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11-12林长菊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潜江楚文化融合

林长菊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区所开发的旅游产业其实是没有自身风格特征的,这样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也无法体现本地的旅游特色。所以全国的旅游地应该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积极寻找当地所存在的文化内涵,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本地的旅游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潜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展开了文旅结合的研究。

一、潜江市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情况

潜江市的文化创业产业发展优势其实还是挺明显的,潜江地处于荆楚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潜江是曹禺先生的故乡。曹禺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被改编成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广为流传且影响深远。并且解放运动之后,曹禺先生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中国文联执行的主席,他为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曹禺先生的文化资源是黔江人民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其二,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潜江发现的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龙湾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高台建筑基址,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现有的馆藏文物就达到了6000多件,地下文物有260多处。所以说潜江很可能是楚文化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它所蕴藏着的楚文化底蕴是十分深厚的;

其三,潜江有湖北四大剧种之一的荆州花鼓戏,曾经创编的多个作品获得了多项全国大奖,誉满京城,具有较为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其四,潜江有中国一大的代表李汉俊,辛亥革命的元老、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李书城,这些人物的革命战斗史能够为潜江提供丰富、生动、详实的历史资料,有利于发展爱国主义文化产业;

其五,潜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文化遗址,这些珍贵的人文资源是潜江市特有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十分远大的前景,所开发的利用价值也是极其深远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

二、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1.加强企业合作,促进文化创意旅游化。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能够优化整个产业的结构与模式。它与传统旅游业相比,附加值更大。从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可以有效地提升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极大程度地优化该产业的结构。所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给彼此提供一个有效发展的机会,构成一个新型的产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模式。基于此,各个企业之间就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让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共同抓住良好发展的契机,让自身有可以扩充发展的空间。甚至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构建一个集资讯、交流、营销、商务于一体的多维度旅游产业发展平台。甚至可以对一些具有高价值、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将其与文化相结合,输送情怀,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发展旅游产业,让整个旅游经济得到优化升级,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旅游体验。

2.创建“创意旅游课堂”,引导游客参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是有互通性的,所以文旅结合的旅游业才是契合新时代特色的。当游客在消费这些产品的时候,他们其实能够体验到不一样的文化与情怀的。所以旅游部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设置一些文旅结合的创意项目与创意活动,保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能够达到一致。例如,基于潜江的实际特征,就可以设置“花鼓戏创意演绎旅游课堂”、“剧本创作与电影表演创意旅游课堂”、“楚文化探究与探索创意旅游课堂”、“红色革命文化回望与探索创意旅游课堂”等等,让这些课堂能够引导游客感受不一样的风采,让他们能够对当地的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能够创造出一些创新型的产品,提高他们的满足感与参与感。通过这种方式,游客能够找到一些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拥有难忘的经历。可以说,创意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意者、创造者,所以根据不同的地区文化特征,可以展开不一样的创意课堂,提高旅游者对文化创意的兴趣,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这样就能够整体提高文化创意旅游的效益。

本论文是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对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充分的、全面的、深入的剖析。可以说,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继承并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文化更加具有个性化色彩。所以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征展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能够让我国的文化更加具有多彩性、丰富性与多元化色彩。能够让全国人民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形成一种精神上的认同与满足,能够在旅游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体会,既能够愉悦自己的身心,也能够加深自己的精神体验与感悟,提高自身消费的附加值。

猜你喜欢

潜江楚文化融合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融合》
Epilogue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