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rcGIS的咸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11-12韦付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0期
关键词:咸阳市咸阳目的地

刘 欢 韦付萍

(陕西省咸阳市委党校,陕西 咸阳 712000)

乡村旅游在咸阳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咸阳市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了一批如“袁家村”“茯茶小镇”“马嵬驿”等乡村旅游的“网红”名片和品牌。2021年,咸阳市以“今年花开逛咸阳”为活动主线,端午节假期共接待游客343.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4亿元。其中,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亮点纷呈,全方位展示了丰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的优势和影响力。但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亟需贯彻落实中央、地方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大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

1.1 发展现状

咸阳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为代表的众多乡村旅游目的地。截止到2021年3月,全市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4个,“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4个。2020年12月14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2020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名单,咸阳市2镇2村被列为其中。至此,咸阳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共计31个。基于上述统计,咸阳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共计34处,如表1所示。同时,运用ArcGIS10.7软件建立地理空间属性数据库,准确定位和分析34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及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

表1 咸阳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图1 咸阳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图

1.2 空间分布

1.2.1 空间分布范围

运用ArcGIS10.7软件中的标准差椭圆法,度量和分析咸阳市乡村旅游整体的分布方向和分布特征,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在第一个标准差内生成的椭圆面积为4196平方千米,占咸阳市总行政面积的40.9%,却覆盖了咸阳市68%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空间分布中心位于礼泉县境内,南部和北部乡村旅游的分布相较东西方向更为密集。如图2所示。

图2 咸阳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示例图

1.2.2 空间分布核密度

核密度估计法通常用来计算点集地理事件在研究区内发生的概率(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运用核密度分析法(KDE)分析咸阳乡村旅游的聚集区域,着重体现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聚集程度,将全市乡村旅游核密度划分成四级密度区,如此有利于宏观研究乡村旅游分布特征,如图3所示。

图3 咸阳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咸阳市乡村旅游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礼泉县境内,其中包括袁家村、东平村、山底村等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中密度区主要呈现出以高密度区域为核心的周边区域,如任池村、烽火村、白村等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低密度区域则主要涵盖两大区域:一是咸阳北部的五星村、永平镇至成家川村、镇头村一带,大体呈东西走向,途径永寿县北部,彬州市南部直至旬邑县西南部;二是途径淳化县南部,经过三原县直至秦都区和渭城区;零密度区域则主要包含旬邑县东北部,淳化县和礼泉县北部地区以及乾县大部分地区。

2.咸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县域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与政府系统规划政策体系引领力不强

从全市各县区近五年的旅游收入以及乡村旅游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北部地区相对南部县区普遍存在乡村旅游开发不足、发展劣势明显的现状。县域乡村旅游的充分均衡发展与乡村旅游政策设计系统规划直接相关,咸阳乡村旅游政策规划系统引领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市域规划政策较为泛化,市域规划设计与县域实施计划之间存在衔接障碍,县域落实中、省、市相关政策差异明显;二是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城镇化发展等相关政策之间“制度间隙”较大和制度合力并未完全激活;三是部分县区乡村旅游规划导向发力不够精准,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并未充分彰显地区特色优势,导致发展重点不突出和布局失衡。

2.2 发展模式同质化现象明显与创新机制拓展力不足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充分体验必须基于资源要素特质的充分挖掘,同时创新拓展“旅游+”业态。综合来看,咸阳乡村旅游典型示范效应不断凸显,尤其强调投资快、发展快、见效快的“三快”模式。部分县区淡化或忽略了本地资源要素的挖掘,有些只是注重红色故事、历史经典要素等“形式”,仍然只是过分强调经济回报的模式复制。如乡村旅游项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同样一瓶老酸奶,多处均会出现。又因为其地理位置较近,往往游客只会去一处参观体验休闲。即使部分游客参观多处旅游目的地,也会因为景点内容简单重复而产生失落感,从而降低游客的体验期望。

乡村旅游创新机制拓展力不足集中表现为:一是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观念明显,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回报;二是创新旅游产品的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和政府政策精准引导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部分政府政策设计只是停留在倡议引导层面,配套政策聚合力不够;三是产品创新研发的模式建构聚焦乡村旅游的局限性凸显,尤其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文化元素体验的特殊性,与全域旅游、乡村产业振兴、城镇化发展的对接不够充分,导致近几年部分县区乡村旅游出现井喷或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明显乏力。

2.3 旅游品牌经营主动转型乏力与特色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纯朴的民俗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乡村旅游新的使命和机遇。但咸阳市并未形成与空间布局的渐次密度相匹配的旅游品牌多元化发展模式。特别是不少经营者对本地特色资源要素积淀的重视不够,只停留在符号化挖掘,并未将其主动嵌入品牌研发经营的全链条中。如此,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只是将乡土文化表象简单放大或复制,缺乏持久的文化吸引力。

3.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咸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3.1 统筹协调,加快促进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18年印发《关于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意见》,强调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中国十年来的乡村旅游大致经历了从规模化发展到转型提质发展的历程,咸阳相关部门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在发掘一批、建设一批、形成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的同时,应尽量避免选址集中,一套方案四处照搬等情况,在所辖区内推动乡村旅游均衡发展,立足创新。

3.2 突出特色,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的地方品牌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集农业生产、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和教育娱乐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市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借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成功案例的同时,不能简单地追求经济效益,要形成自己的乡村旅游文化和品牌。如茯茶小镇,因其茯茶而出名,管理者可以现场情景还原茯茶制作过程,为游客提供参观、体验的旅游环境,使游客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3.3 因地制宜,充分激活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的效能

咸阳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导致交通建设难度大、周期长,基础设施往往不能及时地覆盖所有的村镇。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步基础,这就要求政府要持续为乡村旅游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如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通讯手段,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服务等。其次,政府在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要考虑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综合图3来看,相关政府部门应重视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建设,科学规划道路、通信、等相关基础项目。充分挖掘开发景区周围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历史遗产,建成一批依靠景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咸阳市咸阳目的地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恋爱中的城市
关于咸阳市泾三淳区域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结果分析
迷宫弯弯绕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咸阳
动物可笑堂
沐猴而冠
咸阳值雨
幸福在这里:记咸阳市关工委委员呼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