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1-11-12李霞俊

戏剧之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音乐

李霞俊

(南京市第一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1)

一个人要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成才,有才无德便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大多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多种不同的阶段,高中阶段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更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品德。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音乐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要注重融入德育教育,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感,激发其更好地体验生活。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三观还未完全形成,同时青春期存在很多叛逆和矛盾的心理,要通过音乐教学进行疏导,发现他们内心真正的柔软之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本篇文章则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一、分析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身心得到陶冶,在高中教育中它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音乐本身就是以表达人们的感情为主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讲述故事,对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对过去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情怀。

音乐教育本身就具备德育功能,在对高中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高中生产生一定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的情感,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通过正确的德育认知,能够有效促进高中生思想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分辨对错和善恶,同时会开始审视自身的优缺点,帮助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抛掉不良的情绪和不正确的思想,心存善意。

音乐教育也是新时代下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对传统的音乐教育进行改革,让学生们学习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二、探析高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应用和发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得人们的思想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很多人更加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内涵。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想上还是有些不成熟,可以说高中生是半成熟和半幼稚的结合体,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校的老师们给予充分的思想引导。

(一)音乐教育安排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多学校忽略了音乐对学生的思想熏陶作用。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们在繁忙的课业中备战高考,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对其他事物基本上都无暇顾及。而且学校和老师更加注重学生应试科目的成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主要科目的教学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教学,这就等于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有的科目的教师会占用音乐课进行教学,本身音乐课就非常少,再加上其他科目的占用,导致学生更加没有机会去学习音乐、接触音乐。

(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退化

学校和老师都没有意识到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自身也并不重视思想教育,所以在音乐课上多数学生并不认真听课和学习,自然而然也就忽略了德育教育,导致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退化。

还有一部分高中音乐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并不高,没有深入地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研究。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过关也是高中生在课堂上无法好好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足以吸引学生,没有新意,导致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死板,老师不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促使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退化。

三、发挥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学习音乐就是让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技能和理论有所了解,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高中音乐教学主要包括这几个层面:理论、技巧、思想和文化。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而不是让学生们被动单一地学习,要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以及道德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白寓教于乐的道理,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放松和享受,将心态放平,感悟歌曲中的美,并凝神思考一些问题,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的熏陶,让学生变得不那么浮躁,静下心来将自己由里到外地审视一遍。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教育难以具备的,其不需要激烈的语言表达,只需要通过旋律便能满足学生们的精神需求,对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四、发挥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路径

(一)老师在音乐教育中应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依然对音乐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其自身的思想和观念也不容忽视,这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学校要明白厚德载物的道理,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

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精神和内涵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以充分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要重视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状态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们都能够树立起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音乐老师要明白高中生在繁忙的课业下疲惫紧张的现状,根据这一现状,可以给他们播放一些舒缓积极的音乐用于解压,帮助他们快速振奋精神,继续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活动,激发德育教育的活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学生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是学校除了教书之外,也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学生在这里学习的时候也要能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就需要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

教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实践小活动,比如小组合唱和接力唱活动,让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与默契。

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演出活动,为同学们紧张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比如可以围绕歌曲开展活动,借助风格独特的地方民歌、激情奋进的军歌、优雅大气的流行歌等,通过丰富的音乐文化进一步熏陶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拓宽德育教育的范围,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滋养。

(三)合理安排音乐课堂,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明白,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教学。首先学校要表明其他科目的老师不得占用音乐课堂,不得消磨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要合理地安排音乐课,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教师在上课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安排好每一节课要传达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毕竟不同的学生其爱好也不同,老师要向学生展示多种音乐形式,引导大家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民族精神,以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比如学习《龙的传人》、《黄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歌曲,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上的熏陶。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展现歌曲中蕴含的美,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不同的情境,在情境中发现人性之美和情感之美,同时还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体验音乐游戏,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来为学生营造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已经逐渐被学生们遗忘和忽视,学生们更倾向于听一些流行的个性化歌曲,从而彰显自己的特色。但是通过这些流行歌曲不难发现,歌曲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对学生的行为态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尤为注重思想教育。

五、结束语

德育功能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大多数学校在音乐教育中却忽视了德育教育,使得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逐渐退化,这需要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合理安排音乐课堂,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思想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生德育音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