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以Silent Spring为例

2021-11-12贾玉杰太原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课程

■贾玉杰/太原师范学院

一、教学背景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显性的思政教育功能,高校专业课程具有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笔者所教授的综合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精读为核心,与听力、口语、泛读、写作、语法等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相互依托,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综合英语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激发课程隐形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综合英语课文《寂静的春天》为例,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探索英语学科育人途径,为提升高校英语教师育人意识、开展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二、课文分析及思政元素发掘

本文选自蕾切尔·卡森的同名畅销书,是一篇说理的议论文,主要讲述了化学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文章开篇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美国小镇:植物蓬勃生长,动物逍遥自在,游客大饱眼福,居民生活恬静。后来,一个邪恶的咒语降临到了这个小镇:植物枯萎凋零,动物生病死去,游客不再光顾,居民患上神秘疾病。曾经,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清晨快乐地歌唱;如今,小镇悄无声息,毫无生气。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令人警醒的论点: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化学药品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人类不能合理使用化学药品,这个想象中的悲剧很快就会变成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开头叙述部分将小镇受到污染前的繁荣和谐与受到污染后的死寂萧条进行了对比;接下来的议论部分首先指明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段落使用了主题句,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在修辞上,文中多次使用了对比、暗喻、平行结构等手法,使得文章语言生动,逻辑性强。文中最明显的对比是小镇污染前后的对比,凸显出污染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暗喻的使用形象贴切,使得分析论证更容易理解。文章还多次运用了平行结构,使得论证层层深入,具有说服力。

在本文中提炼思政元素,主要有:激发学生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上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治理观”有机衔接和融合。将课文主题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变暖、西方科技观、科学发展观等多元主题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二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

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中对议论文这个文体比较熟悉,但是他们不能很流畅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够提取文章的基本信息,但不擅长归纳梳理信息的主线和文章结构。且大多数学生满足于对文本大意的获取,没有主动深入推断文本内涵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层层铺垫,将思政元素无形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述搭建好平台,多为学生创造英语输出的机会,以帮助他们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意义的深入探究,实现学科育人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提炼出的“思政要素”展开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掌握文中重点词汇的用法,对构词法有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2)借助思维导图获取本议论文的主要信息,梳理文章结构。(3)多角度深度理解文本,挖掘作者的言外之意。(4)分小组对下列话题进行主题调研和汇报: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近些年生态文明理念的转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途径。

五、教学重难点

技术层面:对文本进行透彻的理解,提取关键信息并整合形成结构化知识,通过口述等活动进行进一步的内化应用。态度层面: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思政方面: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浸透在学生心里,体现在学生实际行动中,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话题:通过Michael Jackson的Earth song导入,通过其中的一句歌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地球在哭泣,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小组讨论:小组就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小组讨论后全班分享,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获取大意: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获取文章大意,通过小镇污染前后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保问题的重要性。

深度理解:教师带领学生详细分析文章内容,包括重点词汇的用法、构词法分析、长难句解析、作者的语法选择如何为意义服务,引导学生深入推断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概括整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细节信息,提取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分析整合的能力及篇章意识。(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2)请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发布到小打卡中,仔细查看别的同学的思维导图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点赞。(3)获得点赞数最多的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4)请别的同学点评补充,教师总结。

小组活动:通过准备调研—小组汇报—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分小组对下列话题进行主题调研和汇报: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我国近些年的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途径。

在准备调研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小组汇报中,训练学生的英语公共演讲能力。在学生自评中,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升学习效果。在学生互评中,引导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升华总结:教师总结小组汇报主要成果,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途径,分享关于环保的名言警句和歌曲Heal the World,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课后作业:(1)给全校学生写一封环保倡议书。(2)为环保纪录片“家园”片段配音。(3)给美国朋友Tom讲述右玉的故事。

七、创新点

(1)牢牢把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2)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管理,促进合作学习。形成组长督促组员,学委督促组长的联动机制,在竞争与合作中激发学习热情。(3)采用启发式和讨论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创设大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参与度。(4)改进学生的学业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升学习效果。(5)充分利用微信群、小打卡、英文趣配音、钉钉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升教学和学习管控效率。

八、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的整体规划与设计,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的落地,有如下教学效果:(1)把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效果成效显著。(2)把学生的学习习惯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3)在“课程思政”方面,既有“爱国情怀”教育、也有“团队精神”训练;既有“社会责任”熏陶,也有“国际视野”培养;既有“环保意识”提升,也有“批判思维”培养。(4)通过深度探讨和语言内化,学生学到了有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提升了整合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懂得了相互学习的重要性。

九、结语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更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发挥英语专业课的隐形思政教育功能是新时代对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要求。综合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寓思想教育与品格塑造于语言教学中,这是该课程具备的优势。在综合英语课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该帮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四个自信”。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坚定对祖国历史、文化、价值等优良传统的热爱,激发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主动挖掘课文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避免纯粹的口头说教,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