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走笔
2021-11-12雷晓明
雷晓明
湖南帝京新材集团
湘南的大地上,有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她随着不同的时期和地段,便有了不同的称呼。据旧志记载,小河名叫西河,因为她正位于郴州市北湖区的西边。在桂阳,西河又称湖屯水,是因为桂阳在汉朝出了一位大官——东汉尚书胡腾。胡腾与湖屯谐音,胡腾水成了湖屯水。
西河著于史册,在明代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上就提到过。《桂阳直隶州志》又载:“今新寨有胡腾坊,则湖屯以声近改字,当作胡腾水也。州地凡山上出泉,通名仰天湖。泉流成溪,沿龙渡峰,泻而北下。”因此,西河是从骑田岭的仰天湖起源的。其实西河的源头有三股:一股是起自北湖区的南溪,一股是出于桂阳县荷叶的鉴塘水,还有一股是出自荷叶的泉田水。这三股水源汇合一起,便成了西河,而且都出自骑田岭北麓,系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界的地方。从历史的某种意义来说,西河是处在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处,孕育了湘南文化的灿烂。
西河静静地流淌着,一路上留下许多让人寻芳的古迹胜景:灵幻潮泉、仰天巨佛、神唐分水、龙渡晴云等,也让人产生许多思幽怀古的心境。如果登上骑田岭,穿越芙蓉洞,经过南溪、麻石、石陡、长乐、沙坪、极乐等一连串嵌在西河两岸的村落,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西河从骑田岭北麓奔泻而下,流经云峰山静室庵。明代孝宗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燕京圆忠和尚率三徒弟明晓、明用、明体来到莲蓬岭驻地创建“静空庵”。捐资建庵者多为名宦,其中最为著名者有刘凝斋、曾直卿、陈尚伊等人。庵室宽宏,田产丰裕。相传莲蓬岭云峰山上虎豹禽鸟成群,附近乡民常集结捕猎,但见一老僧(明体和尚)蒲团跌坐,猛兽恐惧,禽鸟归依,规驯附在明体和尚身旁,众人见了诚心拜明体和尚为师,请求收为弟子。从此,静室庵成为湘南名刹,求佛者络绎不绝。
西河过静室庵东南十里,有座七娘山(戚娘山),山中的溪边有一座奇异的石头,高七尺,若女状,叫七姊石。古时,有个村姑在西河边拾田螺,突然天空刮风下雨,村姑感到害怕,便化成了石头。这个传说流传很广,与西河有关。另外,西河是绕着骑山岭北麓的主峰龙渡峰在转。峰下的南阳峒是桂阳粮仓。据旧志载:“州中好米,皆产于此”。因此,龙渡岭也成为古时郴州桂阳两州的神圣之地,官家求雨朝圣之所。早在宋代,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就有记载,龙渡岭又称神渡山。宋代的桂阳知军陈傅良曾写祷雨碑立于此地。龙渡岭下的龙王庙、龙王井也就成了此后历代求雨祭祀的重要场所。明代陈尚伊又题有《龙渡庙记》,为重修祠而作。其实,龙渡峰也是桂阳古代八景之一,名叫“龙渡晴云”,自古为名胜,为文人雅士经常游玩的地方。明代何锐题诗云:“山拥游云气若飞,翠微千叠映空奇。气通回雁连天远,光射金乌渡影迟。五岭瘴销春掩蔼,九嶷晴见碧参差。于今海内悬霖望,莫曳残红饮碧池。”这首诗里隐含了龙渡岭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这同西河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厚重不言而喻。
由于龙渡岭距桂阳城不远,宋代有一位桂阳知军叫刘登,就曾把西河当成自己的风水宝地。刘登是南宋建康人(今南京)。南宋灭亡后,他不投元朝,很有文天祥的气节,隐居桂阳,死后葬于西河边的五星岭,其子孙后代为桂阳显族,多少得益于这方山水的恩泽。
西河流到新寨。新寨,古代又称湖屯市。如果让时光倒流至一千八百余年前,从这条小河走出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他叫胡腾。“湖屯”与“胡腾”谐音,这里有东汉尚书胡腾墓(衣冠冢),曾有胡腾坊、石俑、石马之类的石像待立于前,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荡然无存。只有溯历史长河而上,探源寻流,才能找到答案。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 年)秋天,大将军窦武谋划翦除弄权乱国的宦官曹节,却被曹节发觉,没有成功,最后窦武被困在朱雀掖门自杀。窦武的头被曹节砍下挂在洛阳都亭,一时间,朝廷士大夫们都感到害怕,无人敢为窦武收尸。唯有胡腾挺身而出,为窦武收尸殡丧,遭受软禁。这一年,窦武的孙子窦辅只有两岁。曹节欲暂草除根,捕杀窦辅,情况十分危急。在令史张敞的帮助下,胡腾携窦辅逃往零陵,诈称窦辅已死。对外,胡腾假称窦辅是自己的儿子,改名换姓,抚养窦辅长大成人,并为他婚娶成家。窦辅后举桂阳孝廉。建安三年(公元198 年)汉献宗即位后,曹节被除,荆州牧刘表闻知此事,升窦辅为从事。窦辅才改还窦姓,胡腾也官至尚书。新寨是胡腾的出生地,距桂阳城不过五里路。因此,西河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桂阳是有很大的关联。胡腾的故事说完了,但西河依旧默默地流淌着。
过了新寨,便是官溪。听到官溪这个名字,就让我产生一种陶醉的想象。在西河水上,官船往来,两岸道上,店铺茶庄林立,画面悠然,一切都凝结在“官溪”这个名字里。官溪东面有座山叫博石岭,岭石如屏风,延秀宽博。又过十里,有座通往阳山驿道的古桥,这里杨柳依依,遮掩河面,有美女照镜的故事,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
西河涛声依旧,一路往东,流出极乐,由郴州市北湖区往永兴折回,过栖风渡,再过湘阴渡,汇合东江,便是全部流程。如今西河经过梳妆打扮,成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带,但我们走近她,历史的回声犹在耳畔响起,依然动听,依然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