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对接贯通培养教育语文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研究
2021-11-12李秋菊李恩华高美华
李秋菊 张 玲 李恩华 王 钰 高美华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3+2”对接贯通培养教育语文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是把握好中高职语文“语”与“专”的关系,兼顾好中高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所以在“3+2”对接贯通培养教育中语文要和专业相结合进行研究。
一、语文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结合中发现的不足之处
1.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观念转变较慢。目前大多数基础文化课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工作以后的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摒弃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在这种大环境下,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整体的知识结构就难以及时更新。现阶段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依然强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将语文课堂变成了一味的“填鸭式”灌输,变成了乏味的纯书面作业式的训练,致使语文课堂脱离了中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学中缺少职业教育应用的融合渗透,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会迁移,综合职业能力得不到发展,这与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悖。
2.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3+2”对接贯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例如我们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有来自黑龙江本省各个地区的,有的来自内蒙古、辽宁、四川、新疆、山东、河北等省份,包括不同的民族,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等,他们有着各自的方言习惯,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语音语调不够标准,有的同学语速过快,有时表达的内容让大家难以理解,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有时非常不顺畅,彼此不理解对方要表达的含义。可以想象在未来的营销职业生涯中如果存在普通话不标准,语速过快等现象是必将会影响与顾客的沟通交流。
3.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语文素养有待提高。“3+2”对接贯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口才好,热情,有能力,会销售,但实际情况是商场如战场,在销售实习中很多学生由于缺少销售经验,缺少内心优秀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在遇到挫折时失去自信心,慢慢失去勇气,逐渐退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销售经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缺少内心优秀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语文素养有待于提高。由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缺少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体验和感受到优秀的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在职场当中就不够自信、努力,内心也会缺少理想和信念。
二、语文教学改革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思考
1.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从语文教师开始,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观,关键能力,行为导向模式,结合时要把握好两个主要问题,把握好中高职语文“语”与“专”的关系,兼顾好中高职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等。事实依据是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需要提高语文素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所以在“3+2”对接贯通培养教育中语文要和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进行改革研究。
2.重视普通话练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往往带有方言,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普通话练习,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多多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模仿,要多增加拼音中声母、韵母发音练习,字词平仄练习,轻声和儿化的练习,以及句子重音练习等,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反复开口练习,达到发音字正腔圆,语速适中的效果。在语文课堂中多组织绕口令比赛,学生分组比赛,不仅练习了发音,还锻炼了口腔的灵活性,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竞争性。鼓励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普通话水平,还可以获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有利于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自身优秀品质和职业素养。在语文课堂中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劝学》《将相和》《十首足矣》《项链》《读书人是幸福的》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胸襟宽广、诚信友善、团队合作、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质。在职场销售中尊重顾客意愿,让顾客拥有良好的购物体验,在职场中面对利益的时候能够做到合法合理获取利益,童叟无欺,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
三、结束语
“3+2”对接贯通培养教育语文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普通话和口语表达练习,不仅提高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而且还促进了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在语文课堂中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胸襟宽广、诚信友善、团队合作、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质,合法获取利益,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