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无依之地》中的虚无感与生命力
2021-11-12马悦琪
□ 马悦琪
美国影片《无依之地》改编自美国作家杰西卡·布鲁德的同名纪实文学,描述了居住在房车上的人群,像游牧民族一样,以房车为家,奔赴一份又一份临时工作,他们被称作房车游牧民。他们作为新兴流浪族群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流离失所,却又勇敢地抛弃了一切,踏上旅途。电影用客观、不加评价的态度,借由游牧民的讲述,展示了美国经济衰退下漂泊流浪人群的生活现状,引发了对家庭、自由以及生活的思考。
游牧生活是一种选择
电影开头,女主角弗恩关上放满旧物的车库大门,将钥匙交给邻居,也开启了电影的第一幕。生活将近一生的小镇因为失去工业经济支柱,工厂倒闭,人们纷纷搬离,甚至邮编也被取消。弗恩的丈夫因病去世,没有孩子,她失去了房子,没有生活保障,充满回忆和羁绊的小镇已不再是温暖的港湾。旧的生活已无法继续,为了谋生弗恩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把小型皮卡车改装成房车,踏上流浪的旅途,加入房车游牧民的行列。
游牧是一种生活方式,指在草原地区通过骑马移动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资源以获取生活资料,并保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生活方式。在过去,游牧生活的产生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季节性分布,保护稀缺的水资源,可持续轮换使用不同的草场。农耕文化是与游牧生活并存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其特点是居有定所,以耕作为生。从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以及特点来看,农耕文明一直被认为先进于游牧文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生存方式的不同,更为根本的是农耕社会的发展进程始终要快于游牧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为主导的经济逐渐演变成以工业、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城市的出现催生了新的社会结构,消费主义打造了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告诉人们完美的生活应该具备哪些物质基础。
电影中多次出现对弗恩所践行的现代游牧生活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描写。从表面上看,这是为弗恩的生活提供了选项,好像她有做选择的权利,但仔细想想,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不是弗恩的主动选择,更多的是一种别无选择。房车游牧民看起来跟普通的中产阶级没什么区别,他们定期去自助洗衣店洗衣服,保持干净清洁,偶尔去电影院消费,去餐馆吃饭。大多数人在经济衰退中花光了存款,才开始了房车游牧生活。
美国预算与政策缓急研究中心认为,20世纪末美国经济实际已经出现衰退,中产阶级实质薪资二十多年没有增长,而生活成本却持续增加,股市和房市的泡沫上涨,政府债务高涨,利空消息不断,贫富差距极大。许多人勤勤恳恳工作一生,在退休时却发现自己的退休金人间蒸发。熟悉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所有支持,没有退休金、没有房子,救济金无法支持生活,这样的人群已经没有能力维持过去的生活方式。
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影片中,关于“家”的定义是一个不能忽略的话题。弗恩在超市做临时工时遇到朋友的孩子,她们有一段对话。小女孩说,“妈妈说你是无家可归(homeless)”。弗恩说,“我不是无家可归,我是无房可归(houseless)”。房车游牧民认为他们只是失去了房子,不同于露宿街头,房车代替了房子的功能,并不是没有无家可归。
本片的导演在整个影片中都尝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客观、中性的语言讲述整个故事,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保持客观的态度并不容易。电影中的非游牧民或多或少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提供给弗恩一个居住的地方,认为可以为她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影片中,弗恩有很多次机会结束流浪之旅,回到居有定所的生活。教堂提供的床位象征着宗教的救助,超市的女孩代表着友情的力量,弗恩的妹妹代表亲人的温暖,戴夫的邀请代表爱情的呼唤。
在影片中,有一种微妙的、格格不入的情绪存在。每当弗恩跟非游牧民在一起时,可以察觉到弗恩略微紧绷、有些疏离的情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群人不是她的同类,这个地方不是属于她的社区。导演巧妙地利用光影传达了这种情绪。在戴夫家里,弗恩和戴夫跟一家人坐在餐桌上,镜头对准两人交谈的场景。餐桌上其他人都在亮光下,只有弗恩和戴夫处在黑色的阴影中,暗示他们与其他人的格格不入。相反,每当镜头对准弗恩跟房车游牧民在一起的场景,会感受到轻松、愉快、坦诚的情感在流动。弗恩和朋友在荒野的石林中,如少女般奔跑嬉戏;大家围在篝火旁,弗恩自然而然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感受到接纳。在影片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弗恩跟不同人群相处时情绪的变化。
