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11-12李光瑞
李光瑞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对老师产生亲近,喜爱的情感的时候,才会向老师吐露他的心理的真实想法。尤其是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或者社会的问题,导致心理上自卑,性格上内向,遇到问题之后害怕找老师去寻求帮助。但正是这样的同学,更容易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同学,我们只有首先从生活上关心他,让他从心理上相信甚至亲近老师,他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向老师倾诉。例如:我曾经碰到一位同学,在班级里很少说话,每次和他谈论学习情况,他总是一句话不说,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偶尔点头或者摇头,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就是沉默寡言。后来有一次他心情不好,也不敢和我说,他的同学来找我说他今天的心情不好。我就去找他聊了聊天,他开始也不愿意说什么,后来我慢慢地问到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他初中的同学,他才慢慢把一些情况介绍给我。后来和他母亲交流过,知道他小时候受到过伤害,所以对人都很难亲近。而我则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中渐渐让这个学生开始信任我,愿意和我交流。
但是班主任本身的管理角色本身又带有一层威严的色彩在这个身份上。所以,把握好亲和敬的尺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点。
二、摸清学生家庭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状况
很多时候,学生如果有各种心理问题是因为家庭原因。有一句话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所以很多学生有情绪上的失控,精神压力上的紧张,或者考试之前的焦虑,大部分都是家庭问题造成的。我在接手新班的时候会关注以下几类同学,贫困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长期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的学生,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学生,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贫困生因为经济原因,会有一种自卑心理,但是这种自卑心理在有的同学身上会表现为内向,特别希望在班级活动中隐身,学习压力大,懂事,懂得家庭的希望在自己身上,学得很苦,活得也很辛苦,但考试不一定理想,因为压力太大导致心理焦虑。但在有的同学身上会表现为外向,特别爱表现,爱标新立异,衣服的颜色款式要与众不同,爱和班级里人气高的同学一起,特别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面对同样因为家庭贫困导致的不同表现,作为班主任,则要懂得如何区别对待。我在面对前一类同学时,通常会帮他们分析家庭情况,一起和他们展望未来,树立脚踏实地的目标,分析考试的目的和自己的得失,渐渐帮助他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面对生活。而对后面一类同学,我会让他们自己考试以后反思,趁这个机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自己的一些行为和表现,树立他们心理上的自信,从而摆脱对他人的心理依赖。
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子女的情况比较复杂,在传统的观念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是问题孩子,但是现在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行动力强,和同学关系好。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现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家庭问题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教育者,你没参与孩子的前半段人生,你也不会参与孩子的后半段人生,参与他们整个人生的是他们的家人,你扭转不了任何事情。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成为一道桥梁,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更良性的沟通和交流。
三、不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
例如:“学会自信”“绘人生蓝图,圆人生梦想”“珍重生命,健康成长”“理性追星”等。这些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多样。我记得在一次关于自信的一个主题班会上,我班上的孩子击鼓传花,让同学表演才艺,结果传到一个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男生手里,结果这个男生站起来说我不会,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结果有一个女生就说,“没关系,唱生日歌吧,今天正好是XXX的生日。”大家都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那个男生唱了几句生日歌以后,大家开始合唱。我对于那个女生的行为觉得很欣慰,同时也很惊讶地看到男生的变化。在和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那个男生的眼里是有光的。另外一次关于“圆人生梦想”的主题班会上,我让大家观看了电影《夺冠》,虽然我之后没有进行很多的分享,但是我发现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大家的行为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改变。
四、改变观念,和家长一同了解心理问题,重视心理问题,形成健康第一的成长观
在几年前,我也和很多家长一样,觉得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抑郁症的情况是自己太矫情。厌学的情绪是因为懒惰。但是在接触到一些情绪失控的学生之后,我渐渐地改变了我原来的观点。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会直接导致学生厌学或者抑郁。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才是关键。
作为班主任,在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之后,我越发感觉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我们不止教书,还要育人。而育人,是要培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