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肇源古建筑彩绘

2021-11-12

黑龙江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彩画彩绘古建筑

吴 琼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古建筑彩绘又称为古建筑彩画,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传统工艺,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有着装饰建筑的作用,还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国地方彩绘中,“肇源古建筑彩绘”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历史渊源、图案特点、工艺流程等都表现出了富有地域性的文化和艺术特征。

一、传承脉络

肇源古建筑彩绘传承至今已有150余年。它最初源于辽宁的彩绘。第一代传承人为王姓人士,其名不详;第二代传承人陆华国为辽宁省黑山县人,在东北三省从事彩绘工程,从艺70余年。在吉林扶余(今吉林松原)维修古庙时,收徒魏玉璋;第三代传承人魏玉璋,生于1901年,23岁时拜师学艺。由于勤奋好学,30岁时就已成为著名彩绘艺人。他将彩绘技艺带到了黑龙江省。当时主要在肇源、肇州做彩绘工程。魏玉璋从艺68年,收徒包括胡真、姚凤信、李万才、权德学、张福仁、孙青、高国卿、夏福河、郑连昶等18人;第四代传承人以郑连昶为代表,1959年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现为“肇源古建筑彩绘”代表性传承人。他1978年拜魏玉璋为师,被收为关门弟子,也是学徒时间最长的弟子。郑连昶至今已从艺43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地修缮了多座古代庙宇,并培养了郑海鑫等第五代传承人,为肇源古建筑彩绘的保护和传播做了大量工作。

二、工艺特点

一直以来,古建筑彩绘流传较广的主要有宫廷彩画和苏式彩画。其中,宫廷彩画又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为高级彩画,常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的主殿。其图案一般以龙、凤为主题,案底以青、绿、红为底色,衬托金色图案,呈现出雍容华贵之感。旋子彩画源于旋花变形图案,其形态呈旋涡状,一般为官衙、庙宇的主殿以及坛庙的配殿或牌楼等所用。苏式彩画原为苏杭地区的传统彩画,多用于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等,侧重于小型建筑。明朝永乐年间,因营修北京宫殿,征用大量苏杭地区的工匠,于是宫廷中的彩画也就有了苏式彩画的风格。如颐和园、北海公园的长廊等都属于苏式彩画系列。除了宫廷彩画和苏式彩画之外,我国的地方性彩画受各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影响,也有各自的特点。肇源古建筑彩绘作为地方性彩绘的代表之一,在工艺流程、图案风格、文化内涵上均表现出了独特之处。

(一)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分类

根据肇源古建筑彩绘的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为“金青绿彩绘”和“金五色彩绘”两大类。其中,“金青绿彩绘”是地方彩绘中等级最高,最费工时的一种。这类彩绘是以椽、檩、柁、枋大块用墨而得名。它又可细分为“金顶墨彩绘”“青绿彩绘”“小点金彩绘”三种。主要特点就是结构严谨、图案繁杂、工艺精细。所有的皮条线、池口线、图案全部沥粉贴金,设计格式要绝对相称。这种彩绘典雅庄重,给人一种神秘和与世隔绝的感觉,多用于古建筑的正殿外侧。另一类的“金五色彩绘”与“金青绿彩绘”不同的是色调的变化,用色比较活泼。即所有皮条线和池口线不沥粉,全用墨来画和行粉,能够表现出肇源古建筑彩绘的独到之处。这种“金五色彩绘”还可以细分为“墨顶金彩绘”“大点金彩绘”“切别彩绘”等几种。

(二)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图案

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图案较为丰富,常用的有:龙、凤、狮子、麒麟、佛家八宝、凤栖牡丹、二龙戏珠、暗八仙、草子花、安居乐业、博古、烟云、别子、切活等。这些彩绘图案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律性,从图案题材到画面内容均有一定讲究。如“烟云”图案是肇源地方彩绘的代表性图案,切、别图案,龙、博古也可以表现出地域特征,这些都属于肇源古建筑彩绘的独特技法和艺术特色。总体来说,肇源古建筑彩绘在格局上不受建筑结构的限制,艺人可以灵活运用,绘画的图案能够表达热烈奔放的风格,这在我国地方彩绘上可以说是有比较突出的特色。天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建筑彩画图集》共收录了两幅黑龙江省彩绘作品,这两幅作品均为肇源古建筑彩绘,可见其代表性。

(三)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应用范围

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应用范围很广。从最初的官府、园林到庙宇等均广泛应用过。代表性传承人郑连昶修缮过的黑龙江省哈尔滨极乐寺、宁安渤海兴隆寺、依兰县慈云寺、宝清县宝光寺山门彩绘、七台河三宝寺山门彩绘、佳木斯妙觉寺彩绘、肇源县衍福寺彩绘,河北省秦皇岛净土寺伽蓝殿彩绘等多座古代庙宇都应用了肇源古建筑彩绘的元素。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不同的载体上,彩绘图案是有严格规定的。就庙宇中的彩绘而言,其典故、人物、山水等必须以宗教题材为主。民间私人建筑上的彩绘,不适用宗教题材内容。例如民国期间,第三代传承人魏玉璋在肇源县头台镇做的魁星楼彩绘工程,虽然为宗教色彩的建筑,但当时出资者为当地站人,因此彩绘内容也不可含宗教色彩。只是画了犀牛望月、海马朝云、三阳开泰、五福临门等吉祥图案。

