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推动新时代山东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11-12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林峰海

民主与法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法学会法学法治

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法学会会长 林峰海

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以新的视野、新的理念赋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历史穿透力和世界影响力,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法学会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谱写“中国之治”新篇章中承担着重大责任,具有独特优势。山东省法学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殷切嘱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科学定位、主动作为,积极把博大精深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法治建设、护航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努力以山东法学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山东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实现新提高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强调的一条根本政治原则。山东省牢牢把握法学会的政治属性,始终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筑牢政治忠诚。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学术研讨,举办“筑牢政治忠诚”干部培训班,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体悟伟大成就、感悟真理伟力,坚决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二是坚定政治方向。认真落实《中国法学会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法学会政治建设的意见》,推动省市县三级法学会及各研究会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把旗帜鲜明讲政治铭刻于心、落实于行。

三是防范政治风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建立学术活动“七把关”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术会议、课题研究、评奖评优活动及主管主办网站、报刊、新媒体等的政治把关,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牢牢掌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突出主责主业,努力在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上拿出新成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富有开创性、实践性、真理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法学会把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学术要务,整体规划、积极推进。

一是加强理论阐释。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研究确立一批课题,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度做好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研究。依托《法学论坛》核心期刊,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专栏,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规划项目“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二是加强专题研究。将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落实“十四五”规划有关法治建设部署结合起来,组织专家学者围绕重大法治战略、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等,加强法治理论研究,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法治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宣传解读。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专栏,用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平台,深入宣传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述、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及其时代背景、历史贡献、理论品格,不断增进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

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法治思想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充分展示了领航“中国之治”的实践伟力。山东省法学会作为“思想库”“智囊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咨政建言能力,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服务保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实际效能。

一是积极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智力支持。聚焦“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瞄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自贸区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实践需求,深入推进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学术研讨、咨询论证和法治评估等工作,努力提供更多高质量决策参考。

二是积极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托山东政法智库,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参与地方立法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扫黑除恶常态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等课题研究,以高质量研究成果回应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

三是积极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依托各级法学会调解组织、基层法律服务站,深入开展法律咨询、诉源治理等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成立省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

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上打造新品牌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治文化“四位一体”,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山东省法学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优势、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阐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性打造齐鲁法治文化品牌。

一是创新法治文化理论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发掘“和为贵”“民为邦本”“明德慎罚”等优质传统法制文化资源,根据时代精神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厘清法治精神的丰富内涵、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为法治山东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二是创新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双创建”,公布一批齐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研究基地,形成示范引导效应。创办齐鲁法治文化大讲堂、泰山法治论坛,培树齐鲁法治文化典型案例,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彰显行业特点、生动鲜活的法治文化实践活动。

三是创新法治文化宣传载体。依托“齐鲁普法网”构建普法网络矩阵集群,推动各地建设完善的网络法治宣传体系,增强齐鲁法治文化的传播力、感召力、影响力。成立齐鲁法治文化专家宣讲团,深入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坚守法治初心,努力在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专门队伍建设好。山东省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学会建设,努力增强法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着力推动全省法学会改革走深走实。将法学会改革纳入全省政法领域改革大盘子,推进法学会工作与政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法学会机关与政法委机关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创新,切实增强法学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二是着力建强法学研究队伍。完善全省法学法律人才库,动态管理山东政法智库、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推动法学研究更加繁荣、法律咨询服务不断拓展。完善研究会组织体系,切实发挥好法学研究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建立政法部门、法学会、教育部门、高校法学院校联系协调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法学法律领军人物选树、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等活动,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储备更多优秀法学法律人才。

三是着力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坚持“有机制保障、有人才队伍、有工作成效”的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市县两级法学会建设。目前,全省16 市法学会全部明确为群团机关,10 市法学会实现参公管理,27 个县级法学会新获组织机构批复,136 个县(市、区)法学会中已有127 个明确机构编制。

猜你喜欢

法学会法学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推进法学会研究会建设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学
黑龙江省法学会2015年工作要点
黑龙江省法学会201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