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成长的象征意义研究

2021-11-12张新亮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桑顿决定论巴克

张新亮

信阳农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该作品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整个故事以美国阿拉斯加“淘金热”作为背景, 巴克一开始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宠物狗,生活优渥。但是遭贪婪雇工的拐卖后, 几经周折来到阿拉斯加开始成为淘金工具的经历, 成为了一条拉雪橇的苦役犬。雪橇狗们每天需要拉着雪橇在雪地上行走40英里, 而每只雪橇狗所得到的食物量不过是一磅半鱼干。当所有的狗被累垮掉后,主人就卖掉了他们,榨取它们身上最后的价值。巴克也是在残酷痛苦的驯服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公正与自然法则的残酷性。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 它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变得狡猾、欺诈, 并将这两种品质发挥到极致。经过残酷的斗争, 它在狗群中结束了另一只狗史皮兹的统治时代, 确立了狗头领的绝对地位。在艰苦的拉雪橇过程中, 巴克的主人几经更换。最后与一位叫约翰·桑顿的主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桑顿将他从繁重的苦役中解救出来走向自由, 而巴克也多次在危难时刻救助自己的主人桑顿。然而,在桑顿惨遭不幸死去后,巴克走向了荒野, 它被内心的野性的力量所呼唤, 最终,它加入了狼群之中, 并成了狼群的首领。

当时美国社会处于达尔文主义和放任政策的控制之下,普通人的命运掌握在富人和道德沦丧的社会手中。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自然主义应运而生。《野性的呼唤》作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以狗的生活经历作为类比,描述了一个人在美国当时复杂社会中的真实生活。本文拟通过对巴克的生活经历的分析,特别是不同时期的身份或际遇的象征意义来探索“镀金时代”的几个社会内容的特征,从而揭示作者在这本书中的中心思想。

一、巴克作为宠物狗时期的经历象征着理想的美国生活

在巴克被卖到北方之前,他是一位米勒法官家里的宠物。它住在“被阳光亲吻的”克拉拉山谷,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和一个游泳池作为他的游乐场。更不用说无数的食物和饮料了。最好的是,巴克是这个庄园的“统治者”,可以说这一时期代表了当时所有“新美国人”的理想生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由于工资比欧洲任何国家都高,移民和农民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活大量迁徙到新兴的城市。尽管不断增加的劳动力在地区、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梦想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作为宠物狗时期,是巴克一生中最舒服、惬意的时刻。当然,也是整部小说中最温情的部分。可是,在这幅温馨的庄园画卷生活之后不久,社会的现实的残酷性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二、变化中的巴克象征着达尔文主义控制下的美国社会生活

达尔文主义最突出的思想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为生存而奋斗的普通人的现实状况。这一时期巴克的转变象征的是人类屈服于达尔文法则,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典型例子。在巴克第一次被拐卖的时候,它只是一条骄傲、善良的狗,它习惯了人们以尊重和钦佩的态度对待它。

然而,从它被卖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改变了。每次它试图反抗时,脖子上越来越紧的绳子可能就会勒死它或让它昏倒。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行进了两天之后,它遇到了第一个教会他生存经验的人。红毛衣男子哈儿用棍子一次又一次地打它,直到它鼻子里流着血爬起来。巴克被打败了,但这场战斗也让他明白了生存法则。然而,这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随之而来。巴克和其他几条狗来到了北方的蛮荒之地—阿拉斯加。在那里,“棍棒”和“獠牙”统治着人类和狗的世界。在这里,巴克目睹了一场狼一样的争斗,一只名叫科利的狗成为牺牲品。科利躺在血淋淋的地上,毫无生气的样子深深震撼了巴克。总之,这两件事改变了巴克的生存上的态度。

巴克逐渐抛弃了过去的骄傲和尊严,决心在这个新世界里为了生存拼尽全力。渐渐地,巴克学会了使用绳索,并开始茁壮成长。从同伴比利那里,他学会了挖洞来抵御寒冷。他偷了肉,学会让另一只狗当“替罪羊”。这样,他就抛弃了自己的旧道德,做到了所谓符合自然法则。巴克被安排在同伴戴夫和索拉克斯之间,这样每当它犯错误时巴克就可以从它俩锋利的牙齿中接受指示。在其他狗和主人的严厉监督下,巴克很快证明了自己是一只出色的雪撬狗。

