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
2021-11-12孙艳萍高茜于芳蕾
孙艳萍,高茜,于芳蕾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咸712000)
2019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明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中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1.1 实施主体存在认识偏差,缺乏德育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首先,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还不够,习惯性地把“智育”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很少引入“德育”任务。从任课教师自身来看,他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还不能把“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其次,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最后,部分教师不能区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功能及定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23%的人认为“除去化工专业知识以外,在化工专业课的学习上还收获到了‘学会端正三观、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这充分说明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的空间还很大,需要专业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挖掘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入点。
1.2 实施主体的德育能力不足,不能充分挖掘德育与智育的融合点
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道德的机械输出和价值的简单传递就是立德,完成立德任务就是学生单纯地接受思政课程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目标片面地追求专业知识的客观与中立,不能把专业知识点、专业能力及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充分地发掘,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专业课德育与智育的协同育人效应。
1.3 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参差不齐,缺乏高度的“德育”实效性
第一,思政教育因其存在主观性与内隐性的特点,从而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标准很难制定,学生在认知、情感及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效果不能量化到评价标准中;第二,多元性评价还不能在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中体现。现有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较单一,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只简单地涉及沟通能力、学习创新与责任关怀等人文素养的评价因素。
2 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与实践逻辑
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首要任务是找准课程思政的突破口,在专业知识点及课堂教学环节中将德育元素自然地渗透,从核心价值、理想信念、科学思维、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及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
2.1 充分条件:强化实施主体的育德意识,着力提高其育德能力
树立“传道授业”的教学目标,彻底转变实施主体的教学理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任课教师作为专业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主体,要充分认识并建立起专业课教学中“传道育德”的教育理念,才能主动地在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增强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其次,要确立“传道育德”的职业生涯目标。一名优秀的教师理应是将“传道育德”和“授业解惑”进行有机统一,即人师与经师的融合,既要致力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育德”为己任,做到“心中有国家和民族,肩上有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依托“师德师风”建设高地,充分发挥实施主体的示范作用。教育是否成功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及人格力量是分不开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教师,必须做到率先垂范并以身作则,才能以实际行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强化实施主体的师德师风,教师们才能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
以“育德能力”提升为核心,提高实施主体的职业能力。一方面,加强实施主体的育德能力提升方面的专项培训;另一方面,针对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教研室教师集体学习研究交流国情、党情,聚焦高职学生的终身发展,共同探讨将本课程育人的价值要求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着眼于青年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浸染,发现和挖掘“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2.2 必要措施:拓展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与实践途径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统筹课程目标融通过程。从化工类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根据“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其隐性的德育功能,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等层面进行引领,将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进行对接,将育德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相衔接,修订课程标准。
以“价值引领”为导向,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化工专业主要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领域,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并运用科学。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从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职业精神等方面挖掘提炼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显现本课程的思想性与价值性,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在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思想觉悟等方面逐渐提高,从而落实在专业课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线上+线下”为平台,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互联网+”给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我国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1亿,占手机网民的34.6%”。由此看来,个性化的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因而教学主体必须依托“互联网+”的背景不断地探索、创新、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案例、启发、对比等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建设“线上+线下”的学习平台,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渠道贯通,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合力。一方面,着力于“教”与“育”的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依据专业背景和课程特点,研究教学策略,加大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力度,抓好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率,合理选择项目化教学、预设性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带入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贴近生活与生产。如在“强化传热的措施”内容讲解时引入“泼水成冰”视频并通过线上进行展示;同时,还可通过辩论、调研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体验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从而实现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融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以“德育实效”为目标,联合思政教师的特色资源。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通常把学科的前沿知识及相关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而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教学资源比较欠缺,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考虑与思政课老师共同备课,吸收跨学科老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和资源,自然地融入背景文化、工匠人物、名人记事等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也成为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最有效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