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重塑
——舞剧《十面埋伏》多维度审美体现

2021-11-12

剧影月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虞姬现代舞项羽

现代舞剧《十面埋伏》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的背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将中国历史文化当中的精彩片段搬上了现代舞的中心,运用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戏剧的艺术手段来重新演绎“楚汉相争”的故事,通过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来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特点,让观众能够在身体语言当中去体会精神层面的审美意义,而不是像在传统的戏剧审美活动当中,仅仅依靠人物的语言台词等去感受故事情节。现代舞的演绎不是要求观众去读懂演员所在的故事框架背景,而是在参与审美的过程中去体会当时舞蹈语言所要表达的人物情感意味,现代舞强调情感的自由,演员的肢体语言就是与观众情感沟通交流的“渠道”,这是一个区别于其他艺术活动的角度。《十面埋伏》中的故事情节在电视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戏曲当中已经被演绎多次,观众对于故事背景、人物角色等都非常熟悉,但是通过打破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立足于东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在现代的艺术空间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十面埋伏》中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喻户晓的,其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也是非常熟悉的,比如,“项羽”、“虞姬”、“刘邦”、“韩信”、“萧何”等,现代舞塑造人物的主要媒介是肢体语言,与话剧舞台中重台词表达是不一样的,在舞台上通过身体的延伸来与观众交流,运用肢体语言符号去提炼人物的特点来塑造角色,从而来表现人物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存在。这部作品并没有把重心放在背景故事的演绎当中,而是重点刻画角色的内心情感矛盾,展现“人性”特点,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故事,感受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全新的审美感受。

一、打破传统叙事表达中的人物剪裁方式

《十面埋伏》是杨丽萍从原生态舞蹈理念向现代舞剧场艺术转变的一部重要作品,像之前的《云南映象》《藏谜》等等,这类作品所传达的是她对于大地自然民族文化的思索,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在《十面埋伏》当中,更多的是通过人物内心情感来揭示人性,传递一种社会性的思考,区别于传统叙事方式中的模式——诉说故事。“楚汉相争”的故事是历史剧改编中的一大热门,从历史长河中去汲取素材来演绎故事,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矛盾冲突等推动情节发展,这是传统叙事表达、塑造人物的典型特征,“在当代审美语境下,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不仅要求创作者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宏观把控,还要求其追求作品的内涵和哲理思考,追求更为广阔的艺术诉求。”在舞剧开始之前,舞台前侧端坐着一位“剪纸艺人”,她自始至终在舞台上,在每一幕开始之前,她都会将这一幕的主题文字用白纸剪出来,然后呈现给观众,比如开始前的“静”字,这位“剪纸艺人”游离在剧情之外,但是又与整场演出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充当舞蹈故事的“衔接者”,给观众呈现每一幕的主题文字实际上也有利于观众理解作品,引人入胜。在第一幕“将”中“萧何”出场,但是他并没有参与这场“争斗”中去,却充当着故事的“诉说者”,他见证了“项羽”与“刘邦”的争斗、“虞姬”深情凄惨的离去,“战后”的血腥残酷。他是一位“引领者”,在观众欣赏到舞蹈演员所创造的舞蹈画面时,“萧何”让观众感受到舞蹈演员所塑造人物的内心情感,他与“刘邦”、“项羽”、“虞姬”、“韩信”等主要人物没有交流,他看穿人物的矛盾心理,在“上帝视角”和观众一起感受这场充满危机压迫、展露人性的“十面埋伏”。随之“项羽”在披挂旗阵中登场,在群舞中多用力量型的肢体语言,站立在黑衣舞蹈演员的肩膀之上,以靠旗为衬,展现“项羽”的英雄无畏大将之风,而刘邦是带着面具上场,并又四名舞者抬着轿椅与之配合,“刘邦”在轿椅之上攀爬观望,极尽圆滑滑稽之态。这里对两位主角的心理刻画并没有将其放在固定环境当中,只通过“项羽”板直有力的身体语言与群舞充满豪气的旗阵和“刘邦”低身扭曲的肢体与群舞谄媚的抬轿神态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在独立的舞蹈片段当中能够感知到人物的心理特点,而不需要通过故事媒介。这里“韩信”的人物剪裁是非常有特点的,在“忍“这一幕当中,”韩信“身着白色衣服,与群舞的黑色形成对比,舞者肢体呈收缩状态,向外延展的空间不大,通过主题文字”忍“,就可以了解这里所刻画“韩信”身上的特点——隐忍,历史上有过“韩信胯下之辱”,在舞剧之中,也展现了这一幕,舞者逐渐动作幅度加大,最后被黑色群舞托举抬起,暗示战胜困境。而在“裂”这一幕中出现人物内心的另一面:黑色“韩信,在经历“凌辱隐忍”之后,身体里的另一面“暴露”出来,饰演“韩信”的黑白两位演员,身体扭曲在一起,通过“撕扯”等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进而“刘邦”上场,一段“三人舞”激化矛盾,最终“黑色”战胜“白色”,“韩信”与“刘邦”合谋,这里将人性矛盾心理完全地披露出来了,人物内心两面性互相斗阵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人在困境之中,人性会发生转变。“虞姬”是这部舞剧中的一大亮点,在传统艺术的演绎中,“虞姬”的结局是自刎而亡,杨丽萍在现代舞的背景当中赋予“虞姬”不一样的精神理念,“虞姬”从“项羽”口中扯出一道红线,绕颈倒在“项羽“的怀中,没有刀剑的冰冷,留下的是火热的爱而没有遗憾。

