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描绘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浅析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的艺术特色
2021-11-12田欣
□田欣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审视脱贫攻坚,用镜头描绘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再现过往乡村建设的成就发展,形成屏幕上的时代记忆。从《一个都不能少》《绿水青山带笑颜》到《石头花开》《金色索玛花》,从《我和我的家乡》到《一点就到家》等,紧紧围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开展的“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影视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野,成为了引领社会的风向标。这些影视剧透过一件件扶贫事件,萃取其内在精神内涵,奋力书写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新篇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喜剧元素相结合,更是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观影感受下关注乡村发展。
紧跟时代潮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202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脱贫攻坚”之上,以此为主题的影视剧紧跟时代趋势,着力展现了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这些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国家主旋律,让观众不仅看到扶贫过程困难的同时也能引人深思,愿意主动了解并参与进来。例如,《绿水青山带笑颜》中讲述的就是大学生村官呼吁国家响应,深入基层与前线,从事细微基础的工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此外,我国一直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文艺作品就是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充分体现出人民的重要性。用作品反映现实,表达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的愿望以及国家对于成功脱贫的信心,让观众能够共同见证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例如,《一个都不能少》中我国西部贫困村焉支村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合并到本县最富的丹霞村共同致富,该影视剧深刻体现了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攻坚克难的时代精神。每一个贫困村都是我们国家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脱贫典范与方法通过影视剧也可以让世界各国看见,为他们提供了有效地样本,也让世界各国看见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实力、责任与担当。
扎根现实生活
艺术来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在叙事主题上多选择农村脱贫过程中的日常生活,选择能够引起观者共鸣的生活点滴来表现宏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电视剧《石头花开》中《信任》这一单元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宿迁市耿车镇大众村,该村花费五年时间把一个“污染村”“垃圾村”改变成全国典范的“田园村”“淘宝村”。同样讲述电商脱贫致富的还有电影《一点就到家》,在电影中彭秀兵拿着在大城市打工挣的钱,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抱负回到家乡。想要通过开快递站振兴家乡,并与朋友魏晋北、李绍群一起转变乡亲传统思维观念,通过电商打造一条新的产业链来销售当地颇具特色的普洱茶和咖啡豆。“电商”“创业”“扶贫”三大主题在2020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席卷人们的生活,但并没有影响到扶贫工作的开展。电商在该形势下打开了一扇新大门,网络带货的方式也成为影视剧中的真实写照。该题材的影视剧选择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为原型和素材,引领观众思考脱贫攻坚背后的历史价值,彰显社会中的人文情怀,用电影的方式反映现实、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塑造鲜活群像
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起伏折射出乡村发展中的面貌,主人公及其周围群像代表了脱贫攻坚时期的农民和扶贫英雄的故事,影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饱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电视剧《金色索玛花》中谷克德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万月在州委副书记陈仪的感召下,放弃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环境来到深度贫困的大凉山地区,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岁月都奉献在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上。泥泞中磨砺青春,耕耘中闪耀光芒,他像挺立在大凉山上的一朵索玛花,在不断奉献和坚守中绽放着美丽。该剧塑造出了一个有能力,有温情,敢于担当的扶贫干部形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第五个故事《神笔马亮》中的主人公马亮,为了能够去乡村扶贫而隐瞒自己的妻子秋霞,告诉怀孕的妻子自己去俄罗斯学画画的故事。马亮善意的“谎言”背后展现了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形象。秋霞得知马亮下乡扶贫,建设新农村形象的事迹后也选择了原谅他。在每一位去基层扶贫的干部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家人,同样也在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这些影视剧以小人物描绘大时代,把小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位位在扶贫中的最美劳动者形象。
融汇喜剧元素
扶贫这一题材是关乎人民、社会、国家的宏大主题,给人的首要印象就是严肃、刻板,一板一眼地讲述农村脱贫、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取得成功的。然而,2020年播出的几部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影视剧一改以往的创作风格,选择加入更多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感受时代变化的同时也能获得轻松愉悦的观影感受,在传统中创新,以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精品。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第四个故事《回乡之路》中商人乔树林在为家乡治沙事业争取投资的过程中频出洋相。喜剧性的桥段与幽默的表演为故事增添满满活力,但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更多地是被乔树林倾尽所有、不留余力的付出所感动。电影《一点就到家》中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很多情节一反常态,与现实格格不入,给人一种抽象的朦胧感、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空灵感。影片中彭秀兵在快递站即将倒闭的焦虑和迷茫下开始与幻想中的猪一起回忆自己北漂的辛苦往事,让观众在好笑中沉思。超现实的喜剧情节也因真挚的表演让观众感同身受。
改进创作短板
首先,近来播出的脱贫攻坚题材的影视剧多从一个或几个大学生村官或下乡扶贫人士的付出为切入点,太过于模式化。在歌颂这些扶贫英雄的同时,更应该在内容上加以创新。从这些人的理念让贫困地区的人们不理解引起争执,到后来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获得农民的认可,打动并带领他们成功实现脱贫,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程式化的内容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创作者应该深入基层、亲身体验,挖掘出最感人的脱贫故事,用最新颖的表现形式把自己切身体会的感受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影视剧中能够深切感受到贫困地区的困难,以及在处理这些困难时国家、政府、社会及个人都作出了哪些措施和办法。同时,也能真实地在荧幕中再现扶贫过程中遇到的真正的问题和矛盾冲突。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真实,作为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的影视剧更应该如此,在人物事迹、故事情节等方面的真实性、观赏性和感染性要不断提高和创新,从而使艺术作品更加有灵气、接地气。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太过于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奋不顾身、坚持不懈的扶贫工作者,另一方面是不讲理、没有知识、目光短浅的普通农民形象,在赞扬工作者的同时,也是在“丑化”农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大一部分的农民是明事理、有思想的。在影视剧中不能只为了戏剧冲突而去塑造典型性格的典型人物。相反,处于中间层面的人物,对于情节的推动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角色的多样化、层次化、避免脸谱化,才能塑造出更加丰满、思想性和艺术形兼备的影视剧精品。
要避开这些短板,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用镜头记录下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和历史成就,紧跟时代潮流,用文艺作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在不断摸索中创新,把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用艺术的形式把脱贫故事的精神价值完美呈现;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引领,也传递出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期待更多的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影视剧用扎根现实生活的创作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指向和迎难而上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真正创作出能够引领风尚、服务社会、鼓舞人心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