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之谓美”与人格美的完善
2021-11-12董玉林
董玉林 张 英
河北科技大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创作主体要擅长通过自身主动学习古典知识去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未来意识和精神追求的人。以此来体现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的“充实之谓美”的境界。
一、人格美
人格美在艺术创作中主要体现的是创作主体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孟子的美学思想,比较重要的是两点,一点是关于人格美的论述,一点是关于美感共同性的论述。先谈孟子关于人格美的论述,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心,这种善心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从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的这段话中可以了解到,尽管孟子认为人的善心是与身俱来的,但是这种与身俱来的善心仅是道德的萌芽。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完美的道德,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要想具备这种完美的道德,就必须要通过道德的修养来发挥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善性。孟子通过这种善念观,引出了关于人格美的理论。
孟子的美学思想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发展,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拥有与孔子不同的特点。他把孔子提及的道德感染力转化为创作者自身的内在动力,使创作者拥有积极的态度去塑造他认为具有鲜明的高大阳刚的“至大至刚”的人格美。
二、善性美
《孟子·尽心下》记载:“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孟子把主体的道德修养分为六个等级,形成人格美的不同层次。他认为如果主体的内在充实了,外在美便随之呈现。这里的“美”也就是“善”,但是又不同于“善”,它是既包含“善”,又高于“善”的。孟子在善、性、美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自己的内在美,使自己“充实而有光辉”,这也就达到了“大”的层面。只有在不断丰富自身内心充实的情况下,逐步提升个体的内在美,才会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才会拥有独立完善的人格美。
三、“充实之谓美”
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奴隶社会的统治制度逐渐朝着封建社会转变,人们的思想逐渐从听天由命的思维转化为注重人事。因此,此时的美学思想开始注重对内在的人化自然的强调。“充实之谓美”就是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以及这一文化氛围中被孟子提出。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在于“充实”。《孟子》一书中,“美”的范畴多次出现,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美感在感官上所对应的形式美;二是将美的本义引申为美好和完善;三是将“美”与“善”的关系问题做一个引申。“充实之谓美”是孟子艺术思想中对“美”的阐释最为重要的体现,同时,这个概念是在孟子论述对个体人格的评价时提出的。
上述文章中谈到“充实之谓美”这一概念是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这里的“充实”,与我们自身所理解的“充实”不同。它在此处的含义是指个体自身的一个内在的充实。孟子对于审美的观念和前面所讲的传统伦理道德观是相互有联系的,他对于万事万物的审美着重于人品道德的修养。孟子和浩生不害的这段话主要是以“善”为出发点,将人格分为了六个等级,即“善”、“信”、“美”、“大”、“圣”、“神”。由此可推,孟子对于“美”的阐述主要是围绕着主体的内在品格而言。
在看待“充实之谓美”这一美学概念时,我们普遍的眼光都是站在传统伦理道德修养以及对孟子哲学思想观的一个阐述,这其实在本质上分散了我们大部分的关注点,以至于对这一概念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的观念不是那么的注重。关于孟子的美学,几乎是从个体本身出发,是从自身中建立起来关于美学的观念。从自身出发,它不是对外在美的强调,也不是外在因素的强加,而是要求个体的内在美。“美”的建立的过程也在于其所提出的“养气论”。他把“美”和“气”联系在一起,认为要做到“充实”,就必须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四、小结
根据对“充实之谓美”这一美学概念的阐释,以及在查找此方面知识的有关书籍文献时,可以了解到目前与“充实之谓美”这个命题的美学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上还存在混乱。我所理解的人格美从其字面含义以及它的本质上来看主要是想要表达它是一种心灵的即精神的美,并且在实践方面它应该是一种在创作实践中被证实了的内在的精神的美。如果这样的话,人格美的存在就变得虚无缥缈而不被具象的客观世界所承认。因而人们只会认为人格这一概念只能够是“善”与“恶”的问题。
在谈论“充实之谓美”与人格的完善这一问题时,无论是对艺术的创作还是审美,不管是作为艺术家还是观看者都应该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思考意识。通过自我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内在美,并且强化自我人格与修养的统一,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就审美来说,要建立一种朴素的审美价值追求,做到顺其自然,怡然自得。所谓充实,就是指人的内心的一种自我安定,是每个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以及对生活的体验过程。总之,充实之谓美与人格的完善就是要使生命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存在。
注释: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年版,第60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年版,第6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