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2021-11-12陈杰
陈 杰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做为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微课的有效应用给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高中课程,具有知识面较广的显著特点,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其中,正好契合了语文的课程特征,有利于其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教师将课本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音频、视频、动画等微课形式展现给学生,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实践证明,将微课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
一、微课在课前的运用,促进预习
高中语文教学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很多名著节选,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来加深对经典、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但学生往往对这些节选的文章感到困惑、一知半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微课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展示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图以及情节发展脉络,让学生对文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有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对节选的文段产生兴趣。
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如果单靠教材中节选的部分来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当前很多的高中生为应付高考,以至于没有闲暇时间去阅读品味名篇名著,当然对《红楼梦》的理解也不会有多么深入,对其的理解、记忆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之上,更别说理解教师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主要情节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将名著本身的面貌在微课中清晰再现出来,在帮助学生节省大量阅读时间的同时,还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通过微课将贾府的布局、豪华壮丽的府邸、轩峻的庭院以及各种排场、礼仪的讲究等展示出来,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运用,帮助学生打开了学习的清晰思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在开始之前就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
二、微课在课中的运用,辅助教学
1.充分利用微课实现教学内容的导入。
课程导入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导入环节的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是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与教学效率是否良好的重要保障。需要对课堂教学中课程导入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微课因为具有短小精干、图文并茂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导入的良好方式。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导入上,可以通过微课来对词中所蕴含的对胞弟苏辙的怀念之情进行简要讲解,并辅以皓月当空、亲人在千里之外、孤高旷远的北京画面,同时配上二胡曲《良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吸引注意力,让学生对于这首词的主题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
2.充分利用微课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微课的核心内容是以视频为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的优势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之中,大多数的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鸿门宴》或者是《楚汉传奇》等影片中的片段,并对其中的场景与课文内容进行对照讲解,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而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微课还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3.充分利用微课来激发学生思考。
微课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但是却可以在这有限的时间之中融入无限的创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微课之中通过《雷雨》的话剧来引出社会心理等各种现象,然后通过微课点拨来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改善学习效率。
三、微课在课后的运用,巩固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为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呈现给学生,将其运用到课后,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学习能力。例如,课后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认真的学习微课,对教学中的重点知识具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语文的学习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高中语文教学正因为微课的使用,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得到增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微课的应用,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