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视角下增强大学生资助育人实效研究
2021-11-1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沈 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前言
在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多年实践中,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更加有效实现经济助困与精神扶贫的有效结合。这个难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于: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资助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大和资助措施保障的不断增强,在高校资助工作实践中却出现一些贫困生没有真正走出困境等问题,比如,有的贫困生产生了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有的贫困生把资助金用于私自外宿和高档消费,有的贫困生陷入了不良“校园贷”陷阱。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效性。“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关于扶贫工作的这一新要求,为高校资助工作在精神扶贫层面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二、关于“志”的概念界定
“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首要意思是意向、志愿、志气、志向和兴趣。志者,心之所之也。意为心愿所往。扶志,就是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在贫困大学生维度,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构建起一种防御机制,抵御因贫困而自卑、自暴自弃的潜在风险;二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注入新的精神力量,重塑信心,向命运宣战,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灿烂的人生华章。“扶志,是通过外在力量的介入来帮助脱贫主体摆脱依赖心理,化解恐惧的情绪以及克服懒惰的生活习惯等,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帮助贫困生身怀感恩之心,懂感恩,用感恩之心激励自我,回馈社会。
三、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有效扶志的对策建议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下,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牢固树立并践行扶志理念是有效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有效扶志?可以从资助励志、资助感恩、资助诚信等三个维度开展。
(一)资助励志教育维度
(1)注重贫困生隐私保护是资助励志的首要任务。高校贫困生群体中的少量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刻意隐瞒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应该时刻绷劲保护贫困生贫困信息隐私这根弦,坚决杜绝在班级、学院等奖助学金评审会上哭穷比惨的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对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深入详细的摸底后,对其进行“静悄悄”的资助。”辅导员班主任应该频繁深入学生宿舍和食堂,多用眼观,少用嘴问,静悄悄了解学生的经济情况和生活现状。从饮食、服装、手机、电脑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就能探知班级学生贫困状况分布情况,从而为扶真贫、真扶贫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针对这些贫困生,除了评选助学金外,还可以采用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介绍社会实践兼职工作等“静悄悄”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贫困生在不伤及自尊心的前提下,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这种“静悄悄”的关爱往往能温暖一些受伤的心灵,重新唤醒贫困生的斗志。
(2)在主题班会上旗帜鲜明开展励志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为贫困生发声,开展励志教育。重点要引导全体大学生认真反思下列励志方面的问题:①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尽管生活坎坷,但依然没有选择放弃,苦苦坚持上大学,这种可歌可敬的奋斗精神本身就值得所有同学的尊敬。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务必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一种崇尚勇于抗争命运的文化氛围。②一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如果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爱慕虚荣,最终导致学业无成。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用自己的双手踏实苦干挣来的钱,消费中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③贫困生如果依靠自己的双手,认真完成学业,积极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和参加社会实践兼职活动,热心班级事务,则理应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总之,辅导员班主任一定要开好主题班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明白“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无论贫富,都要奋斗。奋斗换来尊严,换来堂堂正正的奖助学金。
(二)资助感恩教育维度
(1)开展感恩教育是健全人格、提升修养的重要举措。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历来都是重点。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可以援引特殊时期涌现出来的各类感恩实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开展感恩教育中,要重点引导大学生反思下列问题:
①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感恩本身就属于公民层面“友善”的应有之义。
②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身怀感恩之心?告知学生热心班级事务、主动服务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兼职和志愿服务,都是在感恩。
③认真思考感恩的外延和内涵。感恩国家为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感恩学校在办学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坚守专项助困经费不被挪用的底线,感恩辅导员班主任星夜加班填写各类资助材料,感恩同窗好友在奖助学金评审中的文明礼让。只有身怀感恩之心,才能立报国之志,才能成为栋梁之才。
(2)开展资助感恩教育是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开展资助感恩教育,一定要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明白,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千方百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了感恩之心,如何涌泉相报?答案很简单,就是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回馈社会。回馈社会需要特定的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性开展感恩教育,让大学生提高感恩意识,学会反哺社会,真正实现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三)资助诚信教育维度
(1)多措并举开展资助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辅导员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多措并举开展诚信教育。既要讲商鞅立木为信的正面案例,也要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反面教材。既要讲清按时还贷的重要意义,也要警示用奖助学金私自外宿的严重后果。在开展诚信教育中,重点要引导大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助学金是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助学金评审工作中,高校要建立退出机制。针对获得了助学金但因个人主观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贫困生,第二年原则上不能参加评选。②虚构、伪造家庭贫困信息申报助学金的行为,是对父母辛勤劳动成果的公然否定,更是突破了为人子女不尽孝的道德底线,也是不诚信的极端表现。如何有效避免大学生虚构和伪造家庭贫困信息?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体现在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艺术上。通过深入宿舍、食堂、社团,从学生的日常穿戴、生活方式、舍友评价等方面,可以大致了解和推测到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③在征信体系建设日益完备的现代社会,失信者将寸步难行。一个缺乏诚信意识的公民,在现代社会将会处处碰壁。
(2)建章立制守住诚信底线。高校应该出台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及管理办法,建立诚信档案,用制度提升资助诚信教育的效果。“同时还应完善大学生诚信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提升诚信教育的实效。”组织开展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弘扬诚信正能量。总之,诚信档案制度建设和资助诚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大学生心存敬畏之心,让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远离投机取巧,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去搏击人生、弄潮大海。
四、结语
纵观多年高校资助工作,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经费不断增长,经济助困已经取得了长足的效果,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基本达到。但是,精神扶贫相对滞后了。有志者,事竟成。如无志,贫者恒贫。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扶志工作,坚持经济助困与精神扶贫同步推进,通过开展资助励志教育、资助感恩教育、资助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国家的帮助下学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自己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不断创造人生路上的一个个新的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