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的神话不只是神话
——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
2021-11-12韩奕
韩 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西弗的神话》讲述了国王西西弗由于惹怒众神,于是被众神惩罚永世推一块巨石到山顶,当到达时巨石会滚下山去,以至于他得不断重复,坚持不懈。这篇小说是加缪荒诞哲理的集中体现,加缪注重人的心理感受,指出人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精神上的绝望,而且还试图为那些不断挣扎于荒诞事物的人们指明道路:重新思考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像西西弗一样不断与命运抗争,积极奋斗。
一、与荒诞中判断——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
《西西弗的神话》开篇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也是生来就不可逃避的话题: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就在西西弗巨石推上山顶的时候,巨石由于自身的重量会不断的滚下山来,在众神看来没有什么惩罚比这更为无效的、没有尽头的劳役更为可怕的了,也许在我们看来西西弗的行为也是毫无意义的和荒诞的,然而,在西西弗不断推石上山的坚持不懈中获得了生命的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其实西西弗就像大多数的我们,我们大多数人的普遍现状是早上起来上班,下班回家,吃饭,睡觉,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幡然醒悟这种荒诞生活不值得过,于是开始有了各种反抗。我们的生活由两个矛盾事实构成:即人类总是想要追寻生存意义,但是宇宙一如既往的没有反应。对于加缪而言,人类生存的这种对立,正如西西弗斯神一样,而我们也在这试图寻找生存意义和目标中挣扎,但总是失败。
正如尼采讲的一个故事,疯子尖叫着进了城,喊着“上帝死了,我们杀了它”。我们自身意义和价值是受到了危机,当上帝和理性不在各自独当一面,失去绝对性时,这时人们便感知自己处于荒谬之中,看到了这世界的混乱与无意义,身处荒谬中却怀着希望,芸芸众生为着某种目的而活着,把希望寄存于将来,当世界处在荒谬之中时,我们的存在就变成了一种流放,失去了故土和家园的保护,精神无法得到皈依,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我们是被抛在这世间的,人具有生存意义上的自由,这种自由也是重担,这是一切焦虑,绝望的根源所在,只要活着就得接受。
二、于荒诞中感受——感受生命意识和个体价值
“但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大地的面貌,重新领略流水、阳光的抚爱,重新触摸那火热的石头、宽阔的大海的时候,他就不愿回到阴森的地狱中去了。”加缪《西西弗的神话》中谈到西西弗由于惹怒众神,被罚去不断的推巨石去山顶,至于被罚的理由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西西弗临死为检验妻子对他的忠诚,命令她把他的尸体扔在广场上,于是导致西西弗重堕地狱,后来他获得神的许可重新来到世间去惩罚他的妻子,但是当他看到世间大地、山川、河流、阳光,他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张力,对于生命的渴望,于是便不愿再回在无边地狱,然而诸神肯定不同意,于是对他进行了惩罚。
我们每天为生活而疲于奔命,自己的生活以未知的顺序存在,而且其存在充满了局限性。为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所烦恼,我们会感受到他人无法理解的孤独与痛苦,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么这种生活值得过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像田馥甄的《人间烟火》的歌词一样:风花雪月太好看,苦辣酸甜在狂欢。我们所拥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生命意识和个体价值,痛苦也好、欢乐也罢,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于荒诞中反抗——寻找失去的精神家园
荒谬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一种必然状态,那么就有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中如何去面对荒谬的问题,我们必然要进行反抗,为自己寻找到一片精神乐园。加缪笔下反抗是永恒的主题。失去精神家园就要把它找回来,加缪在作品中是体现了在上帝死亡的年代下如何去寻找到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加缪主张对待荒诞的态度是反抗,反抗一直是加缪作品中不变的主题,加缪认为,反抗是对压迫的报复行为,它基于维护个人意愿,并坚持其自身的价值判断。当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并且没有价值得到确认时,那么什么都不重要,而行动就无所谓,对与错,正义与邪恶。这种反抗就是坚持奋斗、奋力抗争,在真实生活之中创造快乐。这也是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身上所看到的,一种重复的推石上山的过程,他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无效的荒谬的活动中,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西西弗,每天也在进行的一种无效的、自我安慰的劳动,可就如同西西弗推向山顶那一刻他是快乐的。在《鼠疫》这部小说中加缪构造一个被鼠疫折磨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人们各种生活都被荒谬支配着。而在这荒诞世界中加缪重点表现出了这个小镇的人们同鼠疫进行抗争的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医生如同西西弗一样无畏,与鼠疫抗争到底。在小说里责任、生命意识是在第一位,在这里生命代替了原来带的上帝成为新的价值标准,具有了一种普适性,所以当鼠疫危机到生命时,当然要进行反抗,去维护共同的价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