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吐槽大会》的成功之道
2021-11-12朱琳
□朱琳
《吐槽大会》是由笑果文化公司联合腾讯视频平台共同打造的喜剧脱口秀节目,2017年1月正式上线,由张绍刚担任主持人,每季10期,每期节目会邀请一位具有流量话题度的嘉宾作为主咖,并且邀请圈中好友以及固定嘉宾先后上台以喜剧形式互相进行“吐槽”。每期节目最终会由现场观众根据现场“吐槽”情况票选出“Tal k Ki ng”,截至2021年1月,《吐槽大会》四季总播放量已超过85亿。
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吐槽大会》的成功之道
传播主体。首先,话题主持人吸引流量。主持人在节目中统筹全局、把控节奏,其个人魅力和业务技能对节目的话题度和播放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节目风格走向和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张绍刚曾主持央视法制专题报道《今日说法》节目,因在《非你莫属》节目中故意为难求职人员,频频出现过激语言,引起网民的反感和抵制,于2013年宣布退出主持界。《吐槽大会》选择张绍刚担任节目主持人的原因之一也是看中他自带槽点,争议性强、话题度高。节目中张绍刚没有让制作团队失望,他以色彩艳丽、夸张印花西装取代以往传统深色西装装扮,着装、造型“骚气十足”、身材比例难看等成为网友吐槽的高频词汇。现场嘉宾也常以着装造型难看、腿短、口碑差等对他进行吐槽,然而他巧妙运用“槽点”进行自黑、自嘲,或将“槽点”放大,或与广告无缝衔接,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敏捷的思维赢得观众的喜爱,一跃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主持人。
其次,知名嘉宾+广泛圈层。脱口秀节目获取较高话题度、收视率或点击率的重要环节在于节目嘉宾的选择,《吐槽大会》的主咖嘉宾选择的一般都是具有极高的争议性和话题度的知名人士,邀请的副咖嘉宾多是主咖嘉宾圈中好友,在节目中“吐槽”爆料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吸引观众的同时增加了节目的话题度。《吐槽大会》前4季共邀请39位主咖和175位嘉宾,主咖的选择也进行了圈层划分、细分领域,大致涉猎影视圈、音乐圈、体育圈、网红圈、脱口秀圈层等。为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观众群,每期节目的副咖还会根据主咖的身份进行细化选择。例如,第4季第8期的主咖是徐峥,有2位节目固定嘉宾,其余嘉宾来自不同圈层,有香港著名导演王晶、国家一级演员贾冰、新晋国民闺女李庚希、著名音乐家赵胤胤。毋庸置疑,每位主咖是当期节目的亮点,多元化的副咖吸引了广泛的观众,也为节目的议程设置创造了多种可能。
最后,风格迥异的固定嘉宾。《吐槽大会》的制作团队为保障每期节目的笑点数量和质量,都会安排固定嘉宾参与节目的录制,发起对主咖和副咖的吐槽。李诞、池子、王建国、思文、庞博、Rock等人作为前四季的编剧、嘉宾,风格各异,都是因段子广受观众的喜爱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李诞的表演风格注重诚实、真实的自我内心表达,诙谐幽默的语言背中暗藏着诸多无奈的人生道理,直击观众的内心,配之小眼睛和贱贱的表情,俘获大票的粉丝。池子作为李诞的黄金搭档,“富二代”“90后”“上学”这些标签让他的段子别具一格,不同于其他脱口秀演员,池子的段子中有浓厚的网络气息,受到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喜爱,例如“上学有什么用”“我有钱”,虽然看上去有些消极,但是很有现实嘲讽意义。王建国一张口浓重的东北口音,瞬间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谐音梗是他的个人标签,不仅自己表演的段子有谐音梗,为嘉宾做编剧时也常有谐音梗在内,观众只要听到谐音梗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王建国。思文是目前市场上最优秀的女性脱口秀演员之一,她的段子多关注女性议题,关于婚姻、原生家庭、女性独立、闺蜜,风格风趣、知性又毒舌,牢牢抓住了女性观众。
传播内容。首先,新兴的脱口秀形式:“吐槽”+喜剧内核。《吐槽大会》作为一档喜剧类脱口秀节目,节目宗旨就是为观众带去欢乐。节目将“吐槽文化”融入脱口秀节目形态,区别于传统脱口秀节目将嘉宾分为数个阵营进行发言,而是将脱口秀表演者视为单独个体,自行挑选槽点对他人进行“吐槽”。节目在前两季的口号是: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第三季改为: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第四季升级为:吐槽,我们尽量来真的。“吐槽”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与灵魂。策划人李诞曾说:“吐槽是一种喜剧的机制,当你发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的时候就会笑出来,这种机制叫做危机解除。”《吐槽大会》的那些段子利用的就是“吐槽”的心理机制,最终达到喜剧效果。
