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研究
2021-11-12李志军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李志军/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在师范院校中,贫困生所占的比例是较高的,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师范院校来完成学习,获得走出农村的机会,实现受人尊重的伟大教师梦。近些年,我国在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方面进行了不断改革,为更多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走入校园的机会。但是受到历史遗留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如何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师范院校教育过程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贫困大学生虽然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但是多数学生品学兼优,积极向上,具有非常顽强的拼搏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勤劳、善良的美德,乐于助人,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实际情况中,贫困大学生虽然具备较多的积极心理,但同时其也具备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包括:
(一)心理状态复杂
贫困大学生多数都有着复杂、艰难的生活状况,当遇到事情或是特殊情况的时候,其心理状态是较为复杂的,在自立自强的同时又会出现悲观消极的情绪,也就是表面坚强但骨子里缺乏安全感,容易恐慌,容易自卑。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又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喜欢自立自强又希望能够融入到集体中去,这种矛盾且复杂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经济条件导致的矛盾性格
由于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不得不节衣缩食,与条件好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差距,这让贫困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在产生自卑心理后,学生的心理会变得更加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更强,自尊心也会更强。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很多贫困大学生都会到校外找家教兼职、补课班代班老师等工作,以此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也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自卑、自尊的心理状态交织,会让贫困学生的性格更加敏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甚至会产生急躁以及焦虑等问题,使得其生活陷入异常。
(三)自我认知不对称导致人际交往压力大
在以往的调查中,贫困大学生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自我评价通常与他人评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缺点,甚至低于其实际情况。而他人评价则是客观的,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由于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不对称,自信心不足且自我评价较差,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障碍,往往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等。且很多贫困大学生渴望能够融入到集体中,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做,经常在矛盾的状态下游离于集体的边缘。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对于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来说,导致其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大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家庭因素是师范院校无法进行干预和改变的,而面对社会大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产生的影响,师范院校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去改变,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一)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多数都是从农村偏远地区走出来的,进入高校后,生活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会为其带来强烈的冲击。在消费观念方面,相较于非贫困大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条件较差,捉襟见肘是常见的事情,使得很多贫困大学生都只喜欢跟自己背景相似的学生交往。此外,很多学生都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盲目最求享乐主义,在金钱、地位的诱惑下导致心理失衡而背离了真善美的优秀品质,甚至还会剑走偏锋,走上不归路。
(二)学生自身问题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普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通常表现为孤僻、骗纸、冷漠、爱钻牛角尖等,甚至还有些学生自私、自负、虚荣心强等。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无法对各种关系有正确的认知,很容易产生困惑、悲观以及消极甚至是偏激的不良心理状态,还可能会催生反社会人格。
三、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进建议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在师范院校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高校给予极大的重视,否则可能会对下一代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基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一)成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我国教育行业未来的支柱,其心理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很多师范院校都已经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教师来为学生提供精准且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心理咨询室能够针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来对症下药,避免“大把抓”的情况而导致学生无法接受精准心理辅导的情况出现。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对学生展开精准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将其作为高校日常运作的重点之一,保证心理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动态性,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和调查,掌握其心理健康变化轨迹,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此外,相关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需要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具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综合教育,这样也能够缓解“辅导教师少,心理不健康学生多”的问题。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是同根生”,都是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而存在的。所以,高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面对贫困,理性认识贫困,并结合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另一种是针对性较强的个别辅导教育,目的是对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进行辅导和矫治,以此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除了上述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等来达到心理辅导和思政教育的目的,如:“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拓展训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纠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给予学生双重帮助
师范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其基本素养是较高的,在心理需求上也更加具有指向性。所以,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给予学生双重帮助,即:精神关怀和物质鼓励。
第一,精神关怀。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精神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精神关怀方面,需要加强自信教育、关爱教育、人格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自我调节教育等,达到“扶贫先扶志”,帮助学生走出自己为自己设定的“精神狭窄区”,成为一个虽然暂时经济贫困,但是志向高远、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精神富人”。同时,这种精神的关怀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试自我疏导,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二,物质鼓励。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对其最为直接的帮助就是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鼓励。如:进一步拓宽校内勤工俭学的“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和从事的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经济压力;完善奖学金以及助学金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奋发向上;寻求更多的社会帮助,帮助贫困大学生寻求更多勤工俭学的校外机会,缓解经济压力等。通过多种方式来为学生们提供金钱、勤工俭学等方面的物质鼓励,使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进而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四)加强就业帮扶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经济贫困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而为学生提供就业帮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中,贫困大学生本身有着一定的弱势,特别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方面,如果考到了教师资格证,那么岗位能力就是其较难过的一关;如果没有考到教师资格证,那么贫困的爱学生自身社会资源匮乏、能力欠缺就是其较难过的一关。所以,高校要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帮扶,针对性地展开就业指导并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
综上所述,在师范院校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值得高校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能够让贫困大学生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空间,高校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并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