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伟大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
2021-11-12通辽市科尔沁区委党校邬海军
◇ 文/ 通辽市科尔沁区委党校 邬海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郭 猛
精神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精神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脉络和传承。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领导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开拓创新,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熔铸锻造形成了伟大革命精神。伟大革命精神以独特的文化形态彰显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的伟大人格力量,连缀起百年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的内在精神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英雄楷模,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也有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体现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特征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实践,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百年革命精神蕴含的共同“内核”和产生逻辑,使其串联起党的初心与使命,赓续与弘扬百年大党的革命精神路径选择,对于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精髓要义
在一个世纪的漫漫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随着中国社会空间场域的不断转换,形成了不同时代印记的伟大革命精神。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却有其共同的“内核”和不变的“基因”。为此,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被视为推动社会积极进步、奋发图强的伟大人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念的生动演绎,具有跨越时空的共性内涵。
(一)感悟革命精神中“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历经磨难后浴火重生,遭受挫折后力挽狂澜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共产党百年伟大革命精神中最显著的品格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遭受一次次挫折后还能一次次奋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党有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比如,当年红军长征,面对前有皑皑雪山、茫茫草地,后有敌人的围追堵的艰难处境,为什么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陕北会师,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红军将士心中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信念,在长征中最困难的时候才能够忠于党,顾全大局。一个被冻死的红军战士,在牺牲前依然保持对党的忠诚,雪堆里高举起一只紧握着党员证和向党交纳的最后一次党费的手,是对党和革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很好诠释。此外,无论是抗联精神中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还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塞罕坝精神,都是百年革命精神理想信念跨越时空的不变印记。
(二)品味革命精神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依靠伟大的斗争精神,在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中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伟大的斗争精神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而且也是百年革命精神的鲜明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苏区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时,深刻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抗战精神中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他指出:“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孕育出了伟大抗战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也体现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立国之战锻造出的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勇担保家卫国、捍卫正义的历史使命,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三)体认革命精神中“遇事虚怀观一是”的求实创新品格
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实践性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真理之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中国国情,勇于创新,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从中形成的求实创新品格是百年革命精神的有力彰显。比如,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的光辉典范。正是因为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才有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伟大创新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精神中所蕴含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基本思想路线以及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品格,更是重新确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求实创新品格的不断延续,集中体现了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此外,百年大党在推进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还将理论创新的鲜明品格融入自我革命精神的血脉之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中求实创新的宝贵品质。
(四)涵养革命精神中“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人民至上情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坚持人民至上也是“百年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为此,“人民至上”情怀是百年大党革命精神的“根”和“魂”。不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的革命精神,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红船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伟大抗疫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都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亘古不变的价值立场和追求。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抗疫精神,始终秉承“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百年大党执政为民在新时代的最好诠释。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他把焦裕禄作为人生榜样,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而这种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执政理念,也始终是我们党的根基和血脉所在,照亮着我们党前行的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锻造于伟大的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空间场域,在跨越时空的艰难困苦、披荆斩棘以及乘风破浪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战火纷飞的爱国救亡中孕育生成革命精神
100年前,由于中共一大会议被迫从上海法租界转移到浙江嘉兴红船的特殊经历,由此形成了在革命精神发展中具有开端意义的“红船精神”。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论述,将其高度概括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发展演绎的重要源泉。随着中国革命空间场域的不断转换,结合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斗争需要,逐步形成了体现革命阶段性内涵的革命精神。比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以后,我们对中国的革命道路方向和政权建设进行了探索,相继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还形成了“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和永远保持“赶考心态”的“西柏坡精神”。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一穷二白的艰苦创业中升华革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主义就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对我国国防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在与美军的激烈对抗中,志愿军战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忠贞不屈的爱国热诚,锻造了以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社会主义政权为旗帜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极大提高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国际地位,保障了国家安全,而且为我国经济恢复和各级民主政权的建立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物质基础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又充分弘扬革命精神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响应毛主席“向自然宣战”的号召,不畏艰难,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艰苦奋斗的丰碑,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大寨精神”等为代表的新型革命精神样态。此外,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核威慑,提高自己的国防力量,以邓稼先、钱学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质生活和科研条件,冲破种种阻挠,以饱满的爱国激情回到祖国,隐姓埋名,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形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无疑是对百年大党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的一种最好注解。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拓展革命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革命精神的发展并没有停滞,而是在新的环境和空间场域继续闪现新的光芒。特别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肇端,我们党在日新月异的实践中不仅实现了自我超越,而且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形成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精神”。正是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贫困的集体境地。此外,立足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共产党人不断拓展新时期的革命精神。比如,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敢闯敢干、勇于突破的“特区精神”“浦东精神”;面对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极大地增加了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革命精神在改革实践中又进一步赓续与弘扬,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中国女排姑娘们,饱含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熔铸了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为主要内容的“女排精神”。而女排精神也是对中华民族勇于超越、自强不息精神的进一步淬炼和升华。
三、在伟大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奋力夺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呼唤新的历史担当,需要新的精神状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用其去激励我们全党,继续领导人民把伟大的社会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一)新时代伟大革命精神的再诠释
新时代是建党百年发展历史进程中物质条件最为丰盈的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革命精神的表现样态呈现出更具多样化的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明确自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者”身份标识,对伟大革命精神进行了新的诠释。
一是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革命精神。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当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代表;二是通过传承和创造性转化赋予革命精神以新的内涵和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识,通过瞻仰遗址故居、缅怀革命先烈、参观革命博物馆、重温红色印记,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进行了传承和创造性转化论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三是完整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红船精神”到“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进行了完善和发展,为新时代弘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提供了新的启示。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我革命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弘扬革命精神的应有之意。
(二)弘扬新时代伟大革命精神的路径选择
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红色基因密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弘扬党的革命精神,使党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伟力。
一是在党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中弘扬百年革命精神。在革命历史传统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在话语形式上体现人民性、通俗性,更要在政治内容和思想情感上保持人民性、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结合当下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把握历史。二是借助新媒体弘扬百年革命精神。要顺应新媒体传播发展趋势,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挖掘好、利用好线上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等平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比如“通过虚拟现实展示‘全景式’博物馆、红色遗址及其他爱国主义基地,人们不但能够更为直观地、立体化地体验革命精神,而且能够弥补文字的文化抽象性所不能带来的体验感”三是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中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他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因此,在弘扬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革命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百年伟大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