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1-11-12陈维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武术院校融合

陈维东

(北海职业学院 基础学科部, 广西北海 53600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被社会各界认同和接受,一直以来在体育教学中的“武术课”就受到广大学生喜爱,其前景十分喜人。近年来,有关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讨论基本上是围绕单一学科当中知识的学习培养和能力的习得培养方向展开的[1]。高职院校采用的武术课程可以大致地分为两个部分: 公共体育武术和体育专业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体育武术的内容并不涉及特定的专业,其针对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公共体育武术的目的,是满足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一些职业武术、学科武术、学术武术等,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专门设置的武术课程,对使用范围有明确规定[2]。该项目提出的“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是指学生学习及应用武术健身的能力和学习及应用职业体能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是让学生把武术与职业专业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高职类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意义、内容、方法与途径,以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价值取向

长时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在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为注重单一武术运动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职业体能,偏重单一专业方向或者武术方向的教学实践而忽视学生把武术与专业职业体能相融合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现阶段,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3]。高职院校武术课程的改革正向着专业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性、融合实践教学,即“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多结构的综合性人才。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对职业体能的要求,明确体育教学目标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工作,这些岗位对职业体能要求高。因此,高职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更新思想观念,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对职业体能的要求,坚持以职业体能培养为导向的方针,落实“培养体能、提升技能、服务专业”理念。并采用课堂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拓展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意志力、耐受力、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等职业体能,以增强他们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2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是指在职业类院校中,把武术课程设置与职业类专业体能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获得一个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科学知识和综合技能体系。高职院校中的武术课程和职业类专业体能课程是两个独立并行的课程,但是这样的课程设置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开展“武术+专业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是当前职业类院校发展的趋势,但各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实现学生武术应用能力与专业职业体能实践能力相融合,并与职场需求有效衔接,还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学生缺乏融入社会和项目开展协同实践创新的机会。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互补功能,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编写、表达和实现创意的能力。合理安排“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教学内容,加强不同专业学生职业体能训练[4]。

为更好培养高职学生职业体能,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遵循“分类归纳、有所偏重”原则。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不同职业,这些职业对职业体能的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区别。为此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培养的要求,选择相近专业进行分类归纳,设置与职业特点相关,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课程内容,最终实现真正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目的[5]。具体来说,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遵循以下标准: 要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体能锻炼的能力; 满足高职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职业体能要求; 应该与不同专业高职学生所要求的职业体能相结合;能对职业病进行预防和康复治疗;应多样化、趣味化、丰富化;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种类繁多,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把握高职教学“职业性”和“服务社会”的特点,同时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有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等,对不同专业进行职业类型分析,形成与不同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在分析北海职业学院不同学院所设置的专业特点基础上,联系不同专业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职业体能,设置了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表1 高职体育教学目标

进行职业体能训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力量素质方面需要上肢肌群、肩部肌群、背部肌群、腰部肌群、腹部肌群、下肢肌群具备较好的静力性力量和耐力性力量,对肌肉做出曲、伸、扭转、外展、内收动作形式要求。(2)在速度素质方面需要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要求工作人员动作体现出简洁、迅速、高准确。(3)在耐力素质方面要求较好的有氧耐力。(4)在柔韧素质方面颈部关节、肩部关节、髋部关节、膝关节要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3 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途径

高职院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职业类专业学生具有“重专业,轻武术;重实践,轻书面”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的特定环境和学生的特点而开设的新型公共武术课程采用第一课堂武术技能教学和第二课堂专业职业体能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在第一课堂进行武术知识讲授、课堂训练、小组研究学习、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和武术动作组合与专业职业体能相关专业知识辅导;在第二课堂对学生的专业职业体能、“武术+职业体能能力” 及身体各个部位肌群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实践指导[6]。学生完成练习锻炼实践活动后,教师把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现场授课,有动作展示的学生用武术组合动作进行表演,课堂生动且具有代入感,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互动的环节当中去。这种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途径,让“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在职业类院校成为可能,并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以致用。

4 “体育+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创新

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学生 “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是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教学体系,用“选修课+必修课”的形式,让全部的一年级学生从一开始就都有机会接触基本程度的大学体育和专业职业体能,逐步再加大难度,在二年级期间转换成小班教学的选修课,并且这个“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是融合了武术能力、职业类专业职业体能能力和专业能力三方面能力的学科交叉培养,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7]。

5 “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结合,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涉及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这对本项目能否顺利实现研究目标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8-10]。高职院校坚持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职业能力强的专业职业人才,并将这一培养要求落实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上,确保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规格。该文基于北海职业学院学生“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实践[11],通过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研导向机制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并促进了学生体育教育思维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学生“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做初步探讨。为改进高职武术课教学的不足,强化学生职业体能锻炼,更好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

6 结语

该研究为探索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的意义、内容、方法与途径,以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培养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师教学研究导向机制。以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职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机制等问题为指导,组织实施以职业类教学应用型范畴为主导的高职教学研究机制,并将职业能力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职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从而转变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教学研究观念并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提高高职类院校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教学研究机制和成果的实效。为武术在高职类院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武术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