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2021-11-12孙亚茹路铭
□孙亚茹 路铭
近年来,综艺节目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我国综艺节目从单一到多元,从无明星参与到有明星参与,从有明星参与到全民参与,经历了由点状到线状再到网状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国家政策的约束、市场的进步以及受众的理性回归,综艺节目在内容上不断升级,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引领着综艺节目向更深层转变。虽然综艺节目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传播,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传播遇到的问题
缺乏原创性。我国综艺大环境中原创类综艺节目占比小。有很多出现在受众视野的、大流量的综艺节目是引进或借鉴国外优秀的成功的综艺节目,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综艺节目创新的脚步。《奔跑吧》引进的是韩国SBS电视台的《Running Man》,《拜托了冰箱》引进的是韩国JTBS电视台的《拜托了冰箱》,《真正男子汉》《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都是引进的韩国MBC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不止韩国,还有引进于英国的《王牌谍中谍》,引进于荷兰的《中国好声音》等。这些集“他国精华”于一身的中国综艺,虽然可以减少我国综艺节目前期探索的资金投入,将已经成熟的节目进行“本土化”后,引进我国市场,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对于提高我国综艺节目的原创能力,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悖离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国策。
节目同质化严重。我国综艺节目跟风现象严重。当某类综艺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同一时期与之相似的一系列综艺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0年《非诚勿扰》出现后,相继出现了《相亲才会赢》《爱情连连看》等,致使当时满屏都充斥着相亲类节目。自《爸爸去哪儿》走红后,《妈妈是超人》《和爸爸在一起》《出发吧爸爸》等一系列亲子节目出现在人们视野。同一种类型的节目同一时期出现在受众视野,必然会导致节目的同质化,使受众出现审美疲劳。
忽略价值观引领。个别综艺节目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为了博取受众眼球,故意将节目内容庸俗化,夸大甚至曲解节目嘉宾间的矛盾,设置常人难以接受的游戏玩法让明星去挑战等。比如,在早期综艺节目《冒险奇兵》中,陈乔恩因输掉游戏被迫当众脱掉贴身衣物;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某期预告片,将两位明星嘉宾大打出手的视频播出,以此抓住受众的好奇心理,提高下期节目的收视率;《追我吧》大型真人竞技类节目,以让明星参与超高难度的挑战为看点,强调竞技,忽略适度原则,导致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心源性猝死。这种靠庸俗、曲解嘉宾行为、明星参与高难度挑战博取受众眼球的方式,忽略了节目本身应传递的正能量和应引导受众价值观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而言,节目呈现的排场风、奢侈风、一夜成名风,会使青少年迷失自我。
综艺节目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综艺节目所需要的养分,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出台和影响下,综艺节目本身要有意识地在原创基础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四大层面入手:
加强对综艺节目制作核心团队的培训。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要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从《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来看,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背后,必然有一个甘于付出的优秀团队。如果说综艺节目是“人的躯体”,那么节目导演、策划、编导等主创人员就是“人的灵魂”,他们决定着这档节目的导向。因此,应该加大对节目主创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节目的主创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金牌节目制作团队是综艺节目具有良好口碑的保证,一档综艺节目成功与否与节目制作团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些广告主在对某档综艺节目投放广告时,除了看重节目邀请的明星嘉宾阵容外,节目制作团队也成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每年的各大卫视招商会上不难看出,在招商中卫视的金牌制作团队无疑成为其重要砝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声临其境》《向往的生活》《我是歌手·当打之年》等综艺节目制作的成功,与节目制作团队的能力和付出分不开。
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注入流行和时尚元素。“与时俱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同样适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需要注入时尚元素,人们以往对于传统文化的印象是保守的、古板的。但是综艺制作团队经过“头脑风暴”后,人们看到了《经典咏流传》以诗会歌,《中国诗词大会》以诗为赛,《朗读者》将文化声。这些综艺节目掀起了“诗词热”“朗读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中华传统文化也成为一种潮流,撕掉了人们以往贴在传统文化上的标签。
新时代展现出综艺节目的新风貌,除了通过综艺节目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应该更注重综艺节目中所传递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加强节目原创能力。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艺术的生产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质朴纯真的大众心声是节目创新最坚实的源泉和支撑。
《中国诗词大会》是综艺节目创新的典范之一。央视出品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制作第一季时,颜芳和她的团队虽说只录制了20多天,却在前期筹备、策划、讨论了近600天,修改了20多版。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曾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综艺栏目奖。连续两季担任点评嘉宾的王立群教授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央视自主原创的节目,而不是像有些电视台高价购买国外电视台的成熟的模式,这是真正的自主创新,极为罕见。”
创新不易,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创新更不易,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同时又被受众接受和喜爱的创新,更是“难于上青天”。首先,媒体人、电视人应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贯彻到底。
以独特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受众推动创新。科技成为综艺节目形式创新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舞台效果方面运用4D舞台效果烘托节目的主题、打造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运用CG特效、AI、全息投影、VR、AR等技术,让观众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节目形式的创新不应该只停留于表面的“猎奇”“寻求刺激”“搞怪”上,应多在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上下功夫;多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上下功夫;多在“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教化人”上下功夫。电视人应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蕴含中华文化的让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中国风时代真正到来。
其次,文艺成为综艺节目形式创新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利用灯光、音响、4D舞台效果等电子高新技术给受众视觉冲击的同时,在内容上可以利用音乐、舞蹈、戏曲、小品、杂技、诗词等进行扩充和二次创作,选取其中一两个或者多个元素进行融合创新。《幻乐之城》的内容制作,便是以灯光、音响、沉浸式舞台等技术加持融合音乐、表演、电影等内容进行的一气呵成式唱演。节目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由专业团队拍摄,每首歌都高度还原了电影级场景,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这种类似于音乐剧又不同于音乐剧的文艺表现手法,正是《幻乐之城》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颖之处和独到之处。
综艺节目是涉及多重文化领域,视听观感体验出色,受众范围覆盖面广的节目形式。综艺节目在不断的摸索和发展中,会逐渐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展示出其特有的感染力、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