从字面意思上讲,“家”指的是居所、住所,似乎有房子就有家。但“家”也是一个有温度的字眼,不只是身体安置的地方,也是灵魂栖息的所在,心灵和身体都能感受到接纳的地方才能称之为“家”。电影中,弗恩与她的朋友琳达·梅坐在自己的房车里,表示每当她思念故去的丈夫感到孤独时,会拿出她丈夫的照片,觉得丈夫在房车里跟她一起旅行,她的家就在这个房车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发出邀请,弗恩却从来都没有停留。这些人并不认同弗恩的价值观,不理解弗恩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有地方居住却要睡在房车里,四处奔波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但就算是提供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幢屋,那里也不是弗恩想居住的“家”,反而是在房车旅途中相遇的游牧民们让弗恩更有“家”的感觉。
虚无感与生命力
在影片的镜头语言中,经常展现宏大的场景衬托个体的渺小和虚无。镜头大段的对准荒凉的景色:荒芜的平原上夜幕降临的旷野,清晨的房车营地,安静潺潺的小溪。女主角弗恩渺小的身影出现在巨大的空旷里,似乎已经脱离了城市文明的范畴,进入了一片荒芜,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当弗恩小小的身影游荡在广阔的荒凉中,总能感受到巨大的孤独和虚无。
片中对游牧民生活状态的描写,让生活的意义也充满了虚无感。大多数人努力工作都是为了世俗意义上更好的生活。拥有一幢温馨的房子,可以给自己和家人提供富足的生活,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人达到了这些目标,生活就有意义了吗?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不断满足自己的需求吗?人们的欲望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需求,也有可能是掉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消费主义并不关心人们真正的需求,它只是紧紧抓住了人的心理。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断在人们心里种下欲望的种子,所以人很难分清当下的欲望是出于自己的需求还是来自消费主义的裹挟。
在电影中,弗恩跟妹妹的丈夫争论,不应该鼓动大家贷款购买自己负担不起的房子,妹妹的丈夫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她一样抛下一切上路。他们的争论就像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对生活发出不同的感悟,其他人还没有看到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弗恩看到了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虚无,终其一生的工作,追求生活所谓的意义,不过是被消费主义定义的意义。人的生命不一定用来追求他人定义的生活,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这并不能让生活更加幸福、更有意义。所以追求更高物质水平的生活,努力追求中产阶级生活就显得更加虚无。
面对生活的虚无感,游牧民没有就此沉沦,反而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更好终会来临。既然已经无法通过物质生活获取快乐,那就充分在旅途中去发现、体验、享受。弗恩和她的朋友积极乐观地工作,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惺惺相惜的人不期而遇。与其被沉重的生活压得抬不起头,不如轻装上阵欣赏路上的风景。他们没有放弃生活流落街头,而是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勇敢地踏上了旅程。
弗恩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她认可并接受游牧民的生活方式,拒绝被消费主义绑架。弗恩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份临时工作;热爱当下的生活,一步步学习如何让自己的房车生活更加舒适;支一把躺椅放在荒原上,享受大自然的静谧。弗恩的游牧民朋友斯旺基,年近七十,肺部长了肿瘤,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不愿人生最后的日子在病床上度过,依然决定开房车去阿拉斯加欣赏美景。他用尽生命去体验路上的美景,不畏惧困难和疾病,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态度,像寒冷黑夜中的篝火,熊熊燃烧充满蓬勃的力量。
结语
在影片结尾,女主角弗恩回到家乡,将仓库中所有物品都交给邻居处理,从此不留退路,正式结束与过去的羁绊,成为真正的房车游牧民。如果说踏上流浪之旅是别无选择,那在真正经历、接受、认同游牧生活方式后,弗恩的心境与影片开头时已有很大变化。她不再被消费主义裹挟,摆脱了充满虚无感的旧生活,爆发了新的生命力,在旅途中欣赏美景,感受到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