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咏桂诗研究述论

2021-11-12黄小玲安徽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粤西贬谪广西

■黄小玲/安徽大学

一、前言

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文化贫瘠的广西在唐代也被诗人挥笔歌咏。唐代咏桂诗指的是内容涉及广西的唐代诗作,既包括广西本地诗人的诗作,也包括外籍入桂诗人吟咏广西的诗歌作品。唐朝特殊的贬官制度和广西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很多外籍诗人有机会客居广西,并将由此产生的客居他乡和流贬的特殊情感寄于诗作。同时,广西本土诗人如曹邺等人也有咏桂诗作流传至今。目前学界关于唐朝咏桂诗的研究成果颇多,涉及文献整理研究、诗人群体、诗人个案、题材内容等各方面。

二、文献整理研究

清代康熙年间汪森所编《粤西诗载》是最早的专门收录广西诗歌的一部诗词总集,其收录上自秦汉,下至明末创作的诗歌作品。《粤西诗载》共收录150 首唐代作品,包括著名诗人宋之问、柳宗元等59 位诗人的诗作,对研究唐代咏桂诗歌创作有较高参考价值。汪森在《粤西诗载序》中说“凡系粤西之事,行之诗与文者,抄撮成一编”。只要是咏桂诗都被汪森收录,但未对咏桂诗进行境内境外的区分。《粤西诗载》在体例上并不利于后人对咏桂诗进行断代研究,因为其按诗歌体裁对诗集进行分卷,导致各朝代诗歌散落于不同书卷中,给查阅工作造成困难。道光年间梁章钜编纂《三管英灵集》,收录自唐至清道光年间的3550 首广西诗歌作品。与《粤西诗载》不同的是,梁章钜在书中收录的大部分是广西本籍诗人的作品,流寓诗人只有久居广西者方可入选,因而只辑录10 名外籍客桂诗人的作品。这使广西本土诗人得到重视,同时也忽略了留下诗歌佳作的旅桂诗人,如张九龄。这两部诗集虽有瑕疵,但对于今天研究广西诗歌文化发展史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他诗集如陈永正所编《全粤诗》,虽然对广西地区北海、钦州等地的诗歌有所收录,但它研究的是唐代广东诗歌,并未过多涉及广西。

当代学者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粤西诗载》对今人研究广西古代诗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早在1981 年,金石生便对《粤西诗载》的篇目和作者进行整理,并著书《粤西诗载篇目及作者简介》,这对后人研读《粤西诗载》和研究广西诗歌文化史有很大帮助。金石生的作品相当于《粤西诗载》的索引,清晰地展现了《粤西诗载》的体例,有利于研究者大略了解《粤西诗载》的诗歌辑录篇目和诗人概况。梁超然在研究《粤西诗载》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时指出,研读咏桂诗人的作品时,要注意“知人论世”,考虑诗人的身份和经历,避免被诗人的有色眼镜迷惑。刘海波也曾对《粤西诗载》中外籍诗人对广西情感态度的演变进行纵向研究,指出唐朝四个阶段诗人情感倾向的动态变化,这对整体把握唐代客籍诗人咏桂诗的内容有指导作用。

《三管英灵集》在辑录诗歌上遵循地域性和艺术性的选诗标准,注重诗歌的数量和艺术。今人谢明仁对此诗集的研究侧重于这本诗集的文献价值,他肯定了《三管英灵集》“即诗存诗”的选录标准,认为这有利于在地域上广泛收录广西本地的诗歌, 提高该诗集的工具资料书价值。但张彦也提出,尽管按《三管英灵集》的收录标准,这本书在诗歌辑录上做得非常全面,可是“即诗存诗”和“因人存诗”无法调和,因此总集的编纂仍有遗憾。这也导致了目前学界对《三管英灵集》的评价集中在文献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遗憾的是,无论是《粤西诗载》还是《三管英灵集》,都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目前尚未出现代表性的笺注本。

三、诗人群体研究

唐代广西属南岭蛮荒之地,涉桂诗人在广西推动诗歌文化发展是一种特殊现象。涉桂诗人是唐代特殊诗人群体,今人已注意到唐代咏桂诗人群的文学史意义并着手研究。

罗媛元对广西文人做定量分析研究,从地理分布、入桂时期两个方面横纵分析唐代文人在广西的分布情况,尤其重视著名文人的分布情况。知名文人入桂是唐代广西诗歌发展的直接原因,且知名文人在广西的地理分布直接影响了唐以后广西文化的地区差异。桂、容、邕三地因知名文人宋之问、柳宗元等人的到来获得诗歌文化快速发展。孔欢的论文《地域视野下的唐代涉桂诗风貌初探》,从诗人与广西的关系角度将咏桂诗人分为客籍诗人、本籍诗人、外地诗人三种类型,其中按寓桂原因又将客籍诗人分为宦游诗人、贬谪诗人、幕僚诗人。这样分类有益于研究者将诗人作品中对广西的感情书写和诗人经历进行有效联系。

