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民进沭阳总支“六项建设”推动组织高质量发展
2021-11-12韩华林
□韩华林
近两年,民进沭阳总支在中共沭阳县委、民进宿迁市委会和县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六项建设”,持续推动队伍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成果丰硕。
一、加强思想建设
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培训学习、两微学习、外出交流等活动,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精神,提高政治自觉力,建立工作微信群传达各级组织的文件精神。组织全体会员到崇孝苑学习孝道文化,开展各类社会调研活动,通过了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情况,为促进会员积极履职奠定思想基础。积极转化思想建设成果,会员撰写的《痴心肯化子规鸟 只望春归带血啼》《巾帼荣光》等稿件被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网络平台采用,电视纪录片《沭宿海抗日中学》被县直机关选作党建教育教材,《从沭阳方言到四大名著》《感恩草》等多篇文献被编入沭阳县文史资料。
二、加强队伍建设
发展新会员坚持以德为先,通过组织鉴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严格考察新会员,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情况,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从2015年成立支部至今,先后吸纳教育界、法律界、企业界、行政界、文艺界24名精英人士入会,其中包括市人大代表3名、市政协委员2名、县政协委员6名,支部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加强制度建设
相继制定执行新会员考察制度、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和表决制度、年度绩效考核和表彰制度、建立调研小组组长负责制度、总支档案管理制度等,在基层民进组织中率先实现“一人一档、一事一档”精细化管理。建立社会活动分工合作制度,将全体会员分为四个活动小组,各小组分别牵头负责一系列活动,实现总支月月有活动、人人有分工。率先建立完善会费收支管理制度, 做到明确会费标准、明确财务人员、明确使用范围和原则、明确收支手续、明确监管机制“五个明确”。
四、加强阵地建设
按照立足基层、多点辐射、面向全县的总体规划,在城区中心东园社区率先建立民进沭阳总支“同心共建”活动基地,每月至少开展1次教育培训、普法或亲子活动。随后又在县经济开发区建立“民进会员之家”,在龙庙镇崇孝苑建立暖阳活动基地、在耿圩镇沂南小学建立青苗活动基地、在南湖公园建立环保教育活动基地,在两所学校建立以关爱妇女儿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同时坚持一个基地一个主题、一个基地一个特色,使总支迅速成为全县开展活动最多、群众知晓率最高的民主党派组织。
五、加强能力建设
开展岗位建功评比活动,努力提升全体会员的工作能力,每年都有半数以上的会员获得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多名会员在全国以及省、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提升社会调研和参政议政能力,先后开展社会养老、物业管理、阳光司法、乡村振兴等主题调研活动,连年实现提案提交率100%,部分信息被民进宿迁市委会、民进江苏省委会采用。紧密结合实际,提升活动能力,在崇孝向善主题教育基地开展孝文化教育活动,前往敬老院等开展送温暖、送关爱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定期开展送粽子、送年糕、送春联等活动;聚焦社会热点积极开展禁毒、反家庭暴力、反金融诈骗等教育宣传活动,全力促进社会和谐。
六、加强品牌建设
一是以开展“同心共建”活动为主要抓手,打响公益品牌,总支开展的“暖阳行动”“同心青苗”“司法为民”等多项主题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打响文化品牌,《紫藤花牵手格桑花》《女儿的日记》《家》《锄禾》《我们从未忘记》等多部公益宣传片在全国各级比赛中获奖,部分作品受政府表彰;朗诵诗《回答》《巾帼荣光》《春风榴火斗芳菲》《英雄,从不孤单》以及小品、情景剧等数十件文艺作品参加省市县各级重大演出活动,并在省内外广泛传播;诗歌《七月》、散文《海棠花开》等多件作品在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征文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全体会员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积极转化为社会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