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舞剧艺术表演中的应用

2021-11-12郭文庆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舞剧虚拟现实舞台

郭文庆

一、引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舞剧表演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许多新技术在表演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对于实现“虚拟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有很大帮助,必将是今后舞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舞剧艺术表演中的应用与实践,对于扩展和丰富舞剧艺术的创新空间及表现形态,促进当代舞剧艺术创作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舞剧艺术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一)传统舞剧艺术概念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音乐、哑剧、文学、戏剧、舞台声光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旨思想,表现故事情节。舞剧是具有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可以包含各类不同风格的舞蹈,可以以某一种舞蹈为主,其他舞蹈为辅。也可以是不同舞蹈的组合和并重。早期的西方传统舞剧多以叙事为主,发展到今天,舞剧重点关注人物形象的刻画。我国具有戏剧元素的舞蹈形式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以《大武》为代表,综合了舞、乐、诗等不同艺术形式,描述了武王灭商这一历史事件,但非严格意义上的舞剧形式。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舞剧才以一种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出现,形成了中国民族舞剧的艺术形象。

(二)传统舞剧艺术发展的现状

纵观我国舞剧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我国舞剧的发展表现为:

从创作的形式来看,舞剧创作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绝大多数舞剧在题材内容和舞蹈、音乐、艺术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审美价值和较高的独特性。以《阿诗玛》《丝海箫音》《吴越春秋》等为代表,在题材选取、体裁创作、舞剧风格、表演样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但仅在宏观上实现了多样性,而在微观的独特性上还未形成多样性的格局。

从创作的题材来看,我国舞剧在悲剧与喜剧方面的作品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但细究其创作的题材,主要以悲多喜少、古多今少为主。即反映现实生活的较少,尤以民间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为主,且多为悲剧类舞剧。虽然舞剧的发展不能只从题材或体裁方面进行单方面的讨论,但从促进我国舞剧事业发展的维度来看,从多个角度适应大众的审美要求,将时代特征融入舞剧的发展历程,对于创作者和舞剧从业人员来讲都需要进行必要的审视。

从创作的手法来看,我国舞剧目前已逐步实现虚与实、抽象与具体的融合,从近些年的舞剧作品中可以看到有运用抽象的手法或者群舞来营造或烘托某种氛围,或者通过虚拟化、抽象化的手法来凸显某一具体的角色或实物属性。当然,舞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将剧情内容或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具体化、视觉化和直观化的过程中,利用各类丰富的美术场景或色彩化的背景、澎湃的音乐以渲染人物内心的活动,这既有助于突出舞剧的主线,也有助于实现舞剧场景中的声乐交响,更有助于观众与剧情的心灵交互。例如,《极地回声》将交响运用于剧情,在不同的表演区结合不同色调的灯光,将不同时代的特征通过灯管色调实现人物角色的时空对话。但就舞剧的创作而言还很难细致入微地实现虚实无缝衔接,尤其是在舞剧诗化表现的艺术手法方面与时代特征还未完美结合。其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舞剧人物表现手段、舞剧时空特征、舞剧场景构建等方面。例如人物角色肢体动作、角色造型、角色表情变化、舞剧时空特征等还得依靠传统的手段来实现。

综合来讲,传统的舞剧艺术,除了上述创作与表演的内在发展现状之外,还有年轻一代的传统舞剧艺术表演者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与老一辈的艺术家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也对传统舞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此外,传统舞剧艺术受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和时尚潮流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当观众置身于舞剧艺术表演过程中时,对舞台音乐、灯光、背景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受资金限制,传统舞剧艺术的装置和设备有些陈旧,已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也很难与现代表演艺术竞争,这严重影响了舞剧艺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舞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创作形式上表现得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这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舞剧表演艺术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一种虚拟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是在动态系统模拟和传统的三维动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的直接自然交互。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交互的三维动态模拟以及用户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用户可沉浸于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集成了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图形等多种技术。因此,基于人工构建的三维虚拟环境,观众可以借助虚拟场景中的光电效果获得真实的视觉感受,同时实现与虚拟场景中不同角色的互动交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舞剧艺术中的应用

1.应用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化、虚拟化、立体化的方式唤起观众以超越时空的方式与人和物进行交互。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交互不仅包含肢体动作的表现和接触,同时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物等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虚拟现实看作数字媒介和现实世界沟通的中介角色,实现数字人物角色的符号化、概念化,基于虚拟的真实世界,促使观众对构建的视觉世界进行认知、思考、感悟。

2.应用维度

从舞台布景及创作方式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在舞台中不同布景和场景、角色的叠加,即将更为复杂的背景、环境、道具、人物角色、光影效果等根据场景或者剧幕的需要构建二维或者三维的虚拟环境,实现全息的展示效果,以便于不同场景之间的快速转换。也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立体造型、平面成像、全息展示的效果突出舞台效果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实现舞台空间背景的多样变化和肌理展示。此外,借助虚拟演员、光影效果等,舞剧创作者可以使用更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更为深刻或复杂的演员内心世界,方便观众把握演员内心的冲突,实现观众与舞剧无声的互动。

从舞台的表现手段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剧中可以运用于舞台空间调度,促进舞台艺术流动感和立体感的表现。由于舞剧中经常使用群演,因此,编导可以借助群舞演员的队形变化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拟场景的无缝融合。同时伴随着演员的穿插、移动,为了丰富舞剧的艺术形式,可以借助虚拟的灯光、布景以及模型突出更为戏剧化和多样化的人物内心。以往的舞剧由于受表演空间的限制,编导需要考虑舞台空间的大小,这就限制了更为澎湃、宏大效果的展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会借助虚拟演员和场景实现空间和场景的无限延伸,进而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的复杂变化过程,让舞台的流动感和立体感更为丰富饱满。

从舞台的画面感和可视感来看,在舞剧中使用多种支系的民族传统舞蹈,既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助于大众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剧情的进一步升华。以往的舞剧涉及民族背景文化的表现时,无论是演员服装、道具还是布景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准备,这既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增加了剧院的各项开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导演根据演员个人或者群舞的变换轨迹,构建各类静态的模型或者流动的线条以及虚拟场景,所搭建的虚拟场景画面无论是在舞剧的主题表现、人物角色塑造,还是舞剧气氛渲染、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演员只需要对核心动作进行体现,其他都可以通过舞蹈与虚拟景象实现融合,从而不断叠加、穿插至舞台画面,观众如置身舞台场景之中,提高了舞剧的观赏性。

从舞台构图和造型来看,舞剧中的群舞为了渲染气氛通常需要复杂多变的队形,但传统方式很难完美实现。在舞剧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既可以将舞蹈三大理论要素表情、节奏和构图完美呈现,也可以实现要素的超现实表现。

四、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给传统舞剧艺术表演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真人与虚拟场景、模型的同台表演与交互,虚拟场景的应用将扩大舞台空间,实现虚拟空间和舞台空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借助虚拟空间可以为观众呈现一个更为直观、超现实和信息量更为庞大的舞剧艺术表演空间。

猜你喜欢

舞剧虚拟现实舞台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百科全书舞剧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