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2021-11-12陈海燕

戏剧之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陈海燕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华民族也一直以此为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既以此开篇又以此结尾。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把握现实的基础上,对“美好生活”作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正确分析,既立足于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又站在历史发展的时代性上重新反思人们的需求变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洞察“美好生活”实则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界定

“美好生活”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哲学家或政治家对它的阐释各具其合理性,但总体来说,它包含了人们对既定的现有生活的更高的希冀,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渴求与期待。古今中外的哲人对何谓“美好生活”的追问也为我们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不同的理解图景,通过考察不同哲学家对该问题的探索,以反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对该问题的探析和看法。

(一)“美好生活”即有德性的生活

从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从孔子到王阳明,都有一条清晰的向内寻求幸福的路径,认为追求最高的善即是追求幸福,两者几乎等同。柏拉图所预设的“美好生活”即“理想国”,它的标准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整体城邦的联合,以培育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公民来实现理想的城邦;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论证正义能给人带来幸福、快乐,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所以追求公正最后都是为了幸福;奥古斯丁认为人们必须通过信仰使自己的理智驱除邪恶的欲望,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在康德看来,个人的幸福在于追求内心的道德律,寻求德福一致的生活。简单地说,从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就是寻求普遍的内在幸福,而这种幸福不只是依靠人们追求物质方面的丰裕就能够获得,而是应该体现在人们所追求的道德完善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有某种相似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力图寻求人与自然、社会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统一和和谐,从而实现人的幸福,而实现的方式即修身养性。《礼记·大学》中将人的社会价值概括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王阳明强调通过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方式来修身养性,从而为理想的社会服务。可见,传统社会将“美好生活”的构建建立在或者说寄托在人自身的善良本性或内在善的无穷力量之上。

但是,就如恩斯特·布洛赫所说的,通过“善”这条路线以通往“美好生活”的方式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仅能获得尊重,缺乏现实的可能。

(二)物质的丰裕与精神的富足

一般对于“美好生活”的定义都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界定的,除了物质的丰裕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主观感受,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该观点的支持者,一方面,他们强调市民社会的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共产主义对“美好生活”的实现有赖于市民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前提及其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改造,从而将“美好生活”奠基于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之上,并以此对以往将“美好生活”建立在崇高的道德上的浪漫主义方式进行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人们不应只满足于动物式的肉体需要,还需要意识到人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耳朵是用来听美妙的音乐的、眼睛是用来发现美的,应该要使人们真正回归类本质的丰富性,进而摆脱社会与个人单向度发展的恶性循环。

康有为也认同该观点,他认为“美好生活”不仅要获得物质生活的丰裕,也要追求一种道德上的完善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致远,“富强”与“至善”的内在统一与和谐的“大同之世”才是“美好生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赋予了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也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在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下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习总书记在结合现实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指出了当今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需要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的需要,开始向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政治需要等多层次、全方位的需要转化,就如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论断更契合普通百姓对自己生活标准的衡量,也体现了党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为发展核心,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时代性以及实践观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在当下对“美好生活”的各种哲学阐释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能用一种以把握真正的社会现实为指归的方式进行切实分析。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立足于既定的社会现实,高度契合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一)立足于现实的人民群众——历史发展的前提

“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历史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人是劳动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以此来抨击以往的旧哲学将人视作直观的、纯粹抽象性的人的观点。“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认为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物质资料,就应该由自己来享受物质生活本身。但资本主义的实质却是异化和剥削,工人被迫沦为像其他货物一样的廉价商品,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因此马克思倡导建立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的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毛泽东更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群众观点,“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疾病等问题,中国共产党都必须要着重解决。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正是立足于人民群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好生活”需求观的变化

社会呈动态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向多层次的需求转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人是社会性的人,受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不局限于对动物性的片面满足上,而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多要求,精神性的需要日益增长。“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这种历史过程在羊或狗那里是没有的,”人的需求不同于动物,不会满足于既定的事物,而是一个历史的、无限发展的变化过程。

如同消费产生新的生产动力一样,没有需要则没有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精神上的更多需求,而需求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者是在历史进程中协同发展的。

(三)“美好生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美好生活”更多的是一个主观的词汇,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收入的人都有自己所认同的“美好生活”的标准,并且认为它就像“水中花”、“镜中月”一样虚无缥缈,永远都只是代表一种希冀,每个人的“美好生活”图景都以各自的维度呈现出“美好”的价值向度。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美好生活”不是超验的、空想的社会理想,它是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的普遍意志,时代就在可能与实现的辩证过程中向前发展。

恩格斯曾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社会合力论的概念,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但是可以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从这一事实来看,这些意志不应该等于零。或许每一个人的愿望很难实现,但是将每个人的愿望都融入这个合力里面,依靠共同体的力量则不再是乌托邦的幻想。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所共同向往的目标,依靠中国人民这个共同体的劳动,并坚持党中央的领导,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三、构建“美好生活”的现实可行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短板需要补足,在生态、民生、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少难题,同时市场经济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具有深层影响,造成“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

(一)实践是根本——“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美好生活”不同于传统文化所构建的“美好生活”,即不是仅仅诉诸于人自身的善良本性或内在善的无穷力量,而是强调人的现实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是人们本质的确证。所以说,劳动不仅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手段,也是我们本质力量的表达。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类的幸福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不能仅诉诸于人类的良知或者精神,或者是回到传统社会的自然状态,而是应该与浪漫主义划清界限。

习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都在强调奋斗精神,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实践、劳动、创造的中国本土化表达,美好的生活必须建立在奋斗的基础上。就如马克思所说的,连小孩都知道任何一个民族只要停止劳动就要灭亡。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奋斗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及长征精神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中国也因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二)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

在市场经济的魔力下,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加重视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忽视了人的精神的丰富性,“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莫过于它把在传统社会中潜藏和压抑已久的人对物质满足的渴望充分释放出来”,在物质财富的享受中体验人生的快感。另一方面则是被机器异化,不管是制度的“机器”化还是工作的“机器”化,亦或是被电脑和手机异化,人们都在变得麻木和机械,在社会中逐渐被同质化,失去个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

马克思强调通过共产主义解决异化劳动,恢复人的本质,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建立共产主义,由此使劳动成为人的一种本真表达,成为人的本性需要,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打破社会分工的固定化,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及兴趣,实现人与其本质的和解。新时代要实现“美好生活”,必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人回归到精神的丰富性中来。

(三)保持现实与理想的张力

“美好生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但是这并不是指它永远不可实现,而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理想目标。“美好生活”的构想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符合科学的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也须具有相应的上层建筑等社会力量。

这种可实现的“美好生活”并不是说实现即终结,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已经达到的需求又是另一个需求的起点,是预设的另一个“美好生活”的开始。这一“美好生活”总是对既定的现存生活的超越,超越当下的现实而指向未来的美好社会理想,这种预设的“美好生活”总是与现实生活保持着某种张力。这种张力的保持能够使人们反思当下的不完美,保持对现实的批判性思考,如此才能使人们不至于总是处于对当下的盲目乐观中,才能使思想保持先进性和创新性。

注释:

①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42.

②马欣.恩斯特·布洛赫论美好生活[J].世界哲学,2019.

③曲轩.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④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23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⑦毛泽东著作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37.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⑨同上,第203 页。

⑩曲轩.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⑪马克思.1844 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⑫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177.

⑬同上,第242 页。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