二、重塑传统艺术在现代中的审美接受

用现代艺术来演绎传统经典是一种新的审美“挑战”,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浪潮中需要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既要继承,又要革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现代审美意识,是审美艺术现代性的简称,即它既代表审美体验上的现代意识,也代表艺术表现上的现代意识。审美,原意指感性的或感觉的,现代性审美意识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反传统”、“重表现”两个方面”,现代舞强调情感内心的刻画,传统文化语言的加入,让观众打开一个新的审美视角,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故事剧情层面,更多去了解人物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人性”思考中的共鸣。在《十面埋伏》开始时,主角人物尚未上场时,艺人手握琵琶缓缓来到台上,伴随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时急时缓的节奏,预示着《十面埋伏》紧张危险的环境氛围,琵琶曲目也与舞蹈主题相呼应,让观众通过琵琶的急促节奏,提前进入到舞蹈所演绎的情境当中,铺排即将要发生的“埋伏”。在《十面埋伏》的演出舞台上,让观众目光第一次聚集的便是舞台前侧的“剪纸艺人”,她仿佛与世隔绝,专心于手中的剪刀与白纸,而观众的目光却“专心”于其中的“剪纸”艺术,艺人手中剪出的“静”、“始”、“将”、“霸”、“帝”、“斗”、“忍”、“姬”等等,不仅让观众了解舞蹈片段的主题意境,还可以欣赏“剪纸”技艺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虞姬”用红丝带缠颈而亡倒在项羽怀中,这时剪纸艺人已然用一张白纸剪出霸王虞姬的样子,然后用力将二人画像扯开,预示霸王与虞姬的分离,二人的样子栩栩如生,虽然“分开“,但依旧美好。传统剪纸艺术是通过剪刀将纸张变幻出各种人物肖像、年画、风景等等,而舞台上的剪纸艺人手里的剪刀却成为了《十面埋伏》中“诉说”故事的媒介,在观众的眼中形成了一种陌生又熟悉的审美画面。通过剪纸所成的字或者人物像,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帮助观众理解舞剧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整个表演的形式,表现出艺术家在现代舞演出的舞台上呈现出的不一样的美的理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在现代舞的舞台上融入的京剧元素,京剧是传统文化当中极具代表性的“国粹”艺术,它有着“程式性”、“虚拟性”等特点,通过“唱念做打”等技巧性的方式来演绎人物,而现代舞则是重在表现情感的释放、肢体的自由。在观众看来,两者处于不同的领域,在文化审美上具有差异性,但是在《十面埋伏》当中,将传统经典融入现代表演当中的设计却体现出了一种新的审美特点——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融合与突破。比如在《十面埋伏》中“萧何”的出场,舞台背景中间一副京剧武生的装扮升起,“萧何”出现在舞台上,带有京剧油彩脸妆,但是只装扮了半边脸,随之用京剧念白的方式诉说着“十面埋伏”的故事,与群舞演员演绎“埋伏”与“被埋伏”,让观众进入情境。在“姬”这一幕当中,“虞姬”则是由男舞者来扮演,是京剧当中“男旦”身份的巧妙化用,从而让“虞姬”这一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深入,男舞者“柔弱无骨”的肢体语言展现出女性身上的柔美,面对“项羽”的失败时的淡然无畏又体现出男性身上的刚毅。通过“虞姬”和“项羽”的一段双人舞,两位舞者肢体语言的重叠交合来表现爱的美好,为二人的“分别”铺垫。“虞姬”与“项羽”分别前,舞者运用京剧男旦的身段结合现代舞的肢体语言,将分别前的不舍与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念白”,只是展现身体语言,就将观众带入了人物的内心深处,与传统“霸王别姬”的演绎有很大的不同,突出地表现了现代审美当中“重表现”的特点。

