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2021-11-12闫宁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辅导员程度传统

闫宁娜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科技文学,从家国情怀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典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营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核心,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平台,大学生是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直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特殊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1],也是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坚力量。《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很多辅导员传统文化传播意识不足、方法落后,可见辅导员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待提升。

学术界有很多关于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邱冬梅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2],石慧玲指出职业化的辅导员应当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三个结合”,聚焦“三个重点”,打造“三个维度”创新性开展传统文化教育[3]。这些研究中很多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等展开研究的,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深入了解辅导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发现不足,有助于有针对性地传播传统文化,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1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式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队伍之一。因此,要做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点滴中,应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网络思政、职业指导、危机事件应对、理论实践,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应该从辅导员的这些工作点滴着手。结合实际工作和文献研究来看,这九大职责中在实际进行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事件处理时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通过整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该文在研究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主要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日常教学、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研究。

2 研究情况

2.1 调查

该次调查选取了256 名在校大学生,请他们对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程度进行打分,经过调查收回216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38%,其中男生147 名,女生69 名,涉及不同年级的各个专业。选项分为非常多、多、一般、不多、非常少5 个等级,分别赋予5 分、4 分、3 分、2 分、1分。

2.2 问卷材料

该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 个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辅导员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2.3 数据分析

该文主要通过SPSS 21.0 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发现整个问卷α 系数为0.945>0.9,数据的一致性较高,通过了信度检验,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3 统计结果

3.1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情况

利用SPSS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发现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日常教学、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传统文化教育总体程度这几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均值分别为2.50、3.15、2.74、2.97、2.88、3.14、2.87、3.27。可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较少,其中在进行党团班级建设和社团活动实践时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较多,这与在这两大工作职责中能较容易地融合传统文化教育有关。

3.2 辅导员的不同职责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用SPSS 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1,从表1可以发现辅导员在这7 项工作职责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他整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显著相关。

表1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性

3.3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特征

考虑到辅导员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不同变量间各个层面开展传统文化情况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了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发现针对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级,辅导员在工作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差别,对文科类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程度高于理科类专业,对大四的传统文化教育程度较低。

表2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年级、专业特点

3.4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因素分析

对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与专业、年级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见表3,从表中可知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3,208)=2.208,P=0.032<0.05,年级对传统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显著,也就是辅导员对不同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差异;专业的主效应也显著,F(1,208)=2.834,P=0.001<0.05,可见不同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也存在差异。

表3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差分析

4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4.1 高校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研究发现,大多数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较少,在一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班级建设当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相对较多一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辅导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足。在平时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教学和理论学习等方面都仅限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缺乏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在党团班级建设和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中,仅仅是通过一些传统文化主题展开活动,活动缺乏创新性和深刻性。这是由于当前辅导员大多都忙于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日常事务等,尤其是疫情期间,多数的时间都忙于学生情况摸底和统计,处于事务型管理阶段,疏于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辅导员的专业背景较广,有很多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自身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繁琐的事务型工作又占据了大量时间,导致很多辅导员缺少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运用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日常工作融合[4]。因此,辅导员首先自身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借助网络平台,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日常工作中。

4.2 不同年级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差异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年级主效应显著,即辅导员对大一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高于其他年级,对大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最低。不同年级的辅导员在技能等方面不存在差异,这就反映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对不同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差异,大一、大二更多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开展的活动、思想教育、班级建设等相对较多,会在这些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比较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到大三、大四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专业课学风建设等,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对减少。它对辅导员的启示是,辅导员应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在相应的日常工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循序渐进地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承担传播传统文化的角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3 不同专业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差异

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主效应显著,也就是说文科类大学生的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显著高于理工科类大学生的辅导员。由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技能等各方面水平基本相同,存在的差距较小,因此专业的主效应可能与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有关。文科类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背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而理工科的学生,普遍对文化类知识兴趣较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欠佳。另外,不同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有差异,个别文科类专业有与传统文化等相关的课程,而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缺乏文化知识的传播,导致辅导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难易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专业类型的辅导员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创新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传统文化与专业的结合与趣味性,提高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辅导员程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