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洪泽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2021-11-12杜国防于湧鑫陈思宏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洪泽植保示范区

杜国防,于湧鑫,陈思宏,刘 志

(1.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村能源服务站,江苏洪泽 223100;2.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植物保护站,江苏洪泽 22310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积极投入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推广,扶持、引导全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种植户等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1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现状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次要病虫害有稻象甲、水稻干尖线虫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等。

小麦主要病虫害有蚜虫、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次要病虫害有小麦粘虫、红蜘蛛等。

蔬菜常见病虫害有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烟粉虱、小菜蛾等。

2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2020年结合创建农业农村部绿色防控示范区工作,洪泽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时组建了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专家技术指导组,聘请省、市知名专家作为我区绿色防控特聘技术专家。

2.2 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洪泽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洪泽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同步制定了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2.3 建立典型示范

2020年洪泽区新建了5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8个示范片(方),建设情况见表1。

表1 2020年洪泽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统计表

2.4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宣传。

(1)通过召开会议、宣传条幅、技术明白纸、LED宣传车、LED宣传屏、电视滚动字幕等传统宣传方式进行全面宣传,2020年累计召开宣传会议4次,悬挂宣传条幅300条,发放技术明白纸30万份,出动LED宣传车6天、投放电视滚动字幕55天。

(2)利用网络、短信、微信群、农技耘等现代传媒,开展全方位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3)积极与电视新闻媒体合作,在CCTV13新闻直播间、江苏卫视、淮安电视台魅力乡村栏目、微信公众号、洪泽新闻栏目中均有宣传报道洪泽区绿色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4)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多场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培训指导近3 000人次,占全区种植大户的30%以上,有效提高了部分专业化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主、种植户等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

(5)引导广大种植户采购选用大包装农药,并要求对农药包装等废弃物进行回收,以减少环境污染。

(6)在示范区显著位置设立技术展示牌,用于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共设立水稻、小麦、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宣传牌13个。

3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3.1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从农业物理生态控制技术入手,利用种子处理,杀虫灯与性诱剂诱杀水稻病虫,推广使用入选《2020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联合推介名录》的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应急防控等综合措施,控制水稻病虫草的危害。

3.1.1 种子处理技术

选用3.5%咪鲜·甲霜灵水稻机插秧专用拌种剂、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禾姆)、62.5克/升精甲·咯菌腈(亮盾)悬浮种衣剂分别进行种子处理,预防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稻瘟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等种传病害发生。

3.1.2 农业防治技术

通过深翻土壤、精细整地,为水稻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合理密植,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降肥减氮。

3.1.3 性诱剂诱杀技术

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时,利用稻纵卷叶螟诱捕器诱杀成虫。

3.1.4 生化、生态调控技术

实行健身栽培,适时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抗病、抗逆性。水稻田边种植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种植芝麻、大豆等蜜源植物,利用寄生蜂、蜘蛛等天敌生物来控制害虫。

3.1.5 科学用药技术

除草采用“封”“杀”结合的防治策略,选用30%丙草胺+10%苄嘧磺隆等药剂封闭处理;对部分地段残留的少量杂草,用氰氟草酯加噁唑酰草胺等进行挑选防治。水稻破口前,针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使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控;水稻破口至抽穗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流行时,选择噻呋酰胺,噻呋·嘧菌酯等药剂;稻飞虱、纵卷叶螟暴发时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茚虫威、四氯虫酰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施药工具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以提高农药利用率。

3.2 蔬菜绿色防控技术

以农业物理防控技术为主,生物农药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应急防控等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来防控蔬菜病虫害。

3.2.1 农业控制技术

深翻土壤、整地晒田、清洁田园、合理轮作、间作套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销毁,合理排灌水,使用高垄种植技术等农业技术。

3.2.2 高温闷棚技术

在7-8月份,辣椒移栽前,用大棚膜进行覆盖封闭处理3-5天,立枯病、疫病等病菌都可被杀死。

3.2.3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

针对斜纹夜蛾、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等鳞翅目害虫,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3.2.4 黄、蓝板诱杀技术

黄板主要用于控制蚜虫、粉虱等害虫,蓝板主要用于各种蝇类的防治。

3.2.5 科学用药防控技术

示范区内蔬菜生产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在田间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有益生物及其天然的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危害。如BT、苦参碱、多杀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防治蔬菜病虫。

3.3 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

从农业物理生态控制技术入手,利用种子处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应急防控等综合控制措施。

3.3.1 农业、生化调控技术

选择种植对小麦赤霉病耐病性较好的宁麦13等品种,通过深翻土壤、精细整地,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肥水运筹,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及时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田间小气候。

3.3.2 种子处理技术

通过选种、晒种、拌种等措施,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和促使作物早熟。拌种药剂选用32%奥拜瑞(戊唑·吡虫啉),在播前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以避免和减少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发生,还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

3.3.3 科学用药技术

针对麦田杂草,坚持除早、除小的原则,采用“一封一杀(或一补)”的化除技术,即在播后苗前选用47%凯扑(氯吡·丙·异)、50%异丙隆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出苗后根据田间残留杂草数量及种类选择25%环吡氟·异丙隆、50g/L唑啉草酯·炔草酸乳油(大能)或30g/L甲基二磺隆(世玛)油悬浮剂等茎叶喷雾除草剂进行防除;针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蚜虫,选择丙硫·戊唑醇、噻虫·吡蚜酮悬浮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综合防治,选用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实行全程机械化统防统治,提高农药利用率。

4 综合防控效果

2020年洪泽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86%,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57.1万亩,绿色防控平均覆盖率60.6%。

4.1 病虫害防治效果

4.1.1 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

主要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穗瘟、稻曲病5种主要病虫害进行统计,见表2。

表2 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防治效果统计表

4.1.2 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

主要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进行统计,见表3。

表3 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防治效果统计表

4.1.3 蔬菜病虫害防治效果

示范区辣椒疫病病株率为0.8%,灰霉病病株率为1.8%,粉虱(以烟粉虱为主)百株虫量17头,蚜虫百株虫量8头,青虫类未查见,整体防效略高于周边常规用药田块。

4.2 化学农药减量效果

示范区通过农业控制技术以及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应用,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与常规用药田块相比,三河镇、高良涧街道、岔河镇三个水稻示范区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45.0%、38.9%、36.1%;岔河小麦示范区减少32.2%;东双沟蔬菜示范区减少59.2%。全区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减量增效,较好地完成了农药零增长行动任务。

5 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宣传覆盖率,让更多的种植户树立绿色防控的意识,掌握绿色防控技术,感受到绿色防控的好处。

(2)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对照禁限用农药名录开展专项检查,坚决不允许销售禁止使用的农药,对限制使用农药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3)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建设好绿色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4)进一步增加高效植保机械拥有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导广大种植户逐步淘汰落后的植保机械,推广使用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高效植保无人机,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

猜你喜欢

洪泽植保示范区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山西阳高:植保无人机 春耕显威力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植保机
夏荷(新韵)
洪泽『蟹』逅
长江图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