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人大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交融互动

2021-11-12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论制度政治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科学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导向性作用。人大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开拓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唯有大力加强人大理论研究,提高人大理论研究水平,才能以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导和引领人大实践创新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大理论研究与人大工作实践在实际中存有隔膜,许多同志对人大理论研究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比如,有的同志认为人大工作简单易做,只需翻翻法条、搞搞调研、走走看看、开开会议、提提意见、写写报告、过过程序就可以了,没有多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空间与必要。也有同志认为,宪法和法律虽然赋予人大许多法定职权,但有些职权难以实际操作,因此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这些都是对新形势下人大理论研究和人大工作发展的一种错误分析与判断。这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和扩散,直接导致人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下降,影响着人大履职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人大理论研究与人大工作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人大理论研究与人大实践发展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大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人大制度60多年的发展是人大理论研究深化和发展的结果。人大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行政性、事务性工作,而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并具有很强法律性、程序性的政治实践活动。人大工作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做好人大工作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人大工作具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全局性特点,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人大工作特点和规律,发挥人大理论研究在人大工作中的决策参谋、指导引领作用,为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和发展动力。

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和支持实践,人大理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应用。人大理论研究,既要系统研究人大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研究人大制度的历史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顺应现实需要,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去研究、去探讨、去创新,不断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实际需求,推动研究工作往实里做、向深里钻,不能闭门造车、回避敏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偏离实际、浅尝辄止地做表面文章。针对人大立法、监督、选举任免、联系群众、自身建设等实际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敢于提出新观点、新论断,努力回答人大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人大创新实践,从法律和制度角度解疑释惑、去伪存真,从个别到一般进行理论总结和阐述,再对实践给予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和指导,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交融互动。善于讲好人大故事,多出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面向大众、深入浅出,让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拓展了人大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人大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为人大制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拓了广阔空间。蓬勃发展、不断推进的人大工作,给人大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拓展了新领域。我们要充分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不断赋予人大制度和实践新的思想内涵,使人大工作创新成为有思想的实践,使人大理论研究成为有实践的思想,引领和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制度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办公室政治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某些单位的制度
政治法律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