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电影《花木兰》的文化误读研究
2021-11-12王馨慧
□ 王馨慧
“所谓文化误读,指的是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人们对于异族的一些文化现象所做出的与该民族截然不同的特殊解读”,文化误读是伴着跨文化传播而存在的。随着全球化趋势加深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影视媒介逐渐成为各国文化交流和竞争的重要形式,因此,其中的误读现象也较为普遍。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取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并由众多华人演员参与演绎,虽大量运用中国元素但从深层文化角度看还存在许多误读现象,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花木兰》文化误读的呈现
形象塑造的夸张变异。首先,在电影中国版的海报上,画面接近上世纪90年代的设计风格,从当下的审美角度看过于陈旧,土气十足。其次,在影片中木兰被安排去相亲时腮红浓艳、额头涂黄、眉毛粗黑,夸张了“对镜贴花黄”的妆容,接着出现的媒人脸上的胭脂涂得也十分浓。而这种外在形象上的丑化在国外影片中也曾出现过,比如美国电影《上气》中满大人的反派扮相、《末代皇帝》中慈禧太后的形象等。另外,片中木兰在从军前就活泼自由、无拘无束,在媒人面前的举动带有喜剧色彩,并不符合我国温婉的传统女性形象,而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可知,从军前的她应是一个勤劳淳朴、沉默孝顺、端庄善良的少女,这些内在形象也都被迪斯尼进行了主观变异。
中国元素的错误运用。片中开始的镜头出现了水稻田地和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确实是中国建筑的文化符号之一,但《木兰辞》流行于北朝,水稻田地和客家土楼在当时都是不存在的;木兰故事中人物应是北朝晚期的装扮,但在电影中,木兰相亲时的总体妆容服饰都类似于唐朝女子,皇帝等人的造型装扮也与北朝差别很大,是将历史元素错误地杂糅在一起形成的;还有灯笼、太极、凤凰等,都是刻意凸显出的中国元素,呈现出固定化、简单化的刻板印象。
文化价值的肆意改编。一、“忠”“孝”意义的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即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孝”,即子女对父母的顺从敬仰。中国的花木兰,十二年驰骋沙场,抵抗外敌拯救国家,这是尽忠;虽立下战功但心系家人,坚持归家照顾父母,这是尽孝,家国情怀是中国的两种独特精神。影片中“孝”被刻在花家的祖徽上和御赐宝剑的背面,成为了影片最后的主题,但被解读成“devotion to family”,即爱家和对家族的贡献,用父女之爱和家族荣耀代替了木兰的孝道;关于“忠”的意义,通过“为王国而战,保护皇帝是我的职责”等台词呈现,带有较强骑士精神的色彩;影片在中国的主题曲《自己》更是弱化忠孝,强调了自我觉醒和自我实现。
二、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的植入。迪斯尼的木兰在设定上就与众不同地拥有“气”,在战场上设计雪崩使柔然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独自冲入敌阵解救皇帝。这些情节使原本反映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的故事演变成个人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是美国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片中突出的地方是花木兰主动接受和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展现出自身拥有的强大力量,从而证明自我价值,而女巫仙娘被流放后投靠反派屈服于男权,则构成了与木兰的对照。这实际反映的是女性的独立意识,符合现代西方女性做自己的趋势。
《花木兰》出现文化误读原因解读
编码/解码理论的提出者Stuart Hall认为,当编码者将“文本”意义与解码者对接时,可能出现错位,造成误读。张威指出误读分为两种:“因双方文化上的差别造成……以己方的价值观去衡量他方的行为”,被称作无意误读;而“往往与政治、意识形态相连(或是出于某种实际需要)”的行为,则被称作有意误读。
解码:文化差异引起无意误读。迪斯尼在制作《花木兰》之前,对中国的花木兰进行了解码。由于编码/解码双方所处的地理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解码者在解读编码者编码的信息时,不一定完全理解编码者设置此信息的初衷,即使能领会到被编码的信息内涵,由于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的差异也不一定对编码者形成认同。
中美的文化观念和表征体系具有明显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等级观念、整体观念,善于通过集体力量来化解危机;而西方文化追求社会民主和人人平等,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体性格。因而,迪斯尼透过自身文化的棱镜去审视中国文化,下意识地遵循自身文化传统并运用自身文化规定的方式去解码中国元素符号,从而偏离了中国文化的现实,引起了文化误读。
