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出路
——以南京市为例
2021-11-12刘胜杰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胜杰/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历史悠久,是我国六朝古都,步入近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喋血奋斗的历程,他们光辉的足迹和背后蕴藏的革命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不断前进、建设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 在2017年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中,全国有300处景区入选。
南京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革命文化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无论何时提到南京,人们总第一时间想到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的中山陵,其固然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远离市中心的江宁、浦口、高淳等地区,虽同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比如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陶行知纪念馆,浦口区的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载有党的革命历史,镌刻着荣耀。 但是这些资源仅仅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成为较为冷门的旅游景点,是开发利用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过程中的一大损失。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蕴含丰富内容,承载革命精神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宝贵财富。 南京作为共产党历史上革命、建设的重要场所,除拥有雨花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为世人熟知的红色文化资源外,更拥有浦镇机场、晓庄师范学院等蕴含革命精神却又亟待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物质上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社会进行革命精神教育的直接场所,拓宽了革命精神教育的场所限制;从精神上来看,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传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寓教于游形式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对于宣传、继承革命精神更是具有显著效果。
二、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冷热不均
南京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但目前一些数据表明,南京各个景区间冷热不均,不同的景区景点境遇大不相同。 从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发布的南京市201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情况综述可以看到,全市重点监测七大旅游景区7日总接待量449.3万人次,同比增长20.8%,营业收入2929.6万元,同比增长30.3%。 但是据笔者在十一黄金周对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的观察来看,每日来访量仅有几百人次,还多为单位、学校组织来访。
南京的雨花区、建邺区、鼓楼区及玄武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南京红色旅游的主流,这几个区不仅资源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地处市中心,交通发达,因此游客参观量大。 例如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其丰富的陈列展览和具体的数据史实,为人们详细再现了大屠杀期间生灵涂炭的惨状,引人深思,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而远离市中心的江宁、浦口、六合、高淳、溧水等地区,比如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陶行知纪念馆, 浦口区的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等等, 这些景点在党的革命史上都承载着历史,镌刻着光荣,但是这些景点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等因素,成为较为冷门的旅游景点。
(二)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形式陈旧
虽然南京市红色旅游发展较早,但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红色旅游景点仍然存在着展示形式陈旧的问题。 景区开展方式以自主参观为主,展示的内容多为图片、文字、实物等,景区陈列以为静态为主,展示手段较为单一,体验式或者新型的展示方式几乎没有,特色不突出,实际上对据当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后的我们来说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旅游消费者到红色旅游地旅游,经历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主题和形式,虽然红色旅游和感受革命历史是高尚的,但红色旅游毕竟首先是一种旅游,倘若形式和内容过于单调肤浅,是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的。以梅园新村纪念馆为例,馆内都是静态陈列的图片、实物等,游客参观有很大可能不会对景区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力不足,导致大家更无法深刻地体会景区所要传递的革命精神,造成了游客在参观时也大都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再例如八路军驻京纪念馆,仅有一栋旧时的房子,以及屋内墙壁上的照片文字和一些当时先辈们所用的物件,静态的文字图片展示,再加上缺乏相关人员随行解说,游客对其精神的理解十分吃力且不全面,并且参观代入感不强,最终使得这类红色景区客流量并不是很大。
(三)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整合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未形成特色的旅游线路,是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许多红色景点未能很好地与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削弱了其经济利用价值。南京市区域较为广阔,地理位置上的因素,使得各红色旅游景区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如溧水、高淳两地由于较为偏远,交通线路也远不如市区便利,旅游景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甚至少有问津的状态。 地点分散造成了各景区联动存在一些客观障碍,使得各旅游景点长期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未形成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 地域的分割增加了不同区域资源整合的难度,影响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聚集效应。现今南京主城区的红色景区比较热门且集中,而距南京市中心偏远地区的红色景点则比较分散,如陶行知纪念馆、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以及位于浦口新炭场煤港内的抗日英雄壮士纪念碑等等,由于未形成整体性的旅游线路,使得旅游景区间联动性不够,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播。
