目《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策略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郭双(1980—),女,辽宁朝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

通讯作者:张美玲(199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