其次,大众化的热门话题。在节目的前四季,单期节目点击量超过2亿的有26期,热度持续高涨的原因在于每期节目的话题内容会随嘉宾的变换做出相应的调整。节目中关于嘉宾的“吐槽点”都是来源于观众喜爱和热议的内容,争议性强、话题度高,例如“李湘的老公王岳伦吃软饭”“曹云金背叛师门”“李小璐演技烂、整容”“张雨绮看男人眼光差”“王力宏出新歌全靠模仿陶喆”“王晶烂片之王”“徐峥电影一部不如一部”“萧亚轩的快乐”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嘉宾在日常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但在节目中成了观众乐于窥探的隐私,从而成为节目点击量和话题度的保障。
传播渠道。跨媒体多屏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多屏设备相互连接成为用户视频播放的新常态。《吐槽大会》节目打破了单一的传播模式,实现了跨屏、跨平台的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腾讯视频依靠热播影视、自制剧、自制综艺等在国内坐拥众多用户,《吐槽大会》由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凭借高质量和高数量的用户群及品牌知名度为节目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在“一云多屏,多屏互动”的战略方针下,用户可以通过节目专区观看完整节目视频、段子纯享和高能花絮等,同时在微信中搜索“吐槽大会”也可以直接观看节目正片,参与吐槽专属活动。在刚刚播出的第五季中,观众还可以在节目专区为喜欢的嘉宾“发电”,投稿参与民间吐槽王活动。节目组还开设了官方微博,官方账号会在节目播出前将精彩片段进行发布,用以吸引微博用户,观众还可参与微博话题进行讨论,增强粉丝粘性。
传播受众。精准定位,受众细分。《吐槽大会》节目核心观众集中在30岁以下,据《吐槽大会》用户观看数据显示有60%以上观众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白领。80至00后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普及的年轻用户,能够利用网络快速了解新鲜信息、适应潮流文化,他们反对教条、追求个性、思想独立,对大多事物持有一种怀疑态度。《吐槽大会》从“吐槽是门手艺”到“吐槽,我们尽量来真的”,通过“自黑、吐槽”的方式满足年轻用户在生活、工作中遇到挑战和压力的渴望,通过公共平台进行个性化释放的需求。同时,《吐槽大会》满足了受众对明星私生活“窥探”的需求,节目给了观众和明星暴露窥私对等的平台,嘉宾在节目中互相吐槽,将彼此的“小秘密”展示得一览无余,观众也可对嘉宾进行实时隔屏吐槽,拉近受众与明星之间的距离。《吐槽大会》精准的受众定位,使得其在年轻用户中火爆出圈。
传播效果。形成节目品牌效应。《吐槽大会》第一季播出后迅速火遍全网,以13.8亿点击量完美收官,节目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1亿,讨论量161.2万,主话题“吐槽大会”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时间成为了一档现象级的网络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的火爆出圈,使得脱口秀节目赢得观众的广泛关注。笑果文化借助《吐槽大会》的成功经验,依托腾讯视频平台,由原班人马制作的衍生节目《脱口秀大会》在2017年8月爆笑上线,成为了暑期档网络综艺节目的一匹黑马。笑果文化还联合“掌阅”APP推出课程《吐槽是门手艺》,上线当天销售额破百万。同时,笑果文化的子公司在各地组建线下校园俱乐部、城市俱乐部,举办开放麦,实现了线上、线下与节目品牌效应的相互融合。
结语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时代,为了迎合受众,不同类型的网络综艺层出不穷,《吐槽大会》想要打破综N代的魔咒,延续爆款,制作团队必须坚持节目品质,实现自我创新,同时要避免节目内容过度低俗化、娱乐化。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创新,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吐槽大会》才会持续焕发生命力,成为网络综艺节目中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