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的叙事探析
2021-11-12张东方
□ 张东方
《我在故宫六百年》于2020年12月在央视播出,一经播出便引来观众的好评,豆瓣评分9.0。虽然不及其姊妹篇《我的故宫修文物》9.4分的高分,但其独特的叙事表达与主题呈现依然得到观众的认可。
叙事视角与叙事空间
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纪录片反映的是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事件,并且主要通过叙事的方式来描述事件。叙事视角的平民化其实就是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来讲述一件事,从而体现对每一个生命个体价值的尊重,通过平等和理解的视角来和受众进行交流沟通。叙事视角的平民化主要体现在叙事故事化、解说词个性化以及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在叙事把握上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对故宫古建部、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等部门的小人物进行描绘,也正是对这些工匠的展现,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工匠技艺的学习与传承。
解说词是推动纪录片叙事完整性的重要一环,解说词的平民化表达彰显更多的人文关怀。早期的纪录片解说词讲究辞藻华丽,但是在传授角度来说,这样的形式或许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类纪录片往往被挂上“枯燥”“学术”。例如纪录片《故宫》,作为大型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借助故宫这个空间向观众讲述关于的故宫的历史,这类宏大叙事体系下,就要求纪录片的解说词不能过于口语化。随着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被更多的观众看到,才能发挥去重要的文化功能,才能让纪录片走出去、走得远。这类纪录片更注重观众的感知,更关注观众所需,一些走平民化叙事路线的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纪录片创作者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以平民的化的叙事视角,创新纪录片的叙事模式。
在解说词方面,《我在故宫六百年》采用平民化的叙事温度,讲述这座故宫六百年的故事。比如在第一集里,讲故宫考古部的吴伟在凤阳考古,在介绍吴伟时,解说词是“‘进宫’以来,吴伟的主要工作是‘挖土’”。再如讲述文保科技部给文物做保养时,解说词是“这只上了年纪的狮子,它能有这么好的牙口,全靠保养得当”,纪录片中诸如此类的解说词还有很多。这种平民化的话术表达,增加趣味性,也更能吸引观众。除了解说词的平民化,在《我在故宫六百年》里选取的拍摄人物也都是生活化的,考古部吴伟、彩画修复师杨红、王光宾、修缮技艺部的王俪颖、瓦作技师李增林等。这些人物选取都是日常化的人物,他们都是故宫这座六百年宫殿的维修和护理者,他们中有的人也可称为大师,但是他们又是脚踩泥土、手摸砖瓦的普普通通的人。选择这样的拍摄对象拉近观众距离,故宫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人们可以接近、方便接近的历史故事。
流动性的叙事空间。马塞尔·马尔丹从“最小结构单元”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了电影在处理空间时最为简单明了的两种空间形式:即注重空间“本来的”样子,坚持影像与现实世界相统一原则的“再现空间”,以及注重空间“应有的”样子,主张按照蒙太奇构成法则创造出影像世界中相对完整统一的空间整体的“构成空间”。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采用两种空间结合的叙事模式,展示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的现实空间,同时现实空间也充当叙事空间结构整个影片。
对于《我在故宫六百年》这个纪录片而言,其选材基于特定的故宫物质性环境空间,它为物体的存在、事件的发生提供着活动场所和背景。该片通过展示“丹宸永固”大典的备展过程、养心殿大修,以及修缮技艺部各个文物修复与复制的过程,展现故宫这个主要的叙事空间。而这个记录物体全貌、再现事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空间呈现的过程,从一个空间转换至另一个空间,是空间的变化在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在《我在故宫六百年》里故宫固然是最重要的叙事空间,但是此片有所不同,跳出故宫拓展了很多故宫之外的空间。第一集围绕“丹宸永固”展开,“考古:1406永乐营北京”布展,就率先走出故宫这个叙事大空间,来到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就像影片中说的,人们无法在故宫进行考古但可以在凤阳看到同时期的建造工艺。洪武二年,朱元璋在自己的老家按照“京师之制”兴建明中都,所以对明中都遗址的考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样的展现这个距故宫千里之外的空间对影片“六百年”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还有类似的很多故宫场外的空间,如王光宾绘制彩画、山西琉璃厂、文物修复爱好者培训等。这些故宫场外的空间,都在进一步补充影片传承的重要主题。