也有学者从地域角度研究唐代咏桂诗人群体,如周洁按诗人籍贯对唐代山西咏桂诗人群进行研究,她不仅分析了唐代山西人咏桂诗中赞扬的广西秀丽景色,还指出山西人对广西诗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山西本就是唐代文化繁荣之地,杰出的山西诗人在歌咏祖国锦绣河山时,自然少不了对广西的描绘。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获得更多关注的地域诗人群体是桂林诗人。诗歌数量上的优势和内容的丰富是唐代桂林山水诗取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据梁晗昱研究所得,包括本土诗人和寓桂诗人在内的34位唐代诗人共创作了86 首桂林山水诗,这在唐代广西诗歌中占比超过一半。梁晗昱在论文第三章第二节指出,唐代是桂林山水诗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桂林山水诗在内容上较前代更丰富,包括了贬谪诗人的抒情吟唱、异地诗人的桂林印象和本籍诗人的家乡书写三个方面。学者对咏桂诗人群体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从多角度分析咏桂诗人对广西的情感倾向,是对咏桂诗内容共性的总结,同时也利于对不同诗人个体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四、诗人个案研究

目前学界对唐代咏桂诗人个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比较著名的几位诗人,一是因为知名度高,二是因为现存诗歌文献较多。对唐代本籍诗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曹唐、曹邺两位比较著名的诗人。梁超然曾对广西籍诗人曹唐的生卒年、交游等生平信息进行考证,并考证曹唐的诗集及散佚情况。他指出,如今《全唐诗》存所的曹唐诗是史乱的幸存品,并非曹唐诗的全貌,其中《大游仙诗》五十篇仅剩十七篇。其他学者如魏姗已对二曹诗歌做了专项研究,内容涉及二人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二人诗歌风格的对比分析、诗歌现存版本分析等。魏姗论文的第四章从地域层次分析二曹积极应举,主动吸收中原文化,是他们成为桂林诗歌文化代表的重要原因。除外之外,各种涉及二曹的研究也散见于各种综合性研究论文中。而其他本籍诗人受到的关注较少,目前梁超然已经对唐末五代的广西籍诗人进行考论,对《全唐诗》所记载的翁宏、王元、陆蟾、赵观文和林楚材这五位广西籍诗人的创作状况进行考证。除《全唐诗》已明确身份的曹邺曹唐二位诗人外,还有这五位诗人对广西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关于其他本籍诗人的研究只存在于各种综述性研究之中,未见专项研究。就目前文献残缺的现状来看,其他未受关注的诗人还有待文献考证工作的推动。

对客籍诗人的研究集中于宋之问、张九龄、柳宗元、刘禹锡等几位负有盛名的诗人身上。柳宗元是受关注最多的客籍诗人,不仅因为柳宗元的知名度,还因为柳诗的数量多和艺术价值高。关于柳宗元柳州创作的学术论文不下百篇,研究内容涉及诗人的柳州生活经历、柳州诗歌考证、诗歌艺术研究等方面。柳宗元著名诗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必读诗选目录,可见柳宗元是咏桂诗人中受关注最多的。其他知名诗人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李商隐的旅桂诗也有专题行研究论文,相比起来,其他不太出名的诗人如欧阳宾等人受到的关注较少。其实,无论是本籍诗人还是外籍诗人,获得较多关注的诗人集中于桂林地区,且他们有较多作品留存于世。受限于文献的缺漏,许多旅桂诗人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无法避免的遗憾。

五、题材内容研究

唐代咏桂诗按题材内容可划分为贬谪诗、送别诗、风土诗等。目前学界已有不少学者按题材类型对唐代咏桂诗进行研究,既有对所有咏桂诗类别进行的综合性论述,也有对某一题材类别进行的专项研究。孔欢从地域视野的角度将唐代涉桂诗分为山水诗、名胜古迹诗、贬谪诗、送别诗、风俗诗五类,结合唐代广西地域环境分析广西的地域文化对咏桂诗创作的影响。孔欢的研究视野给研究咏桂诗带来新视角,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咏桂诗的雅俗共赏之处。

对咏桂诗单一内容题材进行研究的成果更为丰富,目前各个题材的咏桂诗都有专项研究成果。以贬谪诗为例,蔡勇以唐代时间为轴,分析唐朝各诗人的广西贬谪诗;又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分别选取代表诗人进行分析研究。蔡勇的研究表明,贬谪诗人对广西的情感出现了由关注自我命运到关注当地民生的变化。李亚琦从贬谪的角度分析沈佺期、宋之问的诗歌创作,其中涉及诗人贬谪广西时的诗歌创作。