在这个过程中,巴克的身体也进化出适应原始环境的能力:拥有铁一样的肌肉,面对疼痛时变得麻木不仁;具有消化一切食物的能力和敏锐的听力,所有这些特征都是经过艰苦锻炼而被大自然所选择的。因此,对巴克而言,适者生存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巴克总是尽量避免与头狼斯皮兹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巴克越来越强壮,斯皮兹开始故意激怒巴克。它先是侵入巴克的巢穴,然后又使用奸诈手段攻击巴克,让巴克受了重伤。斯皮兹还利用另一只狗多莉发疯的时机向巴克扑去,因为它追巴克已经追得筋疲力尽了。斯皮兹引以为傲的是自己是最强壮的,但巴克的强壮也渐渐超过了它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潜能。这两只最强壮的狗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巴克成功地策反了其他狗对抗斯皮兹,彻底打败了它。巴克成为了狗队的新队长。

巴克的经历在当时是很具有象征意义的。内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每天,无数的人被引诱到城市,试图实现他们的梦想。然而现实社会在拜金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打破了自己的道德规范,随心所欲地压迫下层阶级。富人的生活给底层人们提供了美好城市生活的幻想,而普通工人夜以继日工作的工资,却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在当时那个无道德的世界里,没有正义、公平或关怀。为了生存,个人没有自由意志,只能遵循上层阶级制定的各种社会规则,抛弃自己的道德,释放自己原始的欲望。

三、变成狼的巴克象征着决定论下美国人民的命运

决定论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这也是当时美国社会精神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表明了人在注定的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巴克也掌握着自己的命运,然而,它比其他狗幸运。从一开始,不管是卖狗的人、邮递员或其他人都知道巴克会成为一条出色的雪橇犬。因为巴克天生强壮,干劲十足,它什么都学得比其他狗快。它具备足够勇气去和其他的野狗撕咬,但也足够智慧地不去和棍棒所代表的强大力量搏斗。尽管经历了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折磨、竞争和考验,但巴克总能熬过去。在和最后的主人桑顿相处期间,巴克甚至好几次从各种危险中救出桑顿。因此,小说从一定角度而言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即人通过努力和毅力可以获得成功,但它不是那么简单。遗传因素在成功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克出身优越,它的父母都来自于犬类中一个优秀的品种。它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它们的智力、体力和其他杰出的品质,这些都有利于他在新世界中成为赢家。

而且,巴克很幸运的是他的内在性格的卓越也是它成长的优势,然而,大多数犬类并不是这样。尽管斯皮兹是一只经验丰富、威望很高的狗,但它还是没能竞争过具有遗传优势的巴克。所以巴克成了赢家的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犬是输家。因为从决定论的角度看巴克注定会赢,也就意味着斯皮兹注定会输。

决定论的另一个例子是巴克选择成为狼。当然,这一点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普遍认为狼是狗的祖先,可是到最后,巴克顺应了内心野性的召唤,又变回了狼。自从巴克被卖狗贩子虐打以后,它的狼的本能就慢慢被激发出来了。随着不断的残酷而恶劣的遭遇,读者可以看出巴克自然的野性得到了进化,而且这种本能变得越来越强烈。这种本能渴望既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形成的,也是为了适应竞争和非道德的世界而产生的。甚至在它受到桑顿的保护并和平地与他生活在一起之后,它的这种原始的感情也未减退甚至变得更加强烈。每当它无事可做时,祖先的形象就会涌进它的脑海。巴克和狼群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候几天不回。最后,当巴克认可的主人桑顿被杀后,它则完全融入了荒野。但是,如果巴克从不卖给别人,他将永远是一条没有任何改变的宠物狗。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它的性格转变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因此,在恶劣的环境中,对巴克来说,做一只狼比永远做一只宠物狗更合适,这也体现了当时盛行的决定论。

四、总结

杰克·伦敦描述巴克的蜕变历程对美国社会社会内容有着突出的象征意义,即巴克宠物期象征着虚构的理想美国生活;巴克被拐卖后变化期则象征着受达尔文主义影响下的美国社会生活;而最后巴克在自然选择中幸存下来,成为同类中最适者生存的动物则象征着基因与环境的决定论。它和桑顿一起创造了和谐的生活,就像他以前的生活一样。然而,巴克依然选择了回应野性的呼唤,不仅是因为桑顿的死,更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的厌恶。通过巴克的选择,杰克·伦敦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那个时代拜金主义思想影响着整个社会及特别是生活其中的人, 而人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为了生存也被迫去遵守社会生存潜规则,放弃道德与人性的美好。当然, 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在不断的挣扎和战斗中,在遗传与环境的决定下,逐渐听从了内心的召唤,走上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桑顿决定论巴克
温泉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傻狗阿布的冒险
傻狗阿布的冒险(一)
温泉
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思想的再审视
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决定性与决定论概念的理性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