《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我”
故宫的构成肌理。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中的“我”第一层意义就是这些构成故宫肌理的砖瓦书画。该片是基于故宫建成六百年的重要节点拍摄制作的,另外在第一集中就是围绕“丹宸永固”大典展开的。因此,这个“我”就是指代的故宫里这些砖瓦书画。围绕大展讲述的第一件事,就是凤阳中都博物馆远道而来的故宫建筑构件经历了六百年后在北京与故宫重逢。养心殿正殿后檐的明瓦片“海月原片”、长春宫屋顶房檐的彩画、延禧宫的灵沼轩瓷砖等,选取这些有代表性的故宫建筑构件,参加“丹宸永固”大典既展示了故宫的构成肌理,又表现这些故宫守护人的匠人精神。
修复技艺与工匠精神。纪录片中第二个“我”的含义代表着这些一代代传承的修复技艺和工匠精神。影片讲述长春宫时先是讲述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的故事,然后引入长春宫的屋檐上的彩画。这些彩画是慈禧时期的作品,时隔多年,这些保存也是为了给下一代故宫修复者留下重要参考。杨红请来王光宾绘制彩画小样,绘制完成的彩画小样将会存放在库房里,为下一代留下标准。这是另一种故宫修复,同样也是故宫修复技艺的传承。此外还有西北角楼的修复的历史照片,故宫修复工作者十分珍惜这张历史照片。这张照片是老一辈故宫专家和工匠们的首次合作,年轻的故宫工作者们希望了解前辈们的故事,同时也是希望在修缮技艺传承的道路上记住前辈的名字。再如故宫博物院的退休工程师夏荣祥,作为故宫的第三代大木匠,他退休后经常回到故宫为年轻的故宫修复者传授经验与技艺,诸如此类的情节还有很多。影片对这些情节的勾画,在展现故宫建造六百年的历史同时,也是讲述故宫之所以光彩依旧,靠的是这些工匠艺人一代代传授新手的技艺和每一代故宫人的奉献与努力。
“传承”的主题表达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通过镜头展现故宫六百年的肌理与构造,书写历史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一代代故宫守护人的专业与匠人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代代传承,才有故宫六百年甚至下一个六百年的辉煌。
传承源于专业。《我在故宫六百年》展现的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故宫建成六百年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代代故宫人的专业与传承。就像第三集中说到每一位故宫修复者都从老师傅手里学到一门独特的绝活一样,一代代匠人学徒在一次次磨练中锻炼自己,学到本领。承乾宫天花板上空白的彩画需要修复,但这次修复交到以张奉兵为代表的技艺传承组。由于第三代工匠面临退休,修故宫的绝活面临后继无人,所以故宫专门为年轻人制定培养方案,旨在为帮助年轻人快速学习技艺。这些技艺的传承是离不开老师傅的亲手传授,每一位老故宫人都发挥余力、倾囊相授。从瓦作技师金家铜对年轻人如何修补好一块地砖,到杨泽华为修复彩画指导最基本的浆糊的稀稠控制,再到瓦作技师吴生茂、李增林亲手为年轻的故宫修缮者示范大墙抹灰等,都一点点展现老一辈的悉心教导,年轻一辈的刻苦钻研,也更一步深化了传承的主题。此外,传承性还体现在第三集里,王俪颖去给学生们做讲座,还有故宫与大中小学密切合作,年轻的故宫修缮者给热爱文保事业的大中小学生讲述故宫的故事,传授故宫修复的技艺,匠作技艺和精神也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了。
传承源于热爱。择一事,终一生。纪录片中老师傅对年轻后辈的细心指导,呈现的是技艺的专注与热爱,更是一份后继有人的喜悦。长春宫的彩画修复师王光宾,镜头里展示绘制彩画的专注和为彩画上金的专业;修缮技艺部的张典为了保住养心殿的立柱的坚持;彩画技师乔建军因能为故宫复制彩画小样的兴奋。这些都体现了这些匠人对专业的热爱,对故宫文化的热爱,对文保事业的热爱。
结语
《我在故宫六百年》向人们展示了紫禁城六百年的构造与肌理,也展现了一代代文保人的奉献与专业。正如纪录片结尾,故宫高大的红墙下一个个孩子跑过,孩子象征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故宫“丹宸永固”的秘密——一代代匠人的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