编码:文化霸权和传播需求引起有意误读。一、美国的文化霸权。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是指一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或民族,旨在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人,并损害其他民族文化。而电影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载体,从制作开始就承载了编码者注入的意义符码。
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美国从最初扩大其硬实力转向采用文化战略,所以在电影中会注入自身的意识形态,推行文化霸权。比如《花木兰》将自由主义、英雄主义以及荣耀、自我观念等强加在木兰身上,从而推销美国精神,塑造民族形象,并且它采用一次编码的方式,从人物形象、场景设置到情节安排、意义内涵,使美国受众看到本国的文化特质,从而更加肯定美国文化。
二、迪斯尼的传播需求。在美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化之下,电影已然成为文化产物和商业产品的融合体。为了使《花木兰》在全球传播中赢得市场,作为跨国媒介公司的迪斯尼会采用一些有意误读的编码策略。
由于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忠孝的儒家伦理道德对其他国家的观众来说缺少共鸣,所以迪斯尼对花木兰的故事理念断章取义,转而去传达亲情和自我实现等共通的情感,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花木兰》的受众定位主要是西方观众,迪斯尼深知神秘的东方想象和异域情调在西方是有市场的,因而电影会尽可能地拼凑西方人感兴趣的中国元素。比如影片宫殿场景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明艳的色彩带有欧洲贵族风格,女巫、凤凰等形象安排融入了西方人喜爱的魔幻色彩等。迪斯尼有意呈现出这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画面,迎合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影片的传播能够获得最大利益。
跨文化传播中应对文化误读的策略
挖掘开拓素材。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我国的故事具有独特魅力,并且像花木兰、齐天大圣、哪吒等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能够吸引海内外受众的共同兴趣。因此,我们要在新时代重新诠释经典并运用影视作品等多媒体、多渠道地对外传播。另外,我们要注重开拓当代素材资源并充分讲述,中国的当代故事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比如脱贫攻坚故事、抗击疫情故事等都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凝心聚力过程的书写,彰显着中国文化软实力。
鼓励个体表达。随着互联网、短视频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跨文化传播的主体除政府和大型企业组织外,也可以是个人。比如李子柒、阿木爷爷的短视频作品通过传播田园生活、传统工艺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国外网民的关注,弘扬了我国优秀文化;费玉清的《一剪梅》借助歌词读音及意义,将中国文化内核用西方人的认知习惯表达出来,通过TikTok在北欧网络中推广,摆脱了刻板印象的约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鼓励个人作品出海传播,表达多元的内容和思想,为西方大众了解中国提供更多入口,向世界传播更加丰富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
拓宽交流渠道。跨文化交流可以使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文化背景上有更深的了解,逐渐减少文化间的无意误读。媒体是一个重要渠道,比如新华社的《新华社记者说》栏目,由国外记者亲历和叙述中国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再发布到国外相关媒体平台,实现跨文化互动。另外,各个领域和群体都应注重跨文化的对话,例如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就可以通过游学、交流会、展览、比赛等多种形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枢纽,从而促进我国的跨文化传播。
结语
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的编码/解码系统下进行的,产生误读是客观现象。这些误读阻碍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进行客观真实地了解,对我国大国形象的塑造和国际关系的推进有着诸多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误读,但文化误读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挖掘开拓素材、鼓励个体表达、拓宽交流渠道等有效的“反误读”策略来克服。从政府到每个公民都积极主动地对外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有力地反击不利于我国的文化误读,使我国在文化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