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2021-11-12严可仕

民主 2021年8期
关键词:盲道手语残疾人

□严可仕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认真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公共区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

一、无障碍共识还未形成

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需求常常被视为其家庭成员的责任,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他社会成员更多地从助残的角度去认识无障碍环境建设。

二、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存在短板

一些城市在市政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时不重视落实无障碍理念,没有严格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导致无障碍设施连续性、系统性、规范性较差。比如:各地人行道仍存在断头盲道、占用盲道等问题,不少十字路口红绿灯缺少 “交通信号声响提示装置”(盲人钟),城市过街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大部分未配备无障碍电梯等。

三、无障碍设施存在“建管脱节”问题

一些公共区域虽然建设了无障碍设施,但由于后续管理没有跟上,导致“形同虚设”。比如:一些道路、公园和高层住宅楼原本规划无障碍坡道,但为防止电动车进入,投用后又安装栏杆或石柱,影响残疾人轮椅通行;一些无障碍设施损毁多年,无人修复。

四、信息无障碍工作亟待加强

现代信息技术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带来了“数字鸿沟”。比如:大部分手机APP没有设置无障碍模式,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在就医、出行、网购、订餐、使用健康码等方面存在障碍;一些政府官网没有达到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各地疫情防控新闻配播手语较少,不利于特殊群体及时掌握信息。

为此,建议:

一、广泛凝聚无障碍优先的社会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充分发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大家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业务,更与每个健康人的未来息息相关。

二、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各个环节

在规划设计环节,要主动将《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和具体项目设计中,并做好与已有无障碍设施的有机衔接。在建设工程审查环节,由残联、老龄办、妇联等部门遴选专家同步对城市相关新建项目进行无障碍设计条件审查,未通过审查的,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在项目施工、工程验收等环节,要充分发挥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真正做到无障碍环境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交付使用,确保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无障碍率达到100%。

三、建立健全无障碍设施管理长效机制

建设无障碍设施只是前提,能保证其正常使用才是关键。要从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未能有效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入手,梳理问题清单,打通难点堵点,串点连线成片,不断提高无障碍环境的连续性、系统性。要依托“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平台,将侵占盲道、私设围栏等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的行为纳入管理范畴,常态化开展巡查管理。要强化督促检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城市考核检查的必检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与政协作用,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执法检查和相关民生提案督办活动。

四、全面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

进一步完善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建设,改善数字体验环境,推动常用的手机APP、政务网站开展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鼓励开发更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浏览模式和数码辅助产品,提高时政新闻、高峰时段电视节目配播手语比例,涉及公共应急事件的新闻必须配播手语。着力弥合“数字鸿沟”,为残疾人、老年人开设公益数字讲堂培训,挂号、购票、缴交医社保等民生服务项目,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人工服务。

猜你喜欢

盲道手语残疾人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盲道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盲道上的思考
奇怪的手语图
奇怪的手语图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