(四)红色文化资源主题不突出
南京旅游景区资源的整合度不够直接导致了红色资源主题不够突出,没有提炼出明确的红色革命精神内涵。 南京市红色旅游整体缺乏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布局,从而不能很好的强调革命文化内涵,突出革命文化主题。 例如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大量的文字展示并未能充分展示红色资源的深刻意义,没有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现实价值,没有对革命文物进行充分收集、加工和处理,没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历史的原貌,导致游客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到红色革命精神。 个别红色旅游的景区开发,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专注宣传知名度、客流量或者经济效益,这使得游客难免会产生脱离感,难以融入其中,更难切身感受其蕴含的红色革命文化。
三、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红色旅文化源管理分散
南京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然而,市内各景点、遗址分属不同的部门分散管理,长期“单兵作战”,这便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如南京最大的几个红色场馆中,雨花台烈士陵园隶属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管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隶属于市文广新局管理,梅园新村纪念馆隶属于市文广新局和南京市博物总馆管理。 这一状态造成隶属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纷杂和混乱,上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规划,造成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束缚了 “红色旅游”的发展。
这样的分散化管理,不能形成很好的旅游线路,导致了南京各个区旅游景点发展的良莠不齐, 远离市中心的江宁、浦口、六合、高淳、溧水等地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再加之分散的管理, 缺乏宣传,以及不同的管理部门所出台的不同的政策,于是成了冷门景点,与市中心的热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了各景点冷热不均的现象。
(二)管理缺乏创新意识,制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对景区、景点具有管理权的管委会,其所获的门票收入,基本上也就是行政收费性质,远不足以维持日常管理支出,以至于门票收入越多, 反而是管理超支越大, 更何况于有不少游客奉行政指令,可以不买门票就能享受服务,资金的缺乏就更加阻碍了体验式活动或新型游览方式的开发。 从上述可以看出, 红色旅游一方面因行政因素太强而缺乏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又借助不到来自市场的外在动力,这便导致了红色景区展示形式的单一化,而游客也会因为展示形式过于陈旧而乏味,呈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状态。
(三)缺少资源间的整合性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2018年以来,广东省旅游局正重点打造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产品,让红色旅游更具吸引力和意义。 而就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而言,正式由于没有做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未能形成红色旅游品牌,使得南京市各区之间的红色旅游景区发展水平高低不齐,缺乏整合性。
(四)社会学习氛围不浓厚
红色旅游产品因其具有政治感化、劝诫的功能,它应该是一种有利于相关部门, 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干部,有利于百姓,所有中国公民都应该理所当然去享用的一种产品,并且这种享用的权利也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崇与鼓励。而有些景区,单纯为了经济效益,缺乏对红色精神的挖掘,个别红色旅游的景区开发,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得红色主题不突出,商业化明显,使得游客并不能切身地感悟红色精神。
四、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领导,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并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财政投入。将南京红色资源与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等进行整合开发,通过集中管理、提炼,建设人造景观等方式,增强资源的综合吸引力。 市人大应立法建立起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责任制,明确各方面的主体责任,同时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财政投入。 着力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相关机构事业编制、员工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红色纪念场馆、基层党史部门工作。
其次,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综合开发红色旅游地区的多种资源,并加大宣传力度。 各部门应帮助红色旅游景区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吸引游客来到旅游目的地,而景区也要大力开发其他旅游形式,如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等,给旅游者提供多种旅游体验,将旅游者留在景区,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收入,也能够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南京媒体、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档案局、市旅游委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南京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宣传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历史文化,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既能减少节假日景区的压力,也可以让游客更深层的体会到南京的红色文化。
最后,应注重理论成果的提炼与宣传,展开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会有理论成果的提炼和宣传,避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参观停留在旅游层面。 而只有通过成果的提炼和宣传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好我们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