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观音》书评
2021-11-12樊小丫
樊小丫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的时候,是以电视剧的形式接触的。
我还记得当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还问我哥什么叫“海岩扛鼎之作”?我哥说:“扛鼎,一个人的名字。”我又问:“那海岩呢?海岩又是什么意思?”我哥说:“不清楚,大概是地名吧!”
听了我哥的回答,当时的我便这样错误的理解了那句话的意思:“出生于海岩的扛鼎的2003年的作品——《永不瞑目》姊妹篇《玉观音》”。
我甚至还把姊妹篇听成了“子类篇”,不过大概意思倒没理解错误:“子类篇”就是类似的故事。因为《永不瞑目》我在看《玉观音》之前就零零碎碎的看过一些,感觉剧情背景的确和《玉观音》类似——当然,我说的是电视剧。《玉观音》的电视剧我倒是一集不落的看完了。
然后就是多年以后,等我来到了大城市,一次去书店找小说书看时,偶然看到了《玉观音》这本书,那一秒钟脑子里除了蹦出那句熟悉的广告语之外,还想起当年的《玉观音》剧情扣人心弦的程度。
那,真的是太真实、太感人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在各种环境背景下被各个击破的命运。尤其是女主人公,她的命运简直是印证了“人生没有彩排,一切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而她的现场直播,每一环都是那么始料未及,让她这一环还来不及解决,下一环就已经发生了。
事情的发展开始出乎安心意料,毛杰杀死了张铁军,安心决定远离这一切,她去了北京,但清纯的外表吸引住了花花公子杨瑞,当二人历经磨难终于决定结婚时,安心又在老家见到了一直想找她报仇的毛杰。
在打斗中,毛杰掳走了孩子小熊,并在无意中害死了小熊。当时的毛杰并不知道,其实小熊是他的亲生儿子,在得知这一真相后,几近疯狂的毛杰想开枪杀死安心,却被缉毒队长老潘击毙。
安心虽然和杨瑞一起回到了北京,但她心里一直对张铁军和小熊的死无法放下,所以最终她还是离开了杨瑞,回到缉毒大队隐姓埋名,又投入了她所热爱的禁毒斗争之中。
杨瑞寻到缉毒大队并没有见到安心,只见到安心让队长老潘转交给他的一枚玉观音,安心让老潘转告杨瑞不要等她,请他一定要过得比她幸福。
带着那枚玉观音,杨瑞回到了北京,在他们一起生活的那个小家里一直等着安心。他相信只要安心不死,终有一天组织会让她退役的,所以他会永远等着她。
人这一生,要走许多路,要经历许多事,如此的纷纷扰扰,你依靠什么过活,是信念,还是能够保佑平安的玉观音?
这是我在读完《玉观音》后想到的头一句话。因为里面的女主人公安心,她的命运是如此坎坷,因为一次背叛,她的丈夫死了;又因为一次失误,她的儿子死了。
尽管她心里还爱着杨瑞,可是爱又能怎样,正如她临走前留给杨瑞的那封信写的:我每天都觉得他们在看着我,在看着我,在告诉我他们也想过这样安宁幸福快乐的生活。我没法安慰他们,我没法和他们摆摆手说再见!我没法转过身去再也不看他们!他们曾经是我的亲人,他们爱我,给我快乐,给我帮助,他们为我而死。我无法转过身再也不看他们!
是的,安心始终无法冲破那道“责任”的坎儿。
她无法在丈夫和儿子都死了以后再和继续杨瑞谈情说爱。
我承认,在还没看到这段话之前,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安心,总觉得她有点白莲花,怎么可以在经历了铁军和毛杰以后,还能轻易爱上杨瑞。
可是等看了这段以后,我不得不同情起她来,心想原来她也不是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而且她在讲述自己的过去时也对杨瑞说过:“一个女人,一生中一次错误也不要犯,若是犯了,那就是死罪。”这说明她心里已经在深深地忏悔了。
然后再想想杨瑞这个人,从前的他虽然是个花花公子,可自从遇到安心和了解安心过去的一切后,他仍能深深地爱上安心,这样的男人,的确是值得爱的。
杨瑞说的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女孩儿是否纯洁应该取决于她的个性和心灵,而不取决于她的历史。
没有人是圣人,也没有人有多高尚,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所以我们都有喜怒哀乐,并为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折腾着。而这种折腾,方式方法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有时候它与道德的审判无关,它只由我们的思维主宰。
这是我看了这部小说后想到的第二句话。
《玉观音》小说以杨瑞为切入点,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杨瑞)的叙述,将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描写得十分的真实感人。
尤其是男主人公杨瑞的生活经历和女主人公安心的生活经历,都简直堪称“完美”。
他们不是圣人,他们都有七情六欲,所以他们在认识对方之前,一个会出现花心、一个会出现背叛。杨瑞的花心是因为在安心之前,他从未碰到过能让他如此深爱的女人;而安心的背叛,是因为经历张铁军和毛杰时她太年轻,还没学会如何成熟理智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但是杨瑞和安心从本质上来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像纯情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一样,讲什么道德绑架,说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不是太假,而是太不真实。
这也正是《玉观音》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作家海岩笔锋平淡真实,他把安心、一个女人的情感经历不带任何修饰的表达出来,把杨瑞的内心毫无保留的描绘出来,这是很多现实主义的笔者做不到或者说是不愿意做到的。
而安心,对于纯爱型笔者来说,他们也许会把她描绘成并非自愿、而是在种种逼不得已的情况下而选择了屈服与妥协的。
当然,我这么说并非是对纯爱型笔者有什么偏见,毕竟风格不一,各有各的思维逻辑和写作手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和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只要创造出的作品拥有可读的价值,那都是值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