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11-12郭建校梅灿高雅荣
郭建校,梅灿,高雅荣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7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高校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教育亟待从多个视角重新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教育,把握其精髓要义,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该文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政课”,而“非思政课”则指“思政课”以外的所有专业课、通识课及实习实践教学课程或其他教学活动。
1 多视角理解课程思政
1.1 课程思政需具有“大思政”格局和视野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文件规定,本科生思政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5 门课程[2]。课程思政之思政不仅包括思政课内容,也包括全部非思政课的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之创新思政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既重叠,又互补和扩展,共同构成课程思政之“大思政格局”。
1.2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旨在构建融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本质回归,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载体是所有课程,主体则是教师和学生,从内在逻辑看,“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思想价值上引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在师资力量、课程载体、教育资源上拓展“思政课程”[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1.3 课程思政注重隐性教育
课程思政是基于课程本身,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提炼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范式,依托课堂载体,将思政元素具体化、实例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教师从教育的全局入手,加强显性教育教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激活隐性教育,两者有机融合,做好教育闭环工作。
1.4 课程思政要从教师感知思政温度
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立意高远的创新,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也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面对新挑战,广大师生应积极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6 种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这六要素不仅指出了思政老师的评价体系,也为其他课程的教师指明了课程思政的方向。
1.5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导向
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认同不仅是认知上的趋同、情感和态度上的支持,更是一种实际的政治行为,是政治活动实践的结果。教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5]。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 课程思政坚持伦理教育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教师需要正确处理不同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和思政教育的一般性的关系。专业伦理是指在专业领域内与专业实践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专业伦理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 两者共同构成专业教育的内涵。学习伦理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应遵守的法则。教师需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丰富教学方式手段,充分发挥课堂的教育作用,传播中国传统伦理知识,完成课程实践之外的日常浸润,围绕伦理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加教学的深度,帮助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
1.7 课程思政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
课程思政要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避免机械和教条,思政元素要具有适实性与适宜性。教师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从实际出发,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脱离实际、喧宾夺主、急功近利,遵循养小德积大德,量变指引到质变教育。教师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协调好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比例,做到“智育”和“德育”互相渗透,将“术”与“道”有机结合、无缝对接,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启发与激励。
1.8 课程思政坚持与时俱进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需面对“00 后”的学生主体,立足新形势、针对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探索务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例如,最近思政教育界涌现的新理念“精准思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精准识别对象诉求,精准定制思政教育方案,精准浇灌先进思想,精准评估教育对象,以达到精准思政目的。在教学关键要素上要因势而新,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前瞻性的问题或时政热点;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在线课堂等“互联网+”教育模式;在教育技术上,加快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1.9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必选项
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必选项,课程思政本身的价值作用是时代要求。每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融合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最终实现同向同行。
2 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2.1 通识课案例:数学类课程之“线性代数”课程思政
数学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讲授运算方法和技巧,仅从知识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存在一定难度;但该类课程具备较强的基础课地位、面向学生多等优势。以“线性代数”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课程思政[6]。
2.1.1 数字化的课程思政
从如图1 所示的特殊矩阵或行列式引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学生为中国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理解当前中国不仅坚持稳中求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提出了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从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到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着坚实基础。
图1 特殊矩阵
2.1.2 从数学发展史坚定文化自信
在学习线性代数相关内容时,通过介绍中国数学著作《算经十书》之《九章算术》,总结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例如,最早提到分数,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通过介绍上述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2.1.3 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
数学教学强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矩阵初等变换和相似变换蕴含“变与不变”辩证关系,矩阵是否可逆及方程组是否有解蕴含“以量定质” 辩证思维,矩阵可逆性与向量组相关性蕴含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行列式与矩阵关系蕴含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等,这些知识点都可以作为线性代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由线性代数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得出,思政教育既具有大思政视野,又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把思政教育升华为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
2.2 学科基础课案例:统计学课程思政
统计学是结合计算机对实际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科学,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为管理与决策、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统计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2.2.1 统计学专业伦理教育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要具有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特性,以及数据要依法使用。“统计素养”是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统计素养”包括收集数据真实可信,对待数据科学严谨,使用数据服务于人民的理念。针对数据来源的合法性、用户数据安全性等问题,可以将数据犯罪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统计专业伦理观念。
2.2.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解释统计学知识点
统计学利用数据分析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其方法是定量的,性质是客观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教育学生在一定理论高度理解统计分析方法的特征和规律。
2.2.3 使用统计数据延伸传统伦理道德
统计学授课过程中会有丰富的案例数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统计数据进行延伸,例如,利用渤海湾水资源数据展示多年来水生物变化情况,把生态文明观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2.2.4 统计学科前沿展望:理解支持国家大数据战略
从课程思政与时俱进原则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大数据的发展,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已将大数据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教学时介绍不同国家基于大数据战略规划,加强学生对国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从学科应用出发讲解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与创新发展,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从统计学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涉及国家战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人格修养、法律基础、形势政策、社会关爱,环境保护、专业伦理、学习伦理和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等。
2.3 专业核心课案例:外语翻译类课程思政
外语教育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息息相关,“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得外语人才需求量迅速增加。外语翻译类课程思政的意义尤其重大,翻译类课程思政需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吸收国外文化,用外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3.1 选择体现本土文化的教学素材
在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深刻体现本土文化的教学素材,如《道德经》,纪录片《习近平的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等,将民族文化置于语言翻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学西传的历史担当,培养学生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2.3.2 用批判的眼光吸收国外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精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教师在外语翻译过程中要做好引导,通过翻译时事来探讨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文化差异,认识差异,理解差异,批判性的吸收不同文化思想。
3 个案例中的课程代表高等教育3 种类型非思政课程,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所有课程皆可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能性。非思政通识课程由于内容和要求区别很大,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和知识点也不同;通识课往往有课程教学团队,可以集思广益,参考互鉴,形成通用思政与特色思政相结合的通识思政体系。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的结合程度更高,融入思政元素时需结合学科专业知识。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对结合专业知识的要求最高,且专业课的教学团队教师不多,可参考借鉴之处也不多,融入思政元素的难度最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联比较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联比较
3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有益措施,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是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的前提。高校需强化课程思政改革意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抓好课堂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