(四)肇源古建筑彩绘施工时的讲究

肇源古建筑彩绘作为黑龙江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彩绘艺术,在具体施工时受气候、材料等诸多影响,有一定讲究。第一,季节和气候上的限制。以贴金为例,由于彩绘中的贴金工艺要在室外操作,所以对季节性有一定要求,甚至在一天中的时间都要有选择。在季节上,过干或过湿都不适合贴金。春天时,东北气候干燥,导致未贴完金时,油便已经干了。而夏天空气湿度大,打完金胶之后,因里面含水量较大,可导致黏结强度不够,也不适合贴金。所以,就干湿度而言,秋天最为合适。综合上述因素,多数彩绘工程,均为春天开始动工,夏天做完,秋天是最后的贴金程序。在贴完金,找完彩后,工程方可结束。在一天中,贴金也是有规律的。前一天晚上刷金,当天上午贴金,中午就不可再贴。同时,贴金时间也要因天气而异。刮风、下雨均不能贴,甚至有时描了多次也不能贴,因为天气不适合,可导致贴的金不易托住。第二,防腐防水有讲究。在防腐和防水上,肇源古建筑彩绘的特点是在雨水浇不到和淋不着的地方,坚决不用油。因为油起到氧化作用,与空气接触后易褪色。这种情况下,肇源古建筑彩绘的防水主要用白矾加皮胶,即所谓胶矾水。以前是皮子熬成片胶和粒胶,勾兑成液体,将其刷在彩画表面。如该处日晒时间较长或雨常淋到,可多刷几次,并在上方罩些自行熬制的桐油。如不经常雨淋日晒,刷两次胶即可起到防水之用。胶水浓度以艺人实际操作为准。一般而言,有经验的艺人通常采取用口尝的方式进行测试,将胶矾水调至微甜即可。如味觉微苦,便是矾多了,仍需调整。第三,关于金胶的制法。金胶在过去都是艺人自己熬制,根据代表性传承人郑连昶口述,金胶一般用桐油或大、小麻籽油做原料。熬桐油时,需要土籽子。主要是起到炸烟,防止起火的作用。在熬制时,火候掌握也很重要,最后熬完的标准是熬出的油放一碗清水,油珠滴进去能沉到碗底,但沉底后待一段时间还可再漂浮上来,也就是要达到油在水里既不能沉底,又不能飘浮的状态,这就很考验艺人的技艺水平了。第四,关于贴金工艺。由于贴的金非常薄,密度较大,价值也高,到目前为止还是采用手工做,机械不易取代。只是把过去手工砸的锤子,改成磕头机式的锤。这要求艺人掌握力度要很精准,同时也是工匠艺人们的一项绝活。口传经验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去切身感受。由于金子薄,一般采用两张宣纸夹一张金子,如何将其它拿开,过去匠人们通常有几种方法:一种是在贴金的前两天将头剃成光头,用刚出的头茬将手蹭一下,在金子纸上稍按,金就吸在这个纸里了,这实际上就是采用了电荷原理。揭开两张纸后,金贴在其中一张上,可以任意贴。还有一种是喷雾法,即用小水壶一扫,夹金的纸稍见着潮雾,便可将金子就吸附,这实际也是物理原理。在以前操作过程中,艺人用嘴唇喷雾,但有一定的技巧性,这种喷雾方式称为过金。此外,还有锥金、泥金等工艺。所谓锥金工艺,就是在彩塑或彩画上做图案时,用骨笔(即动物骨头做的笔)画线,骨笔要有迎面、有侧面,细腻的地方用细线,粗的地方用侧面。还要用鸡蛋清调所需要的颜色。在和完色后,先把这一块全面贴上金,贴完待干到相应程度后,再把鸡蛋清化的色刷上。这项技艺一定要掌握好干燥时间,如果时间太长,完全干燥后画不上,时间太短则画不成型,掌握好时间和火候是很能体现艺人本领的。泥金就是把整个金纸都捏成碎片或粉状,用它来堆图案,底下再用大漆,最后呈现出的类似于用金子铸成的图案。这种工艺因为造价较高,真正用的很少。

三、保护和传承概况

2007年,“肇源古建筑彩绘”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省、市、县有关部门也对该项目给予了一定支持。其中,肇源县委宣传部、肇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流光溢彩——肇源古建筑彩绘”专题展,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提升了影响力。

在政府主导的同时,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递者,在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郑连昶被黑龙江省文化厅认定为“肇源古建筑彩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将毕生精力用于古建筑彩绘技艺的保护,在东北、华北等地修缮了大量古代庙宇。《中国建筑彩画图集》收录的黑龙江省仅有的两幅彩绘作品均出自他的手笔。郑连昶不仅彩绘工艺精湛,还致力于理论研究。早在1993年,他撰写的《黑龙江地方彩画》被刊载在《古建园林技术》当年度的第4期,该文章主要从结构、等级、种类等方面对肇源古建筑彩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填补了黑龙江省有史以来古建筑彩绘没有文字记载的空白。

在近半个世纪的从艺和传艺生涯中,郑连昶对先辈艺人的彩绘技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对这项传统工艺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为肇源古建筑彩绘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也多次被《大庆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目前,郑连昶根据多年来从事彩绘技艺的实践经验,已整理完成《黑龙江古建筑地方彩绘》一书,现待出版,进一步推动了这项传统技艺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肇源古建筑彩绘”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其工序繁杂,且纯手工操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当今时代,随着喷漆、喷绘等技术的应用,多数古建筑修复都采用图纸施工。而且,由于工期限制,彩绘艺人也没有足够时间去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绘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失去了原有技艺的灵气和精髓。因此,肇源古建筑彩绘的保护和传承仍然面临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保护。

猜你喜欢

彩画彩绘古建筑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印尼·巴厘岛
沙乡俊枣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中国古建筑
快门风景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彩绘生活
彩绘是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