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1-11-12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 欣/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出现的危机
(一)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
互联网的高速稳步发展、新媒体的广泛深入运用,为大学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但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自身带来了许多不利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当前我国新型网络监管政策和信息审核机制还不是很完善,许多新型网络违法行为相对不受网络道德法规的约束,许多网络错误信息也因此得不到有效去除。而且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种外来思潮的纷纷涌入,这些外来思潮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散布着各种消极思想,而且通过裂变式传播,数量逐步增长,日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引发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导致大学生出现对理想目标和生活意义的迷茫的现象。
(二)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情感的淡漠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历来传统的物理时空界限被打破,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然而网络新媒体交往看起来仍然是一个“人到机,机到人”这样一个相对虚拟封闭空间,这样就会使个人在极大程度上失去与现实中个人的接触机会,从而就会失去传统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之间的真实体验,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导致人际交往情感的淡漠和人际关系的恶化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网络新媒体使用的忠实用户,如果过分沉溺于社交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只关注网络空间上的虚拟交流,而不注重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的维护,就会使得自己与亲朋好友的情感交流日渐淡漠,久而久之会导致与他人沟通能力的逐步缺失,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自己无法排解的抑郁症状,严重危害学生的生命健康。
(三)引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偏差甚至缺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愈发显现出来。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密切使用者,也越来越享受甚至沉溺于网络世界。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随意吸收网络上过于自由的错误信息,就会使得他们对国家相关道德规范、法律准则、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法律的过激行为,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犯罪行为。因此,针对高速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大学生要切实把握好正确运用网络的尺度规范,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把握好上网尺度,从而绿色健康上网,文明安全学习。
二、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由网络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网络具有便利性、交互性、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网络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一方面,网络上充斥着复杂多样的思想文化观点,一定程度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网络的自由性容易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出现偏差甚至缺失,引起一系列的道德失范行为。当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思想文化和自由性极大的网络空间时,他们会很难分辨出网络上的各种思想文化,这就会引起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弱化,容易使他们深陷消极思想文化的泥潭,逐渐沉溺到网络之中,从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法律准则的错事,导致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越来越多。因此,基于网络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涯是告别高中时期封闭式管理的全新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一方面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理解。在他们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如果当他们独立自主的要求被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做出反抗行为。因此,网络的就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抒发自己感情的隐蔽空间,可以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内获得满足感,实现自我独立,这就很好的排解了大学生内心的消极情绪。但网络还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网络上各类虚假极端信息盛行,学生沉溺网络逃避现实的案例比比皆是,就使得学生这种虚拟的“自我独立”和“现实的自我独立”一定会产生冲突,就会导致大学生身心健康受损,从而做出一系列的道德失范行为。所以,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是人类所特有的,要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又要关注虚拟网络社会,实现二者的合理高效运行。现代社会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注重虚拟网络社会的和谐构建,要自觉维护网络规则,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平台,各种复杂多样的思想文化盛行,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忠实使用者,是接触这些复杂思想的主要群体,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分辨这些思想,就可能会动摇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三、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践行能力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已然成为各种网络新媒体的重要使用者,他们在享受着便捷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又因为网络道德建设不彻底而出现了各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践行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自律意识,坚持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自觉学习榜样模范、先进个人的网络道德品质和网络道德行为,自觉摒弃消极的、错误的网络道德行为,同时要自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个人道德品质,从而能够正确分辨是非曲直,形成坚固的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御防线。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坚持自我审查和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大学生要坚持按照科学的网络道德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定期剖析和审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优秀网络道德的学习改正自己的不足,经常反思,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道德践行能力。
(二)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网络道德建设上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现代社会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网络道德素质问题,我们必须要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网络道德建设上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要顺应时代发展,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重点分析各种网络文化和网络行为,让学生在情景案例的分析中自觉学习优秀道德典范的行为,自觉规避网络道德失范的错误行为,进而牢固树立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不断提高学生正确分辨网络文化行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发挥校园文化对网络道德建设的隐性作用,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结合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多方面开展网络主题活动,如:校园网络安全教育专栏、校园网络教育主题演讲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其影响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网络规范,践行网络规范,文明、绿色、安全上网。
(三)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优化网络环境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的高低,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这个主体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网络立法。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于网络建设的速度来说比较滞后,各类法律规范也不完善,对各种网络道德行为的约束也不全面。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对现有的网络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制定适应现代社会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重点加强信息的发布、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大法律手段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从而不断完善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另一方面,要优化网络环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鼓励网络道德榜样示范,宣传积极正能量的事件,抵制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形成人人向善、人人自律的网络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总之,网络新媒体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人们的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的重要使用者,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必须要发挥个人、高校、社会三者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道德践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