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规范化异同浅较及思考
2021-11-12陈君
陈 君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古今汉语规范化共同特点
1.汉语规范化必然性。
无论隶属于哪个国家和文化,其中的语言的规范化是语言流变发展的必然趋向,它由语言最本质的属性既其根本的社会约定俗成性质决定。汉语语言本质属性所体现的社会约定俗成过程即是汉语言不断规范的过程。从中国远古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语言使用状态到春秋时期推行的“雅言”,及至汉朝的“通话”,后来的明清“官话”,民国“国语”到今天我国法定推广的“普通话”,纵观而言即为我国汉语语言规范化流变发展的必然历程。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现代,作为语言,我国汉语规范化的必然性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国家制定规范标准,用行政力量向社会推行。
(2)规范以学校教育为基地,培养人才,带动社会语言规范。
(3)编撰语文辞书,贯彻规范宗旨,传播语言成果。
(4)语言文字规范重文字轻语言。
2.汉语规范化曲折性。
汉语规范化过程并不是直线形式流变发展的,而是螺旋式变动曲折发展的。在我国汉语从古至今统一规范的历史长河中,还存在统一到裂变再到统一的曲折历程。汉语发展过程中语言流变史上也存在由方言走向普通语,再由普通语分裂产生新方言的短暂流变过程。例如现在的闽南一带客家话的流变就是很明显的案例。
3.汉语规范化创新性。
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自然语言也不能例外。语言从远古时代产生开始,就已经走上了不断规范化的历史进程,而这一规范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流变、发展、创新的过程。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语言具体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同时也体现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规范标准上。
二、古今汉语规范化差异
中国古代的汉语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文字的使用和语音的发音两方面,文字通过编制韵书进行传播教化普及,语音则由字典的编撰进行。推行方法主要为制定规范的字书如《仓颉篇》、《字汇》等,另外从今天不断考古出土的文物石刻可以管中窥豹,古代汉语的流传教化也可以通过刊刻石经存留,所以古代汉语规范化的主要手段通过民众教化、读书仕途、前后承古等几方面完成。
中国现代汉语规范化经过全面长期的历史文化流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新时代独特的发展特征,将民众移风易俗和社会约定俗成也考虑了进来,总的来说相对于古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更为全面和普适,并且通过利用权威与专业、互联网与教育、线上新闻与线下宣传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范和传播。所以,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体现出了不同于古代汉语规范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比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大力倡导和使用,如新媒体、自媒体、无线网等的出现;另外,现代独特的全球化时代特征,使外来词或舶来词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和谐画面;再者,我国汉语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和使用率大幅上升,以及孔子学院等汉语规范化传播机构的推广,出现了汉语的全球化流行趋势,这也导致了现代汉语规范化特点其中之一汉字的规范化由繁趋简等。
三、古今汉语规范化对汉语教师的启发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及稳固,全球一度并持续出现“汉语热”现象,并且,作为我国法定推行语言,尤其以汉语为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时,汉语规范化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汉语使用规范化程度,才能更稳健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不同的时代。
1.提高汉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汉语教师要在工作岗位上能贯彻我国汉语语言文字规范,首先必须要自身熟悉和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和保持语言规范意识,并在汉语教学中宣传贯彻执行这些国家标准和规定,是每一个汉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提高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一般说来,汉语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是至少“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而汉语教师决不能只局限满足于最低要求,而要督促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时刻对规范化汉语的使用保持高敏感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精益求精不断保持标准的汉语普通话发音,并且在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发音准确,书写规范,勤查工具书,夯实专业基础。
3.正确灵活应对语言文字规范过程中的过渡问题。
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的,汉语教师可以适当地吸纳新时代较为普罗大众接收并约定俗成趋向华的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体应用中灵活处理不同的文字规范化问题,要正面积极正确的引导学习者吸纳汉语知识和扩宽知识面,合理恰当地对规范汉语进行应用。如各地方言,时新的网络语言,流行的外来词等,要把握好规范普通话和过渡语言的平衡,以普通话为主,过渡语言为辅,形成立体全面的汉语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