三、符号学意义下的舞美表现

在现代舞表演的舞台上,舞台美术的结合会使得作品更加完满地来表现主题,也能给观众带来一种充满现代意味的审美感觉。在《十面埋伏》里面,“楚汉相争”的场景演绎并没有让观众看到舞台上有任何“刀光剑影”的痕迹,但却将“埋伏”危险残酷氛围映入观众的眼中,在塑造人物时,配合舞台上具体实在的“符号”,让观众能更快捕捉到舞者所传递出的人物特点,如果脱离了舞台美术,那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它的审美意义。“舞台上任何记号都是以一种东西表示另一种东西,所以他们具有意指作用,例如舞台上的一张王床象征华丽庄严的宫殿;舞台上的破铁皮、烧焦的木头暗示着战争的创伤;舞台上的红色,象征着热烈欢庆的场面,它也象征着流血、凶杀、残暴。由此可以看出,舞台上的象征符号具有多义性和可变性(不稳定性)。”在《十面埋伏》的舞台上,最具震撼的舞台美术设计是在舞台中的重重“剪刀阵”以及在舞台上空悬挂的“剪刀阵”,整个舞台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仿佛是被无数把剪刀所环绕,给观众一种似乎每一把剪刀都会随时落下的感觉,所营造的氛围正是应和了这部作品的主题,所有人都处于“埋伏”与“被埋伏”之中。“剪刀”作为一种符号象征,它给人的感觉是“冰冷”、“危险”、“伤害”等负面的代表,在舞蹈当中,所有人都在“剪刀”之下,它将这种危险紧迫的感觉从舞蹈开始贯穿至舞蹈结束,观众会一直在这种氛围中去感知每一个人物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内心表现,从而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共鸣感。比如,在“虞姬”和“项羽”生离死别时的一段双人舞当中,“虞姬”的结局不是传统表演当中的“自刎而亡”,在这里“虞姬”从“项羽”口中衔出一条红色丝带绕着自己的脖子倒在了“项羽”的怀中。这一段设计以及舞美的呈现是极具特点的,“红色”是鲜血的象征,也可以是爱的象征,这一条红色的丝带是暗示着“虞姬”的死亡,同时也代表了“虞姬”对“项羽”热烈的“爱”,此时“虞姬”在死前用红色丝带将自己与“项羽”连接在一起,刻画出来“虞姬”内心不舍的爱。在最后“殇”这一幕里面,“剪刀阵”悬在空中,舞台上铺满了红色羽毛,配合灯光幻化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给观众在视觉上营造了巨大的冲击感,满眼的“红色”是一种残酷的美感,“刘邦”与“项羽”在红色羽毛中翻滚相搏,犹如红色血浪翻腾,象征了“埋伏”中的死亡与残忍,最后“项羽”失败,他低身站立在红色羽毛当中,空中“剪刀阵”下落,“埋伏”结束,“刘邦”从阵中走到台前,戴上象征“帝王”的面具,结束了这场美丽而残酷“十面埋伏”。从这里的舞台美术设计可以看出,舞台上的“符号”语言不是单一地象征某物,它暗含着人物性格心理,也是舞蹈作品与观众交流的媒介之一以及充当着作品中的纽带,当然最重要的是,它能配合舞者将现代舞的魅力充分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结语

《十面埋伏》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当中是独树一帜的,通过现代舞的艺术语言重新解读传统,向观众诉说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事,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部作品并不是单一地还原故事片段,创作者着眼于现代舞发展中审美特点,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心理,追求作品的哲理观念,引发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在《十面埋伏》当中,通过不同角度理解,都可以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享受,不论是经典的故事背景、充满现代意味的人物塑造,还是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它们都充满了创作者对于美德理解,一同构成了这场“视觉盛宴”,这也是一场充满魅力的审美活动,在经典传承与现代舞的发展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虞姬现代舞项羽
历史尘埃:回溯中国现代舞的早期发展
商震随笔二则
项羽虞姬
探究现代舞艺术的发展
——东西方现代舞艺术的融合
现代舞创作现状漫议
现代舞创编性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楚汉笔记之霸王别姬
周恩来妙语评项羽
周恩来“一”字评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