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2021-11-12朱翔宇
□ 朱翔宇
跨文化传播定义
跨文化传播研究起源于文化人类学。爱德华·霍尔提出“文化即传播”的观点,并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传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给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
跨文化传播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人类文化的创造、变迁和分野的进程,还涉及到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差异、跨文化语用研究、文化冲突与解决途径、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变迁、传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本部分将从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综述。
跨文化传播话语权问题的研究。现阶段跨文化传播代表作中较新的为英国语言学家阿德里安·霍利迪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陈力丹在《认识跨文化传播》一文中认为,霍利迪分析跨文化传播时采用了全球性的、批判性的视角,并指出西方话语权的挤压使得一些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边缘化或忽略,因此不能忽略社会、文化与人类互动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将文化差异视为所有问题的根源。这种观点从跨文化传播的整体立场出发,揭示了传播过程中话语权分布不均的原因,对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工作提供了方向。
对跨文化传播形式的研究。邓佳英在《跨文化传播解读》一文中指出,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其传播需借助载体,而跨国、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更加需要媒介与载体,并分别解释电影文本、广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推广文化走向世界,发挥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姜楠在《空间媒介观下中国对法国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一文中,从空间媒介观的视角,指出我国对法国跨文化传播路径有整体植入中国文化空间,在两国文化持续流动和交汇中文化因子的互构、华人个体传播过程中的个体表达等。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以及跨文化的人际传播都对跨文化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李舟、陈川在《试论媒介技术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媒介技术的发展必定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传播主体产生交集。且媒介技术加深了人们对于全球文化整体性的认同,其产生与进步为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而在媒介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具体作用形式方面,侯微在《论媒介技术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媒介技术的演进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跨文化传播格局的产生是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侯微从横向规律分析的角度指出,媒介技术改变了文化运行的时空,构造了交流模式并且影响着人类文化认同。媒介技术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传播、接收提供了技术基础。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关系研究。韩磊在《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分析》一文中指出,各国历史环境与生活经验的不同,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在特定文化环境影响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对同一文化产生不用的文化印象,其中可能就包括误解和误判。他还指出,我国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对于中国文化的运用力度不足、新闻传媒技术的发展有限等问题,导致中国文化输出数量有限,无法有效展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刘新兰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探讨》一文中,分析了我国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综合国力、发展道路、意识形态、语言文化、媒介传播能力等障碍,并在新媒体环境视角下阐述了国家形象塑造的新态势,指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从多维视角塑造触发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发展历程的研究
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的研究。姜飞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一文中指出,对美国跨文化研究时期可以分为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早期创立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的学科建设规划阶段、70年代后期-90年代末的跨文化传播学理深化阶段、9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型与反思阶段。其中,早期创立阶段的代表性事件为霍尔发表《无声的语言》为跨文化传播学奠定了学科基础。在阿尔弗雷德·史密斯的《传播与文化》一文中,“跨文化传播研究”首次作为传播学研究著述的一部分出现。学科建设规划阶段的转折标志,国际传播协会正式承认“跨文化交际学”这一领域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并成立跨文化交际学分会。美国学者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划分,产生了数十种国际上跨文化交际理论。
我国跨文化研究发展历程的研究。关世杰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中,总结了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并对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重点进行了概述。他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跨国文化交流以及我国少数民族中文化交流等问题。另外,目前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还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多角度分析。
跨文化传播的现存问题
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李冉在《民族中心主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一文中指出,民族中心主义指的是在特定文化群体内,认为本民族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是文化概念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群体区分并对群内偏袒而对群外持有偏见和歧视。一方面,民族中心主义的观念会导致传播本民族文化过程中传播姿态的不平等,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利于世界范围内本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另一方面,民族中心主义同时也大大阻碍了其他优秀文化“引进来”的进程,对自身文化持有的高傲态度,不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扩展。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与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相对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正确的伦理实践,但另一种文化就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在文化相对论里,对和错可以通过对世界的考察来判断。文化相对主义主张评价某种文化不应因文化差异而轻视、歧视,而是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宗教等特定环境进行。罗雪在《文化相对主义积极性与局限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文化相对主义对国家层面民族平等、多民族国家处理内部民族关系、促进多元文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文化相对主义也存在其局限方面,例如文化相对主义在提倡尊重差异的同时过分强调文化自觉的作用,使得部分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过度自信以至于发展自负,一定程度上反而产生极端的民族或种族优越感的产生。
文化偏见、文化歧视。Mette van der Heide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经济依赖与媒体偏见的关系——基于四家欧洲报纸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一文中探讨了国际新闻制作中国家间经济往来与媒体偏见的关系,分析了有关国家经济依存度与媒体报道积极或消极程度的关系;并提出,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媒体偏见和不信任态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文化偏见、文化歧视、刻板印象,不利于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若对其他民族文化持有偏见,也会阻碍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下新内涵的产生。
语言码转换的歧义。赵启正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力问题》一文中提及,传播者应该对国家话语中的关键词进行精准的翻译。他强调,筛选创新传播汇总的词汇和语句,选取合适表达手法以及时机等因素都应被传播者考虑。这要求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一方面要掌握外国语言,一方面还需了解外国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应重视不同文化之间因文化体系、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而产生的不同,并在语言码转换的过程中掌握翻译等语言技能,防止语言转换中歧义的产生。
跨文化传播发展路径
增强人民文化自信。赵洁在《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分析,文化自信决定了跨文化传播维度,同时跨文化传播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要求跨文化传播必须紧扣价值观传播路,要求跨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要多样,要求跨文化传播要坚持“本土化”原则,文化自信要求跨文化传播要坚持“人人参与”原则。武海波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建构》一文中分析了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认为应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激发文化生命力,同时广泛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化成就。这一观点揭示了人民内部的文化自信对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与内涵的丰富。王晓军在《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一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软实力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文化产业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繁荣,文化领域交流日益频繁,影响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整体民族认同感增强等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传播渠道有待完善、凝聚力仍需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基础还需巩固等问题。增强跨文化传播中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的传播效果,内容上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内容,思想上要增强全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同时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广大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新形势、新语态讲述中国故事
国家修辞与国家关键话语。赵启正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力问题》一文中指出,提升文化传播话语力,应在新闻传播中善于用事实反驳谎言,合理运用国家修辞与国家关键话语,通过精准的翻译准确阐释传播内容,用文化中的共性弥合文化差异并简历广泛良好的国际公共关系。国家修辞、关键话语以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为我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思路与发展方向。
建立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发展新方法论。孟建在《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方法的嬗变》指出,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仍然存在着缺乏多元共生的理念,缺乏双向交流平衡模式,尚未形成国际话语表达体系,缺乏精准有效的传播方略等问题;并指出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传播应当建立多元逻辑、多元共生、多元共识的跨文化传播认识论和方法论,要遵从传播规律,增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要将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点,要注重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此种观点针对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文化影响力的具体方法。
结语
现阶段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仍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偏见、国际话语权分布不均等许多问题,跨文化传播是一项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宏观上,提升我国传播中的国际话语权,实现中外文化的友好和谐交流,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国家硬实力,为我国文化传播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在不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增强人民对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微观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体方法的运用也值得注意,不断发展新媒介技术,注重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翻译转换,运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等,都对我国在跨文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