就送别诗而言,较早的唐代涉桂送别诗研究是钟乃元对涉及广西的46 首送别诗进行的地域分类研究,将送别的起始点和送别的缘由结合起来作为分类根据。如同是在外地送人到广西,但入幕和贬官不在一个类别。罗媛元进一步将广西送别诗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始于广西,达于广西外的送别诗;另一类是始于广西,达于广西某地的送别诗;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将诗人的情感类型进行细分,这对研究唐代咏桂诗的情感倾向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吕媛把唐代赴岭南送别诗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赴岭南送别诗的兴起原因、时空分布、类型特征,这可以视为对罗媛元研究的深入。

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是本籍诗人的写作素材,也进入了客桂诗人的诗篇中。唐代独特的贬官制度和一度动荡的朝政为广西输送了许多外籍诗人,这些诗人的创作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广西的风土人情。目前对唐代广西风土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如马树良《历代广西风土诗研究》对各朝代涉及广西的风土诗进行研究,其中涉及唐代广西风土诗。钟乃元将广西的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结合在一起,分析唐宋时期的广西诗歌。他从广西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交通环境三方面分析诗歌与广西地域文化的关系,这对进一步研究咏桂诗歌的情感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钟乃元还把咏桂诗人分为贬谪诗人、宦游诗人、幕僚诗人、本土诗人四类,从诗人身份角度来考察风土诗的具体内涵有利于把握诗歌内容。目前对咏桂诗歌题材内容的研究呈现多角度全方面的特征,多角度分析广西诗歌的方法是符合广西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背景的,对后人的研究有参考作用。

六、结语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界对唐代咏桂诗研究涉及范围较广,学者在文献整理、诗人群体与个案研究、题材内容研究这四个方面取得可观成果,但仍存在不足。目前粤西诗歌的关注度不比粤东诗歌,陈永正新编《全粤诗》的选诗范围并不包括如今广西,咏桂诗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从文献整理角度而言,《粤西诗载》辑录的咏桂诗篇目并不全面,不少诗篇存在讹误;有些诗歌如杜易简《湘川新曲》甚至并不属于咏桂诗,而今人并未对其进行考证。无论是《粤西诗载》还是《三管英灵集》,在体例和诗歌辑录上都不是完善的咏桂诗诗集,目前也没有新的咏桂诗集出现。基于文献整理不完善和诗人考证不详这一现状,唐代咏诗人研究出现明显倾向于名地名人的现象,其他诗人的研究工作还有待文献整理工作的推动。因此,学术界应当注重对其他诗人的生平考证和诗作研究,关注当代出土文献的研究动态,争取编著更完善的全桂诗诗集。

注释:

①(清)汪森.粤西诗载[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②(清)梁章钜.三管英灵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③陈永正.全粤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④金石生.粤西诗载篇目及作者简介[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1981.

⑤梁超然.略论《粤西诗载》的史学价值与美学价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1~8.

⑥刘海波.从《粤西诗载》看唐人对广西情感印象的演进[J].河池学院学报,2009(04):73~77.

⑦谢明仁,黄春红,梁新兴,李娟.《三管英灵集》文献价值略论[J].广西地方志,2005(06):40~44,51.

⑧张彦.论《三管英灵集》的收录标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2~16.

⑨罗媛元.唐代文人在广西的地理分布[J].贺州学院学报,2015(04):13~18.

⑩孔欢.地域视野下的唐代涉桂诗风貌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6.

11 周洁.唐代山西人旅桂诗初探[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2):107~109.

12梁晗昱.论古代桂林山水诗的从产生、发展及其流变[D].南宁:广西大学,2013.

13梁超然.晚唐桂林诗人曹唐考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04):30~34.

14 魏姗. 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15梁超然.唐末五代广西籍诗人考论[J]. 广西社会科学,1986(03):218~229.

16孔欢.地域视野下的唐代涉桂诗风貌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6.

17蔡勇.唐代岭南贬谪诗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8李亚琦.贬谪与沈佺期宋之问的诗歌创作[D].合肥:安徽大学,2007.

19 钟乃元.唐代广西送别诗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9(5).

20罗媛元.论唐人岭南送别诗的情感倾向及模式[J].贺州学院院报,2016(2).

21 吕媛.唐代赴岭南送别诗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22 马树良.历代广西风土诗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23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粤西贬谪广西
广西贵港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真实性视阙下粤西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及对策研究
粤西地区塘口古堡群保护与开发研究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非同凡响的秋歌
粤西传统武术发展研究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