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

2021-11-12刘立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1期

■刘立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一、前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作为重要的人文课程之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播文化这个主要的教学任务,即我们既要重视英语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中,要潜移默化得渗透中国文化的教学,推进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建构,从而培养出具有平等交流意识,同时兼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所以,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自信

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它包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的思考,是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融于我们血脉中的印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这其中都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使得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

坚定文化自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落实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更重要。因此,大学英语需要与时俱进,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一)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大学英语,作为培养学生基本英语语言素质和跨文化意识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大学英语在内容、目标等方面存在文化氛围缺失,文化知识匮乏等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文化的渗透和融入,过多得强调了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学习,造成了学生在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面能力十分欠缺。当要求用英语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或者介绍本土的风土人情的时候,学生只能借助音译或者工具,而且往往也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种模式势必将阻碍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激励学生采用多元文化视角看待文化和语言问题。除了掌握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自己民族的文化。通过对比和反思形成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众所周知,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大学生更应该把二语习得和文化的积累融合起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改革趋势的推动

纵观这几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趋势,涉及到中国文化,经济的社会发展的种种内容,体现出以西方文化输入为主转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为主导的改革趋势。例如在四六级的翻译题目中有集中体现。例如:2019年的四级翻译是关于剪纸,灯笼和舞狮子等彰显中国元素的主题。2018年12月的四级翻译是关于移动支付,手机阅读和手机依赖等有关时代发展相关主题。2019年6月的六级翻译是关于成语,汉语和方言等语言相关类的题目。这些无不体现着新时代对语言技能提出的新要求,为我们在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

四、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培育并升级兼具中西文化知识的教学团队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文化传播的践行者。新时代新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既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西方文化并传授英语语言技能,同时还要懂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应该深入学习中西文化精髓,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是一条河。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其他学科比如汉语言专业的老师多多学习和交流,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才能够更好的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第二,广大教师必须要积极承担起中国文化“走出去”,外来文化“走进来”的双重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广大教育者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号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讲座,翻译和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他们了解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等等,最大程度得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华民族自信。

(二)深刻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

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过多的侧重于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我们本族文化的传播。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挖掘教材内容,从文章导入、教材内容、文化知识背景和课后练习等多方面来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教材,举个例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unit 4 College Sweethearts(校园情侣)课后练习题目的翻译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方的Valentines’Day(情人节)和中国的Qixi Festival(七夕节)。在这个教学环节,在了解西方情人节的由来和相关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Hello China中有关Qixi festival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七夕节的由来,更重要的了解了用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七夕节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视频节目,例如《传家》七夕特别节目,引用几对现实中的不同年龄段的经典爱情故事,加深学生对七夕节的理解,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家庭观,培养他们真挚的家国情怀。

(三)中华文化的融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

文化概念具有本身的复杂性和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或者渗透文化知识,本身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实用性,阶段性和适度性的原则。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同时,陈申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中系统介绍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融入策略,即利用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讨论和文化欣赏各种方式来进行文化的融入。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文化类”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为学生拓展和线上学习相关的文化内容,努力开设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树立文化自信的第二课堂,进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眼光同时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结合四六级考试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力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创新中,教师可以把加强输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突出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重视。在视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和中国文化和现状发展的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学生对CET4的重视,引导学生在课下学习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学生课堂内外全方位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英语表达的新气象。

五、结语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学要正视目前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把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引导学生正确